由贺宝贵、郝志熹、唐景词三位学者共同编著的《中国蔚县剪纸史》2023年11月正式出版。该书为精装32开本,本书记录了蔚县剪纸艺人的创新思想发展历程,对蔚县剪纸珍稀遗存的记述以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蔚县剪纸发展的详细阐述。详尽地勾勒出了蔚县剪纸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向世人展示了剪纸这门古老艺术形式的历史深度、发展脉络与文化内涵。
蔚县剪纸之所以能成为我民间艺术中的奇葩,首先归结于蔚县剪纸艺人的“想”。它不是一次性成功的创造,而是多阶层群体相继发力的创新发明,是历经几十年摸索才成功的创新技术成果。这些创新者有身体正常发育的人,也有残疾人,有手艺人,也有知识分子,还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创新思维的四个特点可以归纳为突破性、传承性与升华性、周期漫长性和标新立异性。书中挖掘了蔚县剪纸发明人银匠刘老布以及和他同期的南张庄私塾王先生与龙王庙张道士合作想了什么?为什么那样想?想了以后做了什么?他们的创新“想”,突破了蔚县剪纸过去只有剪刀剪纸的传统工艺,再后来翟姓哑巴媳妇的“想”,把蔚县剪纸人物的胡须由面造型刻成了线造型,蔚县剪纸大师王老赏的“想”是蔚县剪纸走向成熟的“想”,为蔚县剪纸走向全国市场创造了进一步条件。在蔚县剪纸创新思维的发展上,各种各样的“想”是一个由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延续的过程。
技艺的赓续传承和文化弘扬是蔚县剪纸得以延续的根本。作者对蔚县剪纸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度剖析,探讨了蔚县剪纸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解读了它背后所承载的民众向往和追求。
书中从蔚县剪纸的诞生提笔,逐步讲述了早期、中期至当代的发展故事,典型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成就被一一列举,仿佛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在读者眼前展开。书中指出蔚县剪纸的技艺传承具有家族性和师徒制特征,这种特殊的传承方式为剪纸艺术的流传提供了稳固基础。
作者对于蔚县剪纸珍稀遗存的记述,以及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蔚县剪纸发展所披露的资料不仅扩展了蔚县剪纸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中国蔚县剪纸史》的学术价值可以体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挖掘出蔚县剪纸四本历史文献
贺宝贵先生于2001年5月在天津市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发现了名称为《民间刻纸集》《民间窗花》《王老赏的窗花艺术》《老赏戏曲刻纸》的四本历史文献。四本文献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比1986年出版的《蔚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中闫多年、白绛的记载的题目为“蔚县剪纸”的文章早出将近40年,是目前发现的蔚县剪纸研究的最早历史文献。它们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文风描述了蔚县剪纸范畴的剪刀剪纸和刻刀剪纸的起源及历史记载。
第二,发现了首届察哈尔省文代会中有关蔚县剪纸的信息
2002年贺宝贵先生从张家口市图书馆查阅《察哈尔日报》,从两篇报道中获悉,首届察哈尔省文代会召开于1951年十月,一篇报道主要介绍蔚县剪纸和蔚县剪纸艺人王泓,另一篇报道了会议闭幕的消息,附有文代会选举出的常务委员和后补委员,候补委员中有王泓。这充分证明了新中国条件下的察哈尔政府极其重视蔚县剪纸和蔚县剪纸艺人,并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调动他们“开展生产自救”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全省文化生产中的带头作用。已经有了传承和保护手工艺的举措,为民间口口相传蔚县剪纸揭开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篇章,也为后续政府树立起榜样。蔚县剪纸的四本历史文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从1950 年出版的《民间刻纸集》及陈叔亮在“序”中的论述,可以看出,“察哈尔文联”早在1948年张家口第二次解放后,就着手做蔚县剪纸研究的工作。1954年出版的《民间窗花》及阿英做的 “叙记”,也表述了“察哈尔文联”对蔚县剪纸的重视。
第三,发现了蔚县剪纸遗迹——财神庙功德碑
2004年,贺宝贵先生走访蔚县南张庄剪纸老艺人周锡,在口述中提供了蔚县剪纸颜料店名字。2007年,在蔚县县城内财神庙后院,贺宝贵先生发现了清代道光及光绪年间的五座功德碑。其中三块碑上刻有“德本玉”“天常德”两家经营蔚县剪纸颜料的铺户名、掌柜张吉的名字以及施银两数量。
第四,获得了蔚县剪纸大师王老赏的师父周瑶的六幅剪纸
蔚县南张庄老艺人周琴将其外公周瑶的戏曲人物题材刻纸《芦花荡张飞》及晋剧《杨家将》系列的“杨六郎”等六幅真迹赠予贺宝贵先生,这对剪纸大师王老赏谱系的口传历史和文献记载起到了实证及互证链作用。
第五,挖掘出一批延安文艺战士对蔚县剪纸研究的材料
延安时期的文艺战士察哈尔省文联的古塞、佟坡,还有为《民间刻纸集》《民间窗花》作序的陈叔亮、钱杏邨(阿英)及中央美院吕胜中等,在20世纪的50年代到21世纪末期,热衷于研究以蔚县剪纸大师王老赏为代表的蔚县剪纸,他们去南张庄采风的最初阶段,还穿着解放军军装。他们为蔚县剪纸的地位、成就与发展鼓与呼,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蔚县剪纸研究文献。
第六,总结出一套研究蔚县剪纸“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的方法论
蔚县剪纸的研究涉及民俗学、社会学、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历史、中国民间工艺历史、中国民俗剪纸史、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刻及其造型、考古学、哲学、碑帖及中国书法及绘画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还要知晓中国吉祥图案及其寓意、中国传统戏剧剧目、近现代年画,古代壁画、花卉、中国古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县域经济政策与乡村生产组织、管理与组织、中国现代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知识以及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知识和地方志。
《中国蔚县剪纸史》的编著立足于多个视角,从人文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等多个视角对蔚县剪纸的发展、工艺、思想等核心元素及剪纸艺人进行调查研究。例如,对蔚县剪纸、蔚县剪纸艺人进行社会属性的分析,最初的蔚县剪纸作为民间副业生产形成,并进一步发展为民间产业。宏观的蔚县剪纸的第一社会属性是民营产业,具象的蔚县剪纸是商品,蔚县剪纸艺人的第一社会属性是蔚县剪纸的生产经营者。
蔚县剪纸多层面的研究体现在纵向层面和横向层面的对比。例如,蔚县剪纸的古今纵向对比、一个剪纸家族的古今对比;蔚县剪纸个体之间的横向对比、蔚县窗花社时期与北京市场需求的横向对比、原生十二生肖剪纸被不同的剪纸艺人改版的横向对比等。
《中国蔚县剪纸史》作为一部全面、系统的研究著作,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认知,同样也是全国地方剪纸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此书的出版,拓展和丰富了新时期下蔚县剪纸文化的内涵和文化软实力的构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贡献了重要力量。相信蔚县剪纸这一瑰宝,在未来的日子里,定能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本书书影
《中国蔚县剪纸史》第一作者 贺宝贵 男,中共党员,退休于张家口市人大常委会。中国民协会员(理论),中国评协会员,曾任张家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现任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民间剪纸微刊》编委和《中国民间剪纸》编委。出版有《中国蔚县剪纸100图集》《国色天工》《中国剪纸王》《王老赏剪纸》《蔚县窗花史话》《中国蔚县剪纸史》等8部著作。
本文作者:唐景词 女 民盟盟员 河北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石家庄民协副主席,河北省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全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