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非遗点亮春晚:文化自信的璀璨绽放

2025-02-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5年春晚舞台上,非遗元素的集中绽放绝非偶然。从中央台到地方台、从省级卫视到市县频道,非遗节目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剪纸艺术在光影中流转,昆曲水袖在舞台上翩跹,传统民乐与现代编曲碰撞出新的火花。这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不仅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更彰显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2025年春晚舞台上,非遗元素的呈现突破了传统的展演模式。中央台将苏绣技艺与全息投影技术结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绣坊之中;河南台将少林功夫与街舞融合,展现出传统武术的时尚魅力;四川台将川剧变脸与AR技术结合,让脸谱在虚拟与现实间自由切换。这些创新表达方式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春晚舞台上的非遗节目,唤醒了观众的文化记忆。山东台的年画制作节目,让老一辈人回忆起儿时的年味;广东台的醒狮表演,激起了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这些文化符号的呈现,不仅是对传统的致敬,更是对文化根脉的追寻。 
    从技术创新到艺术融合、从文化认同到国际传播,非遗元素的创新呈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种文化自信的彰显,不仅丰富了春节文化的内涵,更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全球化时代,这种文化自信将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文字作者沈冰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部分素材来源于央视网)
关键词:春晚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翁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