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中文堂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联合主办。来自罗马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日本神奈川大学、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香港大学、澳门理工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外5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合影
恰逢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二十周年之际,研讨会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内涵与科学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致力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深化研究,并对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何琬冰、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党委书记王琤、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朝戈金为本次会议致辞。致辞嘉宾均高度评价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并对该中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寄予了深厚期望。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共设置六场主题发言和两场专题发言。
第一场主题发言聚焦非遗保护的多学科视角,围绕口头传统、遗产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等主题展开。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黄永林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朝戈金探讨了探讨了口头传统在人类知识传递中的重要性及其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强调口头传统对理解信息技术未来趋势的价值。东南大学特聘教授方李莉探讨了遗产概念的演变、研究领域及研究视角,并以景德镇为例,分析了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对城市和社会的影响。
罗马大学教授Pier Luigi Petrillo(意大利)通过意大利、中国、巴西和伊朗的案例,阐述了农业和食品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关系的重要性。澳门理工大学林发钦教授和任可心同学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粤港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保护与发展战略提供信息支持。复旦大学教授Rostislav Berezkin(俄罗斯)探讨了江苏省常熟地区传统讲经艺术的特色及其文化生态,并分析了其近年来的变化,同时与苏州郊区的相似表演形式进行了比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德明对本场讨论进行了评议。
第二场主题发言围绕非遗学科的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与民族认同等话题展开讨论。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志伟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探讨了非遗学科的起源、从业主体、研究领域、主旨与边界,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北京师范大学高丙中教授强调了非遗保护与永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非遗保护通过代表性项目的操作维护日常生活连续性,为社会永续发展提供观念和心理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德明分析了文化接触中的误会与摩擦,强调通过有效交流和文化交流区的构建,以及中国经验的应用,有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国际和平文化建设。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探讨了禹的传说在中华文明中的空间谱系及其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强调其在流域文明背景下对民族共同体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阐述了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强调国家重视、民间组织作用以及社区驱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其对文化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天津大学马知遥教授对本场讨论进行了评议。
第三场主题发言聚焦非遗作为可持续发展资源,探讨了其在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社会包容性、环境可持续性和和平建设中的作用,以及跨文化交流与保护的策略和成果。由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黄永林教授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对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的相互促进及其在新时代国家战略中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利慧以中国神话资源为例,探讨非遗在促进包容性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和和平等方面的作用,并探索建立保护神话可持续性的工作模式。
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教授松尾恒一(日本)以铜为着眼点,通过考察清代中日贸易的历史,对铜所承载的文化遗产价值有了更深刻的洞察。浙江师范大学陈华文教授以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为例,探讨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在传承中特色化利用与发展,成为文旅融合和新农村振兴的成功案例。汕头大学高小康教授探讨了从文艺复兴到现代性世界观下,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认知的演变,包括对异域文化的发现、认知、交流与共情,以及如何通过文化互鉴促进学术知识的交流与发展。
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孫安石(韩国)重点介绍了非文字资料研究中心的研究概况,主要涉及该中心的研究方向、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教授蔡曙鹏(新加坡)研究新加坡的邦沙旺艺术形式,讨论其活态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及青年知识分子通过新媒体和创新模式推动其复兴的策略和成果。东南大学特聘教授方李莉对本场讨论进行了评议。
第四场主题发言集中探讨了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了构建新学科、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加强民俗化传承及文化基因视角下的保护策略。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陈志勇主持。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阐述了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强调非遗保护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也是社区自我发展权利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友文倡导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新学科,强调其学科基础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通过整合多学科力量、建立学科谱系和本土化实践来完善非遗学的学科体系。天津大学教授马知遥提出通过引入现代设计、文创结合、企业合作、市场化推广和非遗互助模式等多途径,增强非遗项目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以促进其传承与发展。云南师范大学教授黄龙光探讨了中国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价值,指出其保护研究不足,并提出通过民俗化传承、数字化记录和公共性实践等路径来加强保护。
天津大学副教授王明月和天津大学教授马知遥分析了传统工艺族际互动的生成逻辑和要素条件,提出在当代语境下通过区域生活领地调整、文化注入和制度供给完善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郝达从文化基因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粤闽浙三地非遗文化的共性,提出将其打造成文旅融合共同体和“双创”共同体,以成为新时代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实践范本。汕头大学教授高小康对本场讨论进行了评议。
第五场主题发言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视角展开,探讨了异地传习、文化挑战、社会美育、文化演变与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关联等议题。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刘晓春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Thomas DuBois(美国)探讨了博物馆在烹饪遗产化中的作用,以河北保定的宴饮食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其建设过程和展览内容,以及博物馆在美食知识构造中的初步作用。香港大学教授Joseba (Jos) Estevez(德国)探讨了老挝澜沧亚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以及通过两个最新项目(The recovery of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of Daoist “dragon robes” 和The transmission of the ritual knowledge and language to the new generation)来保护和促进濒危文化遗产的努力。
广州美术学院邓启耀教授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异地传习与在地养护模式,以及跨界互动与交融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复旦大学教授张朝枝分析了我们在当代如何通过展示文化遗产的方式、内容与主题,展现其国家文化遗产的地方与民族特色,并探讨了他们进行国际叙事的方法与策略差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孟凡行讨论了非遗传承与社会美育的关系,强调了通过美育教育来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最终实现“美美与共”的文化和谐。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蒋明智探讨了“寿比南山”这一仙语从原始宗教观念演变至魏晋时期世俗化的祝寿文化和社会礼仪制度的过程。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李红探讨了非遗馆建设作为非遗保护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了其与联合国公约、法律法规的联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和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佛山大学教授谢中元研究了佛山醒狮交往习俗的演变,从乡村互助到城镇资源化展演,及其在非遗保护推动下文化功能的调适与新发展。云南师范大学黄龙光教授对本场讨论进行了评议。
第六场主题发言的专家聚焦非遗在城乡融合发展、村落重建、乡土文化重建以及传承人认定等多方面议题,探讨了非遗保护与传承在当代社会的挑战和发展新路径。由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华文主持。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孙九霞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宁英歌在舞台化、遗产化和旅游化过程中的原真性建构,分析了文化传播对非遗活态传承的影响以及“冷—热”原真性认证理论的适用性。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王霄冰关注于非遗保护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非遗保护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共生,以及如何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
广州新华学院李铭健副教授通过研究广东开平横冈村在土客械斗后的村落重建,探讨了土客械斗对侨乡形成、乡村生活和聚落形态的影响,并扩展了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理解。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教授倪彩霞探讨了粤港澳地区木偶戏的起源、传承与发展,强调了其在岭南乡土文化中的地位,并提出了乡土文化重建的观点,以期为粤港澳地区传统文化复兴和构建文化共同体提供历史和现实价值。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孔庆夫及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讲师金姚比较了不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方式,指出基于群体和社区参与的认定方式更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约精神和时代内涵。复旦大学教授张朝枝对本场讨论进行了评议。
与此同时,在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两个“专题演讲”环节中,与会专家们就一系列关键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话题涉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非遗进社区”研究、传统手工艺的复兴、文化与生态的相互促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非遗教育的生态构建、非遗的社会传承实践、海洋人类学的实地考察,以及公共文化设施在遗产保护领域的功能优化等多个领域。
自2002年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立以来,该中心始终将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关键需求和重要任务作为其学术研究的核心导向,并肩负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非遗理论、研究及话语体系的重要使命,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遗智库和学术交流平台。本次学术研讨会作为新的起点,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旨在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非遗学术研究的国际视野,同时促进非遗保护与国际发展的深度融合,对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全球文明互鉴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