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建立独立的“遗产学”!专家共聚中大,热议非遗学科建设

2024-07-22 来源:羊城派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日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中文堂举办。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
会议现场
  非遗专业蔚然成风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佛山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州新华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晋中学院、榆林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的非遗课程教师,汇报、交流各地各校的非遗学科建设经验。
  为加强非遗学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储备,本次学术研讨会回顾和总结我国高校多年来非遗学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产学研”教育转型、新文科建设等话题,展望高校非遗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学术进路。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有关司局同志参加会议。
  今年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二十周年。近年来,非遗专业的开设在全国高校蔚然成风。
  “构建非遗学科,不仅在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专家杨利慧说。
杨利慧发言
  梳理展望学科建设
  会议上,全国各地专家对高校非遗学科建设经验进行总结。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专家林继富,天津大学副教授耿涵,晋中学院教授钱永平,分别就各自所在学校的教育特色,对高校结合地方非遗特色和师资队伍打造非遗特色专业提出思考。
  中山大学教授孙九霞进一步表示,非遗学科建设应当吸纳多学科知识体系,并嵌入非遗学科的类型和特征。
  围绕高校非遗学科的学术发展,山东大学教授王加华建议建立“非遗学科效果评价体系”。
  青海民族大学教授高莉认为,高校非遗学科建设需要结合地方非遗保护特点,建立起多主体合作的“产学研”教育体系。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赵罡则提出,非遗学科建设需要跟随非遗传承和创新实际,以回应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需求。
  各高校教师也对未来中国非遗学科建设提出展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丙中指出,非遗研究是“开放的学术事业和凝聚的学科”,应当围绕这两个建设目标,加强非遗学科建设。
  南京大学教授高小康同样认为,非遗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实践性强的文化事象,其学科建设离不开各学科的合作与融合。
  榆林学院教授贺智利、广州新华学院副教授李铭健,分别讨论了非遗学科建设和地方高校特色教育的共生关系。
陈杭发言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卢坤建、佛山大学教授谢中元等高校教师和有关专家介绍所在院校建设非遗学科平台的成果。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陈杭基于多年非遗保护工作实践,介绍了广东省有关院校在非遗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并寄望广东高校在非遗学科建设中为非遗保护工作培养更专业、更多元的人才。
  呼吁成立独立的“遗产学”
  “在传统社会,非遗实践传承人主要是来自社会。而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将是非遗人才的主要来源地。”中山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专家宋俊华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设学科实际上是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高校非遗学科建设将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实践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宋俊华发言
  “有时候理论之于实践,可能是超前的,也可能是脱节的,双方有磨合的过程。”宋俊华告诉记者,在任何一个领域,学界研究与业界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非遗领域也不例外。而他也强调:“学术界有时需要和现实保持一点距离,如果完全和现实一样的话,学术就没办法预判和指导现实。”
  “如果我们不去大胆建立非遗学科,它的学科范式就永远无法成熟。”宋俊华进一步建议,未来应成立独立的“遗产学”。“遗产学”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应包括世界遗产、农业遗产、记忆遗产等内容。他期待除非遗传承人外,学科构建的创新,可以为非遗领域培养更多管理人才、研究人才、应用传播人才与职业技能人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翁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