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 | 2023年度入选人物揭晓

2023-06-09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以下简称为“协会”)发起,首期项目由协会与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联合发起,龙湖公益基金会捐助支持。6月6日,2023年度入选名单在山西太原发布,20位青年非遗传承人参加了授牌仪式。

  入选青年非遗传承人(共20位)

  “针黹堆叠靺鞨绣 雪城女红领风骚”

  孙艳玲

  孙艳玲,满族刺绣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致力于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将传统的刺绣针法“鸡爪针”改良为“三角针”,使刺绣作品更加细致精巧、色彩艳丽、富有立体感。她定期举办针对下岗女职工和农村留守妇女的免费培训,在牡丹江市周边成立6所长期培训基地,长期合作绣娘600多人,让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创业有了一技之长,使农村妇女足不出户就可创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丝缠布贴蝶满花 长平匠心绣鸿篇”

  赵翠林

  赵翠林,民间绣活(高平绣活)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创办高平市凤林刺绣厂,已培训当地群众300多人。与高校合作对技艺进行深入挖掘与创新,以超大型刺绣再创作项目《开化寺宋代彩绘壁画》为契机,带动当地农村妇女培训刺绣技能和蚕桑养殖及种植产业。

  “巧针投影花团簇 指尖筑梦七彩彝”

  丁兰英

  丁兰英,彝族服饰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数十载致力于传承、挖掘刺绣文化,发展刺绣产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她在南华县城及乡镇有加工厂1个、扶贫车间8个,初步实现了“一镇一车间、一村一技法”的产业布局,形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体验、培训、销售于一体的楚雄州彝绣龙头企业,集中规模化为农村妇女、残疾人特殊群体提供就近就业。

  “蜡染挑花寓天地 百色千芸绣苗乡”

  杨云

  杨云,隆林苗族刺绣项目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她熟练掌握常用的苗绣针法、纹样、特征,自2009创立工作室以来,分享传授苗绣、蜡染技艺,已培养了100多位苗绣、蜡染手工艺人。

  “通经回纬染织花 千户苗寨竞传习”

  甘小芝

  甘小芝,苗族织锦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广泛收集各种苗族织锦技能技法并进行整理归纳,拥有较为完整的苗族织锦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开展系统性的传播。她针对残疾人妇女、易地扶贫搬迁妇女开展就业培训800余人次,长期稳定带徒超30人。

  “新墨晕染夏布景 赣西水乡浣纱忙”

  吴婉菁

  吴婉菁,民间绣活(夏布绣)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创新了夏布墨染和夏布智能化织绣工艺,利用现代设计赋能传统工艺,开辟了夏布绣当代生活艺术的发展道路;与各级妇联、残联联合建设创业就业培训基地,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带动和帮扶妇女就业和创业1000多人。

  “挑缀万物针绵密 桃坪羌寨新声妍”

  张居悦

  张居悦,羌族刺绣项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她积极投身羌绣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发展,成立合作社已培训上千名妇女,带动一百余名藏羌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她积极推进羌绣进高校,让更多青少年传承非遗,与多地高校合作让大学生深入藏羌走廊,结合传统创新设计藏羌文创产品;开展藏羌非遗研学之旅,实现了文化产学研与社会效益的有效转化。

  “千雕万錾花丝嵌 畲乡畲银耀闽东”

  林陵祥

  林陵祥,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锻制技艺)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在传承和发展畲族银器锻制技艺的基础上,实现了“锤揲”技法与花丝镶嵌技艺、烧银蓝技艺的融合;对失传的鋄金银技艺在复原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经过多年的尝试和研究,将“口耳一张打”技艺进行了创新;将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和畲族银器锻制技艺融合运用,形成漆银融合技艺。为培养传承人,在企业内设立“畲族工艺培训基金”,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及就业机会。

  “七金四色利玛铜 川西工坊惠一方”

  布泽仁

  布泽仁,藏族金属手工技艺(佐钦藏族金属锻造技艺)项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随父亲学习铜铸技艺,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坚持走时代化、市场化道路,将铜铸工艺的作品线从传统造像延伸到以各地民俗和民间故事为文化基础的系列文创作品。他的工坊目前有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位省级非遗传承人、15位州级非遗传承人、25位县级非遗传承人,为300多名当地群众提供了兼职或者临时就业机会。

  “刀刻斧凿瓷锦绣 金石笔墨韵瓢城”

  陈银付

  陈银付,瓷刻(大丰瓷刻)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将油画、国画、书法等各种技法与瓷刻工艺巧妙地融为一体,摸索总结出点刻、单划线、深色釉雕、瓷刻巧雕等大丰瓷刻特色技艺。他与上海吴家洼监狱合作开展公益性授课,为服刑人员开展社会矫正教育。他积极研发软装、酒器、茶具等瓷刻产品,和装饰公司、酒厂、茶厂合作,开发好房好饰(瓷刻装饰品)、好瓶好酒(瓷刻酒瓶)、好罐好茶(瓷刻茶叶罐)系列产品,让大丰瓷刻走进生活。

  “工笔重彩细勾勒 复古广彩出南海”

  周承杰

  周承杰,广彩瓷烧制技艺项目市级传承人。他深入研究清代广彩作品,掌握了清代广彩中花头、长行人物以及花卉博古组合的精髓,成功将几已失传的清代广彩重现于当今的广彩作品当中,成为其独特的个人风格。他创造性地使用“一次定色,二次洗染法”,同时采用水研颜料和油研颜料,采取先填色洗染烧制一次后,再进行二次洗染烧制的方法,使作品层次分明,更具立体感,弥补了传统方法作品色彩不均、洗染效果失真的不足。

  “立粉复烧久弥新 流变华彩润瓷都”

  陈康

  陈康,景德镇珐华彩制作技艺项目市级传承人。多年来从事陶瓷工艺美术创作工作,擅长陶瓷釉上彩、珐华彩创作,作品精致细腻、气韵生动。他致力于濒临失传的陶瓷低温色釉传统装饰技法——珐华彩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在继承传统珐华彩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求变,配制出很多全新颜料,创作出许多富有创新性的珐华彩作品。

  “薄胎厚釉黑青玉 方中见圆龙泉瓷”

  汤忠仁

  汤忠仁,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专注于龙泉黑胎青瓷的研究及创新设计,对考古发掘采集的标本进行分类、分析,从材料特性、器物造型、装饰手法、以及烧成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梳理研究,配制黑胎青瓷的材料并解决胎釉结合问题;建立黑胎青瓷器型库,通过三维建模建立黑胎青瓷的造型元素,并将传统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制作适合现代生活的日用器物。

  “琢泥成器承古意 砚林四绝洮河隐”

  李江平

  李江平,砚台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项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掌握洮砚石材出产、石料开采、砚台制作的一系列工序和技巧,擅长将中国画的构图模式、章法、设计理念融入砚台雕刻。培养徒弟30多人,传授技艺100余人。

  “雕填髹饰赤宝沙 闽侯漆器袭古法”

  张升华

  张升华,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熟悉掌握从地底到漆表面的各种装饰,尤为擅长漆艺的雕填、镶嵌、赤宝沙、漆变、薄料、仿彩、工笔彩绘等各种高难度技法的传承与创新;主攻雕填漆艺髹饰技法,该技法是漆艺技法中颇具特色的技法,涉及美术设计、绘画、雕刻、髹漆等多种技法。

  “坛城万象笔尖绘 藏匠仁心走天涯”

  格桑

  格桑,藏族唐卡(昌都嘎玛嘎赤画派)项目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参加了白嘎寺、强达寺、比如寺、强巴林寺等20余座寺庙的壁画和唐卡修复、绘制工作,同时培养徒弟近两百人。作为传统唐卡画师,他也在努力探索如何将优秀的传统唐卡技法与现代题材有机结合并创新性发展。

  “婴戏纳福展新颜 西青古镇百姓家”

  石彦敏

  石彦敏,杨柳青木版年画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她掌握多种绘画技法,如工笔,内画,年画等,她将杨柳青年画的技法和工笔画技法相结合绘制出自己风格的年画作品,色彩艳而不俗,层次分明。

  “丝丝入扣薄如缎 别出机杼巴蜀竹”

  刘江

  刘江,竹编(渠县刘氏竹编)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擅长将传统和创新结合,在传承传统瓷胎竹编和平面竹编的基础上,融入云南、贵州、湖南、浙江等多地民间传统技法,并吸收了西方纤维艺术的构成理念,创作设计出了一系列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适合当代生活的竹编艺术精品。

  “流水炖火赋岩韵 吐故纳新武夷魂”

  黄圣亮

  黄圣亮,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长期参与天心禅寺核心产区牛栏坑茶叶的制作,熟练掌握技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茶风格。他系统开展岩茶的研究、制作、推广工作,建立以岩茶文化研究、推广、制作技艺传承、茶科技种子圃、传统工具文物收藏、现代化车间、会议、展览、旅游为一体的岩茶文化博览园,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500多人。

  “大叶晒青自陈化 云雾飘香困鹿山”

  李明泽

  李明泽,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随父亲在宁洱困鹿山古茶区制作普洱茶贡茶,随父亲创办传习基地,对3000多名村民和贫困户学员开展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制茶能手;发展以普洱茶原料为载体的各类系列茶产品,辐射带动周边人员提升专业技能、就业增收。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在2023年山西文化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上表示:“非遗保护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传承,关键是传承人队伍建设,而关键的关键又是青年一代的参与和成长。基于此,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倡议发起‘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首期项目由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与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联合发起,龙湖公益基金会捐助支持。计划将汇聚优势资源,帮助青年传承人成长,引导他们在非遗传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他们来影响更多年轻人,鼓励和引导青年一代参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创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翁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