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中将军崖岩画的定位和价值思考

2024-02-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将军崖岩画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处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的锦屏山上。根据当地民间的口头传说,在岩画附近石棚的垂直岩面上刻有一幅“将军骑马”的岩刻,刻画了一位穿战袍的男性骑在马上回首张望,这就是“将军崖”名称的由来。

  1981年4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连云港市发现三千年前的岩画遗迹》。同日,在北京红楼召开“将军崖岩画遗址鉴定会”,并现场对将军崖岩画拓片进行了展示和讨论;苏秉奇、李学勤、史树青、俞伟超等考古学家应邀出席,认为将军崖岩画是史前东夷族农业祭祀的遗迹,苏秉奇称其为“东方天书”。

  《周礼·春官·大司乐》中记载“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史记·封禅书》记载,“盖天好阴,祠之必欲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圆丘云”。将军崖岩画的选址和地形地貌体现了岩画作为祭祀空间的神圣性,也展现了中华大地早期的农业文明。

  在年代测定方面,将军崖岩画经历了三次微腐蚀断代,分别是2005年汤惠生进行的测定,2014年7月罗伯特·贝纳里克(Robert G. Bednarik)、吉日拉吉·库马尔(Giriraj Kumar)、汤惠生和笔者进行的测定,2015年笔者进行的测定。经过三次测定,形成了将军崖岩画距今10000年至3000年的年代序列,也是截至目前为止,全球岩刻类岩画进行微腐蚀断代数据最丰富的岩画点。

  在将军崖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禾苗人面像”,经微腐蚀断代,人面像的年代早于禾苗;进一步从思维模式和社会结构的角度而言,稻米岩画的创作在龙山文化晚期和岳石文化初期,农业比较成熟、稳定,并进入到宗教形成的初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祭祀制度和体系。

  植物生人的观念,往往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初期,即万物有灵的巫术阶段,这类神话背后所解决的是“我从哪里来”的哲学问题。而在城邦林立、阶级分化的龙山文化及其之后的历史时期,宗教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物质上的丰产和精神统治上的“君权神授”,即通过祭祀、宗教强化统治阶级统治的合法性。

  所以“禾苗人面像”可能是用禾苗祭祀具有神格的人面像,而非“禾苗生人”。将军崖岩画的中“人面像”,在中国和环太平洋人面岩画系统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宋耀良通过图像风格分析认为中国人面岩画起源于将军崖并分为三条线路进行了传播:

  一条线路经内蒙阴山传播至贺兰山;

  一条线路经赤峰、白令海峡或阿留申群岛传播至北美洲西海岸;

  一条沿中国东部海岸线向南传播,至福建仙字潭,一直到香港、台湾地区,并对东南亚地区的岩画产生了影响。

  基于南岛语族文化在考古学、古人类基因学、民族学等方面丰富的证据,将军崖岩画向南传播至台湾影响并形成了万山岩画是有实证基础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于将军崖岩画文化意涵的文旅开发,有利于推进海洲地区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

  从岩画本体创作方面看,可以研发以祭祖、农业文化、星象文化、东夷神话为主题的叙事。同时,连云港地区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流传着鲧窃息壤、禹葬苍梧、十巫采药、羲和浴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还有西游记圣地花果山、道教第七十一福地云台山等。这些文化要素可以系统性的进行整合,创作文创产品、网络IP、演艺产品、建设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考古体验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户外农业综合体验区、两岸文化交流基地等。

  另外,还可以打造具有高度参与性和互动性的综合文化旅游项目。将基于历史遗址的传统文化复兴于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于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