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职能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2024-07-15 来源:光明日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秉承“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明确自身的职能使命,与当地乡村发展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多举措、全方位助力乡村治理优化。

  明确目标 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学院精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要求,明确自身在助力乡村治理方面的价值定位,从顶层设计出发、从队伍建设入手,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夯实基础。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平台,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教学与科研并举、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并重,扎实开展乡村治理优化科研。着力打造“社会实践小分队”调研教学法3.0版本,奋力开创学校思政课建设新气象、新局面。积极开展“乡村振兴走基层”“科技魅力企业行”等社会实践活动,让教师深切感悟时代的变迁,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教学水平。为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教师精心选编优秀纪录片中的百姓故事作为教学素材,以生动鲜活的事例展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学院深入挖掘辽宁“六地”历史资源,探索创新方式,为提升思政课教学、科研实效开辟了崭新思路,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不断提升,推动思政课教学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组织教师团队前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化石戈镇,对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优化等情况进行考察,明确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媒体以《辽宁大学走进田间课堂 推进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题对本次调研考察进行了宣传报道。

  明确职责 培养乡村治理人才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与立德树人有效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辽宁省红色文化资源,拓展“红色文化+思政课”的平台,把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故事、感人事迹以及乡村治理优化案例等融入课题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与时代同心同向,与祖国同梦同行,为乡村治理优化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撑。

  学院创新开展“双师”同讲乡村振兴“形势与政策”专题课,由驻村第一书记与思政课教师同讲一堂乡村振兴思政课。“双师”引导学生在理论层面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意义与举措,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实践层面更加直观地感受国家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成就,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立志高远、奋发有为。联合举办“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融入辽大思政课”专题报告会,用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这一社会大课堂讲好新时代辽宁思政课,在辽大学生中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

  学院组织师生代表前往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学习调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增强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参加“聚力攻坚 青春建功”主题团日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利用“千名学子寻访千乡”等项目和平台,主动到辽宁振兴的基层、乡村振兴一线,在实践中引领青年热爱辽宁、扎根辽宁、圆梦辽宁。

  学院承办2022年辽宁省高校新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前培训班、2023年辽宁省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校长、德育主任)专题培训班,着力提升各层次思政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乡村治理人才培养汇聚教育合力。

  明确使命 加强乡村治理宣传

  地方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支持乡村治理优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地缘、人缘优势。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找准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走出校园、深入田间地头,加强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优化理论研究宣传,用心用情用理讲好乡村振兴的故事,为优化乡村治理提供文化滋养。

  学院组织开展“返家乡、爱家乡、赞家乡”大学生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119支学生团队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理论知识宣讲等实践活动,通过与村民聊家常等方式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新农业建设政策等传入千家万户,用“青春力量”多渠道多形式传“青春声音”。学生聆听和感受乡村振兴给村民生活带来的美好变化,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为乡村治理优化出谋划策。活动共计形成实践视频39个,调研报告48份。

  学院创建“信仰·传承”青年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示范辐射和学科引领任务,遴选学院青年专家学者和理想信念坚定、模范作用突出的优秀研究生,以“立足校园、服务社会”为宗旨,大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和知识宣传普及,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该项目累计开展服务活动200余场,受众人数6000余人。

  学院组织师生赴铁岭县凡河镇五角湖廉洁教育基地参观调研,深刻感悟廉洁文化教育在乡镇、村屯的引导激励浸润作用,开展推动廉政文化进乡村等活动,向基层持续传递廉洁从政正能量,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积极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