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张亚静:高质量建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11-06 来源:中工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发挥着关键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关系到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的落实,关系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高质量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指明了方向。

  注重优势蓄发,党委领导行政发力,规划有效实施。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力军。站位要高、思想要强、视野要广,守住主阵地、捍卫主渠道、爱护主力军,是各级高校重大的政治任务,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务实举措。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必须明确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以政治宣传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为主线,从积蓄和发挥优势着手,把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把高质量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主攻目标。学校党委应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始终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坚持把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优、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全面统筹规划、出台重要举措,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各方面工作迈上新台阶。

  对标对表建设,紧抓关键核心指标,持续有效推进。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主动对标对表《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具体措施、活化教学改革、深化科学研究、优化师资队伍、制定完善支撑机制,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政策支撑供给,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基地;回归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育人本位,突出办学特色,坚持立足本单位实际情况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夯实本科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统筹规划培养目标,构建衔接有序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优秀师资团队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源源不断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不断提升思政育人水平,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建强学院班子,深化院务体制改革,增强班子合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始终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学院建设工作格局。要强化政治建设,建强学院班子,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优化学院建设管理,着力挖掘培养高端领军人才和理论宣讲传播人才,积极打造人才高地,遵循教学规律,创新办学方法,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要坚持系统思维,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之中,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之中,进行统筹规划;要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观念,深化院务体制改革,调动全部要素和资源,增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合力,构建协同工作大格局。继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定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实现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创新,有效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建优师资队伍,教研相长量质并举,打造名师金课。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关键要选好、建齐、配强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优秀青年教师愿意来、留得住、用得好的地方。与此同时,要扎实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准学科定位方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推进课程教学创新改革,提升教育实效,积极营造教研相长的学术氛围,把理论教学与实践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找准教育的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提升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引领、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思政“金课”,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

  整合优质资源,内外结合优势互补,服务社会发展。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根本保证。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马克思主义办院定位,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动社会服务,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要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服务成效:一方面要整合优质资源,着眼科学治理,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激活服务通道,以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相关决策部署为遵循,进一步健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良性发展的相关制度体系,形成办学治院的长效机制,搭建好一条连接校外教学研究机构、政府、企业、社区、街道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服务平台和社会实践基地;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承担着政治、思想、道德等多个层面育人的使命,育人者自身要做到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应自觉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在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对党的政治理论的内在确信,并将这种内在确信践行于教学和社会服务始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突出党建引领,党务业务融合创新,形成品牌效应。人心齐,泰山移。要做到人心齐,就必须有权威,有领导,有组织。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突出党建引领,才能真正凝聚人心,实现人心齐、汇聚力量、办好学院。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用党的奋斗历程与伟大成就引领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学原则,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创新,坚持和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涵养风清气正的学院文化,探索高质量建设有效机制与路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建设再上新台阶。在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质量这一系统工程中,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是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发挥培才育人作用是关键;推动思政课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根本;加强制度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治理效能是保障;加强社会服务,扩大社会影响,形成品牌效应是要求。只有多措并举、久久为功,用党的创新理论和经验总结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扎实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塑造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新动能、新优势,奋力开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新局面,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作者:李文娟、张亚静,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高质量;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