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主任
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同时经济发展空间大、韧性强的优势依然存在。需持续推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效率结构”三重结构升级,把短期稳增长政策与长期发展战略更好地衔接起来,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需求结构升级
一是改革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以提升就业技能为主、社会政策兜底为辅,促进低收入家庭增收。保障各类市场主体拥有共同参与、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有效提升财政转移支付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提升传统消费,加快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三是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提高资本回报率。
推动供给结构升级
一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将政府科技支出大幅向基础研究倾斜,显著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深化科研人员考核及激励机制改革,显著提高“人头费”比重,引导科研人员重视成果质量。
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供给侧循环。着力破除产业链瓶颈,增强产业链韧性。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瞄准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科技重要性更高的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推动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不断迭代发展。
推动效率结构升级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加快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身份脱钩。加快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领域。
二是持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妥善处理央地关系。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职责范围、分配机制和监督管理办法。以地区间产业协调发展为基础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鼓励地方政府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优化营商环境为重要目标。
三是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进一步扩大自贸区有效改革开放措施的适用范围。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疫后经贸往来恢复。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融入全球供应链和创新链。扩大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和国际治理中的影响力,以开放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