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关乎党和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总体而言,推动高质量发展,亟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体来说,我们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首先,决心信心。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以民为本、以业为重,统筹兼顾产业发展与人民生活的衔接和匹配,以质为本、以量为基,统筹兼顾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动态平衡,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凝聚各种社会力量,促进发展方式深刻转变、发展速度适度调整、发展质量有效提高、发展效率全面跃升,确保现代化经济体系充满活力且不断升级。
其次,条件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改革激发发展活力,以创新提升发展水平,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基础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制度优势激发发展动力,以良好氛围凝聚人民力量,进而提高发展的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一是优化人才管理工作。以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为重点,创新机制,搭建平台,把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人才优势变成发展优势。二是完善政府服务模式。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找准定位,理清思路,把问题摆在桌面,真正探索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府服务模式和经验。三是营造人文法治环境。构建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人们创新创造的热情,以适宜的文化土壤、有力的法治保障促进高质量发展。四是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亟须注重理顺机制和平衡利益、优化结构和畅通循环、凝心聚力和创新进取,以此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再次,产业技术。一方面,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由于产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因而我们应当积极顺应经济形势,建设全球硬科技创新中心,力争走在统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最前列,主动有为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由于科技创新需要产业发展的激发和承接,因而我们应当有效把握市场脉搏,构筑世界新经济发展高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效益提升,不失时机地培育新产业、发展新经济。我国要加快实现经济转型,从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重点在产业。为此,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产业升级和产业培育上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复次,空间平台。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构建自然空间和平台。应全方位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领域,以“精明增长”的理念和行动做“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以“放飞心灵”的理念和行动做“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以“环境优美”的理念和行动做“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引领者和示范者。二是在区域间的协调共进中构建产业空间和平台。应努力打造区域联动机制,优化配置跨区域的交通、水利、信息、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区域开放市场,有效促进跨区域的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自由规范流动,以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活力和效益。同时,以营商环境建设促进政策创新和服务升级,以区域协同学习促进区域经验推广,以区域协同决策谋求区域发展合力,以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共进,以区域品牌打造增加区域发展价值。三是在全球化的合作共赢中构建国际空间和平台。应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不断汇聚发展新动能,全面形成竞争新优势。另外,加强对外合作机制创新,适当扩大全球“朋友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有效提升在全球治理重大议题上的倡议和规制能力。
最后,保障福祉。其一,着力实现充分就业。实施针对就业促进的减税降费政策,以复工复产和减负稳岗稳定就业;优先支持就业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以提升投资和产业带动扩大就业;合理设置自由市场和摊点群,以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拓宽灵活就业。其二,着力普及优质教育。加大对公办学校的投入,健全公办学校的激励机制,提升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其三,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落实好“房住不炒”和“稳健发展”的政策要求,探索住房保障的有效机制和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其四,着力构建平安环境。为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切实提升安全感,努力加快公共安全的信息化、法治化、精细化步伐,建设“红色物业”“幸福社区”和“平安街区”,打造“平安中国”。其五,着力实现精准帮扶。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将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及时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实时掌握困难情况,精准实施帮扶政策。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西安市委党校;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