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已成为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重塑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当前,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基础产业支撑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失衡、关键核心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区域资源分布不均等方面。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就需要科技创新为引领。与传统生产力相区别,数字经济主导下的凸显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可持续、创新驱动等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驱动力。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驱动,代表着生产力结构性跃迁的主要方向,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助推器和重要引擎;另一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提供产业平台、创新渠道和人才保障等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根本依托。因此,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要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第一,以新质生产力激活传统产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完整优化。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展,融合传统产业,升级传统生产流程,优化、创新传统工艺,促进传统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释放传统产能。面向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重点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推动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第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优化。围绕重点产业,瞄准关键技术,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促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智能化新兴产业,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创新生态,助力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优化。
第三,统筹协调开放新观念,倡导协同创新理念,构筑安全包容新高地,助力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保障机制优化。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创新与发展,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倡导协同创新理念,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跨界合作,形成创新合力。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良性循环的人才支撑体系,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重要产品和资源的掌控力,防范潜在的风险和挑战,确保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稳定运行。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和法律法治保障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度保障。
(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