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数据资产对发展西游文旅尤为重要

2024-06-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基于对中国文旅行业的变革和发展趋势,以及新一轮技术革命和综合性的产业革命的洞察,对于西游文旅的发展和连云港园博园的转型,笔者认为或可通过文化、教育、旅游、科技多位一体共轭创新方式探索出一条新路。

  具体来看,首先需要关注和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文旅行业的历史性的全面影响。数字革命正在引致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变化,旅游业是参与这些变化的主要产业之一。在这样的宏观框架下,旅游业从以往的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不可逆转——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和无形价值,对数字经济十分敏感,数字化转型正在彻底改变旅游的行业边界和生产方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模式。

  因此,数字旅游不只是一种技术应用,还是旅游资源价值寻求模式质变的重要载体。

  我们注意到,一方面,目前已有23家上市公司在一季度的资产负债表中,披露了“数据资源”的相关信息,涉及金额高达14.77亿元。自今年1月1日起,财政部制定印发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

  另一方面,2023年底国家数据局等17个部门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选取了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12个行业和领域作为切入点,来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并明确提出要打造30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其中关于“数据要素×文化旅游”部分明确提出:培育文化创意新产品,推动文物、古籍、美术、戏曲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艺等数据资源依法开放共享和交易流通,支持文化创意、旅游、展览等领域的经营主体加强数据开发利用,培育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和品牌。挖掘文化数据价值,贯通各类文化机构数据中心,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鼓励依托市场化机制开发文化大模型。

  在此背景和逻辑下,连云港在高效推动西游文旅产业发展,并基于西游文化传承和西游文旅发展创新性推动园博园片区转型的过程中,尤其重要的是要做好与西游文化有关的数据资产的边界界定,然后实现全国和全球营销,并可以实现与金融的打通,建立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到形成交易的体系和闭环,并通过大众的力量,建立丰富的数据来源和应用场景。这不仅符合数字旅游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行业趋势,更是对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践行。

  具体到连云港园博园的改造升级和转型发展,按照目前的规划来看,大概率会涉及到主题乐园的问题。对此,我们首先搞明白现在国内主题乐园有哪些变化?

  一是主题乐园已经从宏观叙事向专业叙事转变;二是主题乐园的类型更加细分,与此对应,乐园的运营更加系统,某一主题的乐园背后一定有着针对目标消费群体的行为和认知习惯的专业化的系统性研究,并会做好相应的研学产品;三是主题乐园需要更多的功能聚焦,而不是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导致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没做好,什么都没做成。

  就专业的主题乐园开发而言,最重要的是对行为特点的研究。全球体育公园搞得最好的是北欧,开发之初很多心理学家和专业医学人士来参与设计,如何缓解城市焦虑,什么项目能够让身心放松和快乐,而不是堆积体育项目。分析了行为之后,有针对性进行建设。另外,我们还要明白的是,现在经济环境跟当年迪士尼来中国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什么样的主题公园在这个时候能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对比数据就能发现,更多学习型的主题公园会受益,跟阅读、科技,甚至跟美术相关的博物馆,都会受到欢迎。所以,我们做西游文化主题的乐园的时候,也要对此有深入的认识。

  一般而言,全球主题乐园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迪士尼、环球影城为代表的综合科技游艺性乐园;另一类是提升非认知性技能的乐园,比如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合作能力等,以欧洲乐园品牌为代表,比如乐高乐园、荷兰NIMO馆等。

  那么,我们连云港园博园要做什么类型的主题乐园呢?甚至说,是不是可以尝试做出第三种类型的主题乐园产品和形态?中国目前不缺迪士尼这种综合性主题乐园,而且以华侨城、欢乐谷等大集团的资本力量,很容易复制该类型乐园,并在规模上胜出。恰恰是具有专业知识含量的乐园在中国市场尚为空白。打造这类乐园,无法单纯依靠资本或者科技的力量,更需要知识的积累。

  整体上来看,国内各个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文旅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数字城市等方面取得突破。其实,未来文旅的方向是变成城市公共休闲资源,如杭州和成都等都已经走在前列。比如成都,会把相对应资源免费向市民开放。对此,我们连云港和园博园在推动西游文旅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逻辑设计、具体思考和产品规划等,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沿着新地图才能找到新大陆。总之,整体上看,连云港文旅和园博园转型如果要实现更好的突破,最重要的不是在物理空间和内容赶超上去对标其他城市,而是要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行业发展趋势和现代消费特点等跑出属于自己的新模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