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黑龙江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03-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讲话,为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黑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与应用,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产业升级、转型和快速发展,加大科技创新赋能服务业发展力度,壮大“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稳步形成与快速发展,为黑龙江省全面振兴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根本上说,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它与传统生产力是截然不同的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中的“新”意味着创新,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最突出的特征,更是新质生产力的灵魂。新质生产力是依赖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的一种生产力。因此,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托科技创新才能优化资源配置,深入驱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质生产力为科技创新提供需求支撑。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已有的科技创新成果无法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需求,因此市场必然要求出现更高的科技创新成果与之相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也拓展了创新空间,更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黑龙江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与应用。一是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加大智慧农业、种业创新、绿色农业等领域的研发力度。设立农业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围绕粮食安全、黑土地保护、种业振兴等国家战略需求,开展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和研发。二是打造智慧农业,通过加大对物联网、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智慧农业技术的研发,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农业转型。三是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黑龙江省成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通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将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展示,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和有机肥料等绿色农业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产业升级、转型和快速发展。一是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为企业提供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空间,促进工业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升级。二是加大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研究,推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三是着眼长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产业创新,谋划部署省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整合优势资源,优化平台布局,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黑龙江省加大科技创新赋能服务业发展力度。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推动新兴技术在服务业的建设与应用,设立专项支持资金,支持服务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技术创新。二是应用智慧旅游和高科技装备等,推动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新经济增长点。三是在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以科技创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完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通行效率。
  新质生产力发展呈现方法论特色
  2024年,黑龙江省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究其原因主要是科学运用了矛盾分析法、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
  一是坚持运用矛盾分析法发展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黑龙江省善于抓主要矛盾,在传统产业动能不足、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牵住“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解决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问题,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坚持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方法发展新质生产力。黑龙江省既注重量的积累,又注重质的飞跃,实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一方面,黑龙江省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积累了科技创新所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实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量变积累。另一方面,黑龙江省善于识别质变的临界点,主动采取措施推动质变的产生,抓住时机推动产业升级。
  三是坚持运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方法发展新质生产力。黑龙江省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与需求,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推动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