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影像史学研讨会关注虚拟仿真技术与史学结合

2023-02-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以“影像-世界史”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影像史学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2月8日至9日在北京牡丹宾馆召开。来自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内蒙古大学、广州大学、青岛大学、长春师范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影像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议收到研究论文、报告、译文28篇。研讨会由本次会议召集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影像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琼主持。研讨会从影像史学与世界史研究、影像史学与中西交流、影像史学的理论探索和影像史学与虚拟仿真四个专题展开研讨。

  历史学虚拟仿真实验和教学是本次研讨会特别关注的方向。研讨会第三阶段就“影像史学与虚拟仿真”进行了专题研讨。研讨会共收到相关论文四篇:内蒙古大学孙璐《内蒙古大学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青铜铸造虚拟仿真实验》长春师大王选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文物三维制作方法》,西南大学颜毅《虚拟博物馆中的多元历史影像解读与应用之初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吴琼的《AI和大数据技术视野下的历史教学与研究思考》。本段落四篇论文分别从历史学教学传统和创新实践的角度探索了虚拟仿真与大数据技术条件下,历史学研究的创新和推广问题。吴琼在发言中认为,虚拟仿真是影像史学研究的科学延伸,是影像技术在实践中发展的结果。他的论文涉及到AI 和大数据条件下史料的科学化认识问题,认为大量的史料统计工作被AI技术代替后,历史学家的使命将更多地关注思考归纳历史价值、历史情感、伦理和历史学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的影像史学研究注重跟踪影像技术的前沿问题及对传统历史学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影像实验室,在全国高校历史学科中较早进行了和虚拟仿真相关的实验教学和研究,诞生了部分在业内有影响的历史影像研究成果。

  从影像史学的视角审视历史学虚拟仿真是本次研讨会有别于往届的特点。虚拟仿真又称虚拟现实技术或模拟技术,是用一个虚拟的系统模仿另一个真实系统的技术,是一种可创建、可体验虚拟世界的系统,在历史学尤其是古代世界的历史学教学研究中作用显著,可以预期,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完善,将对传统历史学研究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会议与会学者和代表通过倡议: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影像史学研究中心为研究基地,吸收连续五届全国影像史学学术研讨会成果,成立影像史学研究交流平台“中国影像史学会”,通联地点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影像史学研究成果的辑刊《中国影像史学研究辑刊》将于近期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发行,欢迎相关专业学者专家关注、赐稿、交流。

关键词:影像史学;研究;虚拟仿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