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醒狮彰显岭南精神

2022-03-30 来源:人文岭南第121期

  每逢新春佳节,醒狮是珠三角地区必不可少的精彩民俗大戏。醒狮是一种脱胎于北狮、源发于广东佛山并主要传布于粤桂港澳及海外华人社区的南派狮舞,其作为传统舞蹈类项目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腾跃的醒狮既彰显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又展示了岭南人民积极奋进的精神面貌。

  “醒”狮意在唤醒

  春节期间,记者在广东省文化馆主办的“醒狮贺岁”展览上大饱眼福。展览展出了2010年亚运会开闭幕式上震撼中外的四头巨狮之一,这头巨狮直径两米,是迄今全球最大的能自如舞动的醒狮,外形栩栩如生、不怒而威,令参观民众赞叹不已。

  据了解,中国狮舞源于汉代,见载于《汉书·礼乐志》,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有北狮、南狮之分。南狮又称醒狮、瑞狮等,是在中原狮舞南传及其本土化的基础上形塑而成的,因融入采青习俗、逐疫傩仪等元素而具备吉庆祥瑞意涵,因此最初被称作“广帮瑞狮”。1893年《点石斋画报》所记录的“广帮瑞狮”以“沿途跳舞,锣鼓声喧”增添声势、烘托气氛,具有祈福、迎祥、纳瑞等功能。

  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庆,长盛不衰、历代相传,其喜庆吉祥的形象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深入人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和民俗传统,并逐渐流传至广西等全国其他地区,同时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彰显独特文化魅力。”

  记者和很多民众一样,非常好奇南狮为何叫“醒狮”。一种观点认为“瑞”字在粤语中和“睡”谐音,叫“睡狮”不吉利,因此人们将“瑞狮”改为“醒狮”。不过,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副研究员、广东省非遗研究基地主任谢中元看来,民间狮舞之“醒狮”与思想观念之“醒狮”息息相关,正是在“中国先睡后醒论”的酝酿、传播和认同过程中,“广帮瑞狮”逐渐被置换为“醒狮”。1886年,曾纪泽最早提出中国“先睡后醒”说;1899年,梁启超进一步阐发“睡狮”和“中国”的关系。此后,“醒狮”经同盟会宣传而成为清末革命者广泛接受的象征概念。在民族主义高涨时期,南狮从表述名称到表演内容都发生了变化。1917年《申报》记有“广帮北城候醒狮会”,当时醒狮表演盛行,希冀借助表演“睡狮猛醒”唤醒国家、唤起同胞。谢中元认为,醒狮之“醒”,有唤醒和唤起之意,旨在醒脑、醒神、醒心。

  醒狮核心在“采青”

  广东醒狮的外观造型源于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狻猊”,头顶一只尖尖的角,独特而又威风凛凛;以戏曲中三国人物脸谱作鉴,色彩艳丽,富丽堂皇,制作考究,眼帘、耳朵、嘴巴皆可动,其舞动时注重“硬桥硬马”,虎虎生威。

  新春贺岁醒狮表演一般由两人舞一头狮,配大鼓大锣大镲,由“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领登场。表演过程分点睛、采青、献瑞、旺场四个环节,其高潮部分就是“采青”,这也是整个舞狮表演套路的主题。“青”就是“利是”,春节期间一般是由生菜等绿色植物代替,然后将“青”放在舞狮表演的场地中的某一个位置,表演者完成寻青、见青、探青、采青、食青、吐青等过程,从而展现狮子的各种形神情态。

  在谢中元看来,醒狮采青混合了沿门逐疫、采青祈福等古俗,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咬春”习俗、民间傩仪的一种延续,表现了岭南民众“祈丁财、求吉庆”的尚实务用心理。据他介绍,采青分为低(地)青和高青,两种采青因道具、主题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演样式。低(地)青表演重艺,又称“地狮”,主要借助简单道具,在地面演绎情节化、较长时间的采青过程,表现狮子拟人化的形神与情态。高青表演重技,所采的青包与地面有一定距离,需借助复杂道具完成,技巧难度较大,以身体炫技为重点。

  据了解,留存迄今的醒狮采青套路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历史典故与武术关联类,如桃园结义、关公守华容、太公钓鱼、仕林祭塔等;二是吉庆如意类,如步步高升、大展宏图、七星伴月、金玉满堂等;三是征服虫兽类,如智斗蝎子、毒蛇拦路(蛇青)、螃蟹阵(蟹青)、蜈蚣阵等;四是雄心奋进类,如巧夺帅旗、上山采灵芝、狮子上楼台、狮子过三山。谢中元表示,醒狮采青黏融于岭南民众生活,是基于民众吉庆需求、积淀了戏剧性传统的民俗表演,形成相对稳定的传统仪式和表演程式,凝聚岭南民众的集体认同和情感经验,也对民众的审美惯习、礼俗生活产生形塑和规约作用。

  醒狮有真“功夫”

  20世纪90年代,由李连杰主演的经典港片“黄飞鸿系列”风靡亚洲,其中一部《狮王争霸》最为精彩,除了“佛山无影脚”所向披靡,场面宏大、气势凌人的舞狮争霸场面更是让人震撼。电影中李连杰的舞狮就是南狮,也就是醒狮。现实中的醒狮是否也如电影里边一样,高去高来、功夫卓绝?

  “现实中的醒狮有真‘功夫’。”谢中元对此非常确定。据他介绍,宋、金时期,彰显武技的狮舞随移民南迁,产生了南北狮之分。明代,岭南狮舞承袭武技元素,逐渐与南拳糅合。清后禁教抑武,岭南习武者进一步融南拳于舞狮身法之中,以“寓武于舞”方式延续尚武传统,促成狮武合一。广东地区曾有“五拳十三家”,尚武之人常以狮王争霸、生菜会等名义展演狮艺,借机较量功夫技艺,凝聚志同道合者。“岭南武术重镇佛山历史上滋育了洪拳、蔡李佛拳、咏春拳等拳种,武馆林立,多设狮会,如鸿胜馆即社字派武馆,设狮会如螺涌社、效贤社、远联社、乐林社、智信社等。”他说。

  在舞狮过程中,狮头狮尾默契配合,展示跳跃、扑闪、卧立、翻滚、戏耍等动作,采用岭南武术中的四平马、子午马、丁字马、座盘马、吊蹄马等,常用马步、弓步、探步、跳步、麒麟步等步型步法。舞狮头者演绎狮子的形神情态,要靠手臂的瞬间发力和精细控制;狮尾托举狮头,离不开稳实的马步;表演时腰须保持固定高度。因此,谢中元告诉记者,腰、马(腿)、桥(臂)的协调至关重要,通过扎马习拳训练力量、速度、灵敏和耐力就成为必修功,唯此才能通过高起高落、刚劲生猛的动作,演绎细腻的“狮之百态”。

■市民拍摄巨型醒狮狮头    本报记者 李永杰/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梁润桦)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