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牛辞岁,瑞虎迎春。春节将至,岭南大地年味越来越浓。人们通常认为广东有广府、客家和潮汕三大民系,其语言文化与民风民俗各具特色,尤其是在春节习俗上,三大民系散发着同样浓烈但很不一样的年味。本期春节特别策划邀请了三大民系的三位专家学者,请他们讲述自己记忆中的浓浓年味。
■广州市民逛花街 本报记者 李永杰/摄
广府年 行花街
◇曾应枫
广州四季如春,素有“花城”美誉。在广州,过年最热闹的地方就是遍布老城区的几大迎春花市。每逢农历腊月二十八至除夕夜,人们纷纷前往荔湾路花市、滨江西花市、天河花市、番禺花市等处赏花买花。十里花街人如潮,万朵鲜花喜迎春。花市设在热闹的大街上,故称“花街”,正所谓“没行花街就等于没过年”。2021年,广州“春节(行花街)”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行花街民俗早已成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群体共享文化。
广州人爱花、养花、赏花的情趣由来已久。唐代名相张九龄的“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描写的便是广州古芝兰湖(今流花湖到西华路西段一带)卖花的情景。后来广州便有了花渡头”,从芳村等地坐渡船到广州卖花的景象越来越兴盛,最终从“花街”演变成了“花市”。明清以降,“广州花市”成为闻名的“广东四市”(另有罗浮山药市、东莞香市、廉州珠市)之首,影响甚广。到了清同治年间,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规模形成,广州花市由各城门周边扩展至城内,并由单一的素馨、茉莉花等向多样化发展。辛亥革命后,老城拆除,花市扩展至广州城内的闹市一带,花街更加繁华。花市成为市民过年时最热闹的去处,尤其是年宵花市上,除了能见到摆花卖花的情景外,还能在琳琅满目的宵品、工艺品之间逛逛。
新中国成立后,年宵花市从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起,一连三天,直到除夕夜跨过大年初一的凌晨,花市才圆满落幕。20世纪80年代后,广州市分别在各区增设花市,中心花市仍保留在有着百年传统的闹市中心西湖路、教育路一带。那几天,交通封闭,搭上棚架,大街就成了花街。过年行花街,成了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民众约定俗成的年俗。
除夕夜的花街最为热闹。一家人吃过团年饭,在热闹的花街上欣赏着路边一盆盆金桔、桃花及各式时花,若是价钱合心意就与花农讨价还价一番,然后买下带回家。买盆寓意大吉大利的金桔摆在家,是广州人过年必做的事情。生意人喜欢选购一盆大朱砂桔,普通家庭摆的多是四季桔,观赏后还可吃。水仙花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以前多数人家在年前半个月就开始浸水仙头了。浸水仙头有诸多讲究,最好让花在春节那几天盛开,以便应节,给全屋添一股淡雅之香,带一团祥和之气。
“年三十晚行花街”不但成为口头禅,而且也是我家的传统。记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年三十晚,双亲带着我们兄妹几个到广州市中心的西湖路逛花街。我们一家人各挑各的,看到喜欢的就买下。回家路上,我扛着一株吊钟花,哥哥扛着一株桃花,弟弟和妈妈分别捧着菊花、剑兰、芍药、鸡冠花等时花。到家后,大家把各色时花、盆花一一布置在厅堂,父亲将十几天前亲手浸的水仙隆重捧出场,整个家花团锦簇,喜气洋洋。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全家行花街的热闹和温馨仍然定格在我脑海里,我也将这个年俗传承给了儿孙。每到年三十,吃完团年饭,我就带着小辈们一起热热闹闹地行花街。
这两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不再统一设置花市,但广州人爱花、赏花、买花的热情不减,花农便把花摆到各个居民点的大街小巷上,人们行花街更为方便。今年还不到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已经都摆上了喜气洋洋的大金桔以及各色鲜艳时花。在鲜花簇拥中,花城即将迎来更加美好的一年。
(作者系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一级作家)
潮州的『年味』
◇陈雍
潮州过年,在祭拜中开始,也在祭拜中结束。
有人说,潮州的年味是美食的味道,是那大鼎中连绵不绝的卤鹅香,是那粿架上艳丽馋人的红桃粿;也有人说,潮州的年味是冬去春来的味道,是那桌几上清幽的水仙花,是那庭院中火红的炮仗花;还有人说,潮州年味是故土亲情的味道,是奶奶、妈妈忙碌的身影,是厝边邻舍亲切的问候。
要我说呀,潮州的年味是“拜拜”的味道——那种混合着美食香气和焚烧纸钱香烛烟气的特别味道。
腊月二十四是“神上天”的日子,传说中下界诸神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述职,报告一年来下界人间善恶诸事。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会祭拜灶神。在潮州地区,这位灶神叫“申面公”。除灶神外,其他诸神也要一一祭拜,以答谢诸神一年来的保佑和庇护。
拜完天上神明,主妇们又开始烹制各式供品,为祭祖做准备。祭祖一般分两次,一次在除夕下午,大荤;一次在初一上午,全素。乡村的祠堂依旧保持全族祭祀的习俗,各房子孙带着做好的饭菜把祠堂的八仙桌摆满,然后给祖先泡上一壶热气腾腾的工夫茶,斟上美酒,点上香烛,虔诚祈祷。此刻的祠堂人头攒动,檀香缥缈,饭香茶香酒香与族人相聚的热闹交织,喧嚣热闹喜气洋洋,在这里你可以读懂潮州人心中的信仰。
进入正月,就进入“拜拜”的高潮,俗称“闹热”,即“热闹”,也叫“劳热”。在潮州,“闹热”特指城镇乡村一年一度的游神赛会活动,也称“营老爷”。“营老爷”的“营”,不是迎请”的意思,而是指“回绕”,强调在祭祀过程中,有神灵巡土安境的仪式。
“老爷”在潮州是指一个镇或村的守护神,潮州各地的老爷名目众多。其中有封建时代进入朝廷祀典的神明,如城隍、妈祖等;有佛道诸神,如南极大帝、玄天上帝、吕祖等;更多的是民间创设奉祀的杂神,如三山国王、安济圣王、双忠圣王、雨仙爷、水仙爷、龙尾爷、珍珠娘娘、福德老爷、玉封大帝、华光大帝、木坑圣王、仙师公等。
潮州人的“拜拜”看似迷信,其实是潮州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于宇宙本源及其秩序的思考。潮州地区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潮州先民在这片热土上靠天吃饭,倚海生活。他们需要努力调和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掌握与环境最协调的生产技术,选择与环境最和谐的生活方式,并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传统。于是,“开荒”和“讨海”成为潮州先民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对潮州先民而言,“海”既是“绝境”,也是“生路”,这里有种敬畏自然和与天争命的意味。在这种危险性与偶然性并存的挑战中,各路神明包括祖先是潮州先民心中最好的港湾与慰藉。
在甲骨文中,“年”是会意兼形声字,上部是一束穗子向下垂的禾的象形,下部是一个弯着腰、臂向下伸的人的象形,二者合起来像人负禾之形,表示丰收、收获的意思。所以年终祭拜时大办祭品,除保留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感恩,也表达着岁末年终人们对自己辛勤劳作一年的回馈。
潮州过年时的“拜拜”尤其如此,祭品极其丰盛。祭拜时,特别是“营老爷”时,各家各户将祭品摆在神社前,供大家品头论足,甚至组织比赛,如“赛大猪”“赛大鹅”。这既是各家各户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展示,实际上也倡导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劳作精神。
散布各地的潮州游子,都会在过年时节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从正月初六开始,游子们带上家里祭祀用的大桔、甜粿和卤鹅,再次踏上外出打拼的旅途。这些饱含神明美好祝愿和家人满满牵挂的年货,会被游子们带到他乡异国,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敬天敬地敬祖先
◇肖文评
■梅州客家迎公王习俗 本报记者 李永杰/摄
客家地区的传统春节习俗,兼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的特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天地神明和祖先,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化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客家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在春节等节庆活动中均有所体现。
尊祖敬宗
客家人聚族而居,宗族意识强,春节期间对先祖特别敬重。俗谓“不拜祖公,不准过年”。
年二十八、二十九,各姓祠堂、家门口都挂上堂号灯笼,贴上堂联,特别有讲究。如谢姓发源于陈留郡,则挂“陈留堂”,两边堂联“陈留世德,东晋家声”。前者指郡望陈留;后者则言谢安、谢石、谢玄等人在东晋朝的卓著战功与业绩。如王姓发源于太原郡,则挂“太原堂”;邓姓发源于南阳郡,故挂“南阳堂”;陈姓发源于颍川郡,故挂“颍川堂”。这些灯笼表现出浓厚的姓氏文化色彩,反映了强烈的中原传统文化认同,体现了客家人源自中原的血脉深情。
客家人尊祖敬宗,大年三十要举行最隆重的祭祖仪式。祭祖时间一到,家家户户挑着三牲、斋果、酒、菜等,来到祖祠。祭祖仪式多由族长主持,还有司礼等执事人员。祭礼举行之前,族众依长幼尊卑次序排列在厅堂。祭祖仪式庄重,整套仪式的一招一式,皆由礼生朗声唱礼进行,气氛庄严、肃穆。行礼之后,放鞭炮,有的放铳。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缭绕不断,炮竹声不绝于耳。族人相聚于宗祠,饮水思源,缅怀祖先业绩,颂扬祖先恩德。祭祖结束后,才能回家吃年饭。
敬畏自然
客家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对于生存所依赖的山林、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特别敬畏。客家人对土地的崇拜,已从自然崇拜转化为对保护神的崇拜,称土地神为“公王”“社官”“土地伯公”等,形成了众多特别的节庆习俗。
俗谓“一方神仙管一方水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客家地区,敬神是大事儿,只要有大事儿都得敬神,特别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早上。大年三十祭祖之前,家家户户要先到村庄四周的公王庙、伯公庙等,祭天神、地神等神明,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健康长寿。然后才能祭祖先,体现了对天、地自然的敬畏。
而在梅县区水车镇小桑村,春节期间最隆重、最热闹的活动莫过于“等公王”活动。当地素有“小桑公王保家乡”的传说,从而形成“等公王”习俗。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六,村民抬着村中的守护神“明主公王”,前有十多面彩旗,锣鼓、零刀、大斧、画戟等十八般武艺,“回避”“肃静”牌等,后有“龙船”等,一行数十人,浩浩荡荡,巡视全村何、卜、黄、林、赖、刘、罗等13姓40多个自然小村。一路唱“公王歌”:“公王老爷游四方,方方吉利,处处安康。”所到之处,村民聚集,举行隆重的敬拜仪式。“打起锣鼓阵喧喧,主人出来拜公王。左手烧香添福寿,右手烧香保平安。读书郎子烧哩(即‘烧了’之意)香,名标金榜状元郎;耕田郎子烧哩香,禾大麦熟谷满仓;生理郎子烧哩香,本钱虽少利钱长;男女老少烧哩香,四时八节永安康。”村民希望通过“等公王”活动,缓和争山、争田、争水等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美好生活。
崇尚正义
客家人崇尚正义,崇拜英雄。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大靖村的村民要举行隆重的“迎白马”活动,以纪念抗元英雄马发。
正月初四那天,以大靖村圣王宫为起点,100多人组成的“迎马”队伍蔚为壮观:大锣鸣锣开道,“金山福主通天圣王”马发牌匾和高灯紧随其后,几十面绣有“马”字的彩旗为队伍增色不少。俊秀的纸扎“白马”在“前呼后拥”中前行,后面锣鼓队、百折凉伞、宝莲灯、“圣王爷”香炉、侍卫等依次按序而排。队伍中央,四个由10多岁男孩装扮的“侍卫”身穿红衣,腰佩宝剑,手抱木盒,威风凛凛。
迎马队伍尚在数里之外,村民便手执香烛跪地恭迎。白马神进村后,“马头”主持村民行三拜九叩,祈求白马神为村民驱邪纳福,保佑村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相传迎马活动是为了纪念抗元英雄马发将军。马发是宋朝末年潮州府守将。当时元朝大兵南下压境,他组织群众,同仇敌忾,誓死保卫潮州金山顶。终因寡不敌众,粮尽援绝,遂携全家殉国。大靖村民建庙纪念马发,竣工之时举行庆典,刚好是农历正月初四。那一年全村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后来便形成“迎白马”纪念马发的习俗。
客家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性特色。一方面继承了中原文化传统,敬祖敬宗,崇尚正义;另一方面又接受了土著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把公王等土地神作为守护神,保存了大量原生态民俗传统的信息,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
(作者系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
■河源客家围龙屋——何新屋 本报记者 李永杰/摄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