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作品与史论于一体的『精编本』《中国古代文学史》

2022-05-25 来源:人文岭南第123期

  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是什么时候面世的?对于这个问题,学界众说纷纭。不过,大家达成的一个共识在于:中国文学史的编写是由外国人开始的。根据现有文献,最早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是俄国人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瓦西里耶夫于1880年出版《中国文学史纲要》,此后日本学者末松谦澄于1882年出版《支那古文学略史》,古城贞吉于1897年出版《支那文学史》(《中国五千年文学史》),笹川种郎于1898年出版《支那历朝文学史》(《历朝文学史》),英国人翟理斯于1901年、德国人顾路柏于1902年先后出版同名的《中国文学史》。

  中国人自己所著的中国文学史,始于林传甲于光绪三十年(1904)在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担任国文教员时所编讲义,后正式出版为《中国文学史》。黄人于1904—1907年担任东吴大学首任中国文学教习时,也编撰了《中国文学史》。此后中国文学史著作层出不穷,可谓汗牛充栋。从窦警凡著《历朝文学史》、曾毅著《中国文学史》、谢无量著《中国大文学史》、胡适著《白话文学史》、郑振铎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到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再到新近出版的各类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分体文学史、断代文学史、性别文学史,其数量已逾千种,蔚为大观。

  中国文学史百余年来的教材编写历程是一部学科发展史,也是一部值得不断反思的专业教育史与学术史。特别是21世纪以来,“重写文学史”“回归文学本位”“还原历史现场”等口号的提出,更是对中国文学史的反思与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中国文学史的编撰实践,尤其是从国人的中国文学史编撰历程来看,中国文学史著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是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中国人自编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就是用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专业教学的讲义,黄人的《中国文学史》也是作者于东吴大学任教期间编撰的。此后出现的各种《中国文学史》,大多是高校教师组织、参与编撰的,作为高校中国文学史学科教学的教材。可以说,中国文学史的编撰、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发展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既然《中国文学史》至今已有千余种,那么为什么还要编撰“精编本”《中国古代文学史》呢?在高校教学工作中,本科和专科院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和非中文学科,对于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存在着不同的需求。中国古代文学跨越的时代漫长,包含诗、词、骈文、散文、戏曲、小说等诸种文体,涉及的作家、作品非常多,现有的千余种《中国文学史》对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发展、建设,以及高校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此类中国文学史往往因为内容丰富而篇幅很长,致使授课教师在实际讲授中面临一定困难,难以把握重点,难以把中国文学史中最精华的部分,最重要的作家、作品,最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活动传授给学生。

  有鉴于此,由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牵头,历时七年编纂完成的“精编本”《中国古代文学史》于2021年12月正式出版,以适应高校中国文学史多元化教学的需要。

  总的看来,这部教材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作品为中心,注重作品分析。文学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构成,四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作品是最根本的要素。中国文学史的长河由无数作品汇聚而成,那些最美丽的浪花应该是最伟大的经典作品。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史书写的主要对象就是文学作品,其他诸多文学史话题,都必须也只能以作品为中心。离开了作品,文学史只是一具空壳。因此,这部教材在编撰过程中就注重突出以作品为中心,注重作品分析,尤其是参照焦循、王国维、胡适等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看法,对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一代文学”之代表作品加以重点介绍、分析。作品分析的内容占据这部教材约3/5的篇幅,以此为主体来展开中国古代文学的长卷。对时代背景、历史事件与社会思潮的详细介绍,是为了展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发展规律,以更好地帮助解读文学作品。

  二是融合作品与史论,力求较为全面地展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面貌。这部教材以作品为中心,但并不是一部零散的作品选,而是融合作品与史论,使之相得益彰。教材在每章设置“概说”一节,主要谈文学史论,其余内容则集中分析作品。但同时,这部教材又并非文学史与作品选的简单嫁接,而是试图融合作品与史论,力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教材在每章的“概说”中梳理文学史的发展长河时,以作品为浪花,为其定位,展现后浪推前浪的轨迹与关系。其余章节在分析作品时则与“概说”相呼应,既能避免史论流于空泛,又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史叙逻辑中不致于牺牲作品呈现的历史原貌,在逻辑归纳与“还原历史”之间取得最大的平衡,力图较为客观、全面地展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面貌。

  三是在编撰体例上做了一些改革,以针对当前“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学的难题,适应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的需要。“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与主干课,也是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选修课,担负着向学生传授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和审美情操的重任。但在近年来数次教学改革中,部分高校大幅缩减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课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甚至被取消。因此,这部教材在传统的文学史编写体例基础上,针对教学中的上述现象,以时代为经、以文体为纬、以经典作品为坐标系的节点、以文学史概说和作品分析为主体,将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集于一体。这让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类别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学重点,灵活处理,而且在有限的课时内兼顾文学史与作品选教学。

  四是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与以往鸿篇巨制的中国文学史著作相比,这部教材突出了诗歌、散文、词曲、小说等各种文体、各个时代的经典作家、作品,是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文学史。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篇幅精简,整部教材约60万字,只有以往中国文学史教材的1/3或1/2;二是突出重点,突出经典作家、作品,而不求面面俱到。之所以如此,也是考虑到部分高校在本科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学史课程讲授课时不足的情况,以适应现阶段高校本科、专科多元化教学的需求。

  总之,这部“精编本”《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编撰针对目前高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较好地适应了高校教学工作的需要,可以为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梁润桦)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