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从而产生了城市新移民群体。这些新移民进入移居城市,不仅要面对经济压力,更面临着文化适应和心理认同的深度融合。其中,心理认同是新移民融入城市的重要环节,也是其安居乐业,获得归属感、幸福感以及自我同一性的前提保障。
城市新移民心理认同的基本内涵
城市新移民心理认同建立在新移民与城市互动的基础上,是通过“我在哪”回答“我是谁”的社会性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城市新移民心理认同视为新移民与特定城市的一种情感联结,这种特殊的情感联结根源于新移民与城市的关系,是一个拥有不同强度层次、不断递进动态变化的心理过程。
首先,城市新移民的心理认同表现为态度上的认可和肯定。新移民对城市的态度一般基于城市的发展状况,是其在日常生活中对城市的总体感受及主观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城市发展现状的认可,反映了城市客观实在与新移民主观需求的吻合程度;二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潜力的肯定,对城市充满信心和希望。
其次,城市新移民的心理认同表现为行为上的自觉与积极。一方面,新移民会自觉遵守城市的各项规章制度,使自身的行为符合城市的规范;另一方面,新移民自觉积极参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加强与本地居民的互动与交流,改进移居城市的状况,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城市新移民的心理认同体现为心灵上的归属感。归属感是城市新移民心理认同的最高表现,是把自己完全归入本城市或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身份的确认,也包括对城市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对新移民和城市都有重要的意义。对新移民而言,归属于城市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其拥有居民身份,更重要的是能够带来更多的社会支持,包括城市及本地居民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同时,居民的心灵归属感是城市凝聚力的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态度认可是新移民心理认同的初级阶段,与新移民的行为及归属感之间高度正相关。城市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新移民对其的态度,其中持有认可与肯定态度的新移民会积极参与城市的活动,在社会参与及集体活动中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最终成为促进城市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城市新移民心理认同的影响因素
城市新移民的心理认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建立的,具有可塑性,迁入城市的政策制度、城市形象以及社会交往状况等都会对城市新移民的心理认同造成影响。
首先,政策制度对城市新移民的心理认同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户籍制度。城市新移民长时间生活在现居住地,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逐渐与当地人趋同。但是,由于户籍上的差异,他们认知的身份却依然是外来人口。当城市新移民的身份被户籍制度所严格限定时,其心理上的认同动机则会受到削弱。同时,由户籍制度衍生的其他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如教育制度、保障制度、医疗制度等形成了城市新移民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性障碍,使得一部分城市新移民心理上的认同“效能感”降低,从而选择主动隔离和不融入,对其现居住地抱有一种“旁观者”的心态。
其次,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内具有整合作用,能够激发城市新移民的责任心和自豪感,鼓励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增强城市内部的凝聚力。城市形象是指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城市形象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城市经济、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归根结底是一种心理上的形象感知和评价,发展、开放、包容的城市形象对移民更具有吸引力,同时也可以增强移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构成心理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的历史经验及其经常活动的地域范围。所谓的历史经验就是人们共同的活动经历,包括相互交往的经历。在城市中,如果本地居民对城市新移民抱有消极的刻板印象,城市新移民也对本地居民怀有较强的疏离感,两个群体则有可能逐渐形成封闭的社会交往群体,使得城市新移民逐渐被排斥在本地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之外,影响城市新移民的心理认同。
提高城市新移民心理认同水平
实现城市的稳步发展,提高城市新移民的心理认同水平,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移民政策,优化城市形象,发挥社区的组织作用。
第一,完善移民政策,筑牢新移民心理认同的制度基础。良好政策的实施与制度的建立,能极大地提升新移民的“安全感”,为新移民的心理认同筑牢制度基础。因此,政府部门应不断完善移民政策,例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城市新移民放宽户籍获得政策,以公平、公正的态度为其营造良好的体验感受。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城市的社会服务体系,为移民政策的落实提供便利的同时维护新移民的合法权益,从而消除“本地人”与“外地人”虽处于同一个城市空间,却在心理层面相互隔离的现象。
第二,优化城市形象,营造新移民心理认同的良好环境。城市形象是“观察者与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树立发展、包容的城市形象有利于为新移民的心理认同营造良好的环境。首先,发展是城市形象中的核心因素。澳大利亚学者德波拉·史蒂文森认为,打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最终目标就是将某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加以区分,使之成为一个独具特色、颇具吸引力的生活、观光和工作的地方。移民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是吸引移民最有利的因素之一。其次,包容体现了城市接纳多样化的气度。因此,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更应树立平等、包容的城市形象,促进本地居民和城市新移民不同群体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帮助他们消解心理矛盾和偏见,增进彼此的相互信任和尊重,使城市社会形成有机整体,增强发展合力。
第三,发挥社区功能,构建新移民心理认同的社会保障。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构建心理认同的重要场所。它使得新移民对所居住城市的认同不仅仅停留在该地区可能带给个体的经济利益,更能使其认可所居住地区给其带来的心理归属和情感价值,从而促进其进一步参与当地的社会建设。社区需要发挥其组织功能,承担起构建心理认同的职责。一是引入社会组织并发挥其专业功能,如心理咨询机构、社会工作机构等专业社会组织,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使城市新移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环境所带来的问题。二是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预防或解决移民适应过程中遇到的生活困难。三是社区需要做好社区居民的调研工作,鼓励城市新移民参与社区的建设决策,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度,从而提高其心理认同水平。
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和新型劳动力,城市新移民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心理认同是城市新移民群体普遍具有的、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对社会稳定的协调和有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密切关注城市新移民的心理认同状况,为我国城市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筑牢社会基础。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