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以信息技术和数据作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加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关键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成为未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打赢科技持久战的关键性纲领。数字经济将成为“十四五”时期乃至中长期我国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建议》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并将如何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融合到了工业制造、乡村振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表述中。“十四五”时期是广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将在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动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议》为广州产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让广州数字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
数字经济发展成效凸显
持续推进制度创新。2020年4月,广州出台《广州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关键核心应用科技攻关,形成数字产业集聚发展“一核多点”的协同发展格局,推进新型数字基础建设和高效共享,加速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新生态,持续扎实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加速将广州打造成粤港澳数字要素流通试验田、全国数字核心技术策源地、全球数字产业变革新标杆。
数字经济发展强劲。2020年,广州数字经济发展依旧保持强劲态势。2020年1—9月,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3595亿元,同比增长12.0%。粤芯12英寸晶圆芯片制造项目、乐金光电8.5代OLED项目等一批项目落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接入二级节点24个,居全国首位,占到32.4%;标识注册量24.9亿个,占全国36.8%。规模以上企业“上云上平台”比例达40%。区块链技术发展加快,创建国家首个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以琶洲为核心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以人工智能激发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示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
新业态新模式壮大。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家居、汽车、服装等领域积极探索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成功创建全国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成为首批国家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荣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首批全球“定制之都”案例城市。
新基建基础加固。广州在全国率先发布数字“新基建”政策,出台《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瞄准数字新基建进行突围,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6月,广州共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236个(不含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高达3690.9亿元。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已建设3.6万个5G基站(全省第一),建成公用、专用充电桩26615个,全市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基本形成。以5G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全国领先。
推动广州产业新发展
现代化经济体系突出强调经济增长的更高效益、更高质量和更好均衡,数字经济在助力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大有可为。“十四五”时期,广州要积极紧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大好机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数字化融合,推动新型数字消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是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建议》提出,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从短期看,这可以发挥投资对产业的拉动作用,缓解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从长期看,将有效促进广州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因此,广州应积极布局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
二是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改变传统制造业的研发与生产流程,打造数字化供应链,提高生产流通与服务效率,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活力,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步伐。广州将聚焦“服装、化妆品、皮具、珠宝、食品饮料”五大传统特色行业,搭建数字化转型平台,探索产业内要素替代、资源置换等模式,建立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样板。
三是以数字经济促进产业创新。创新是数字经济的本质属性,数字经济是建立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新技术体系之上的,这些技术都是科技创新的产物,是推动“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广州要加大数字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势必要更加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关键核心应用技术集中攻关,加大研发投入和攻关力度,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以数字经济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数字化融合。数字经济时代,新的数字技术的应用将通过人、设备、产品、服务等要素和资源的相互识别、实时联通,实现人和机器的解耦,实现生产过程自检测、自诊断、自决策的数据智能化,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紧密结合,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数字化融合。广州应积极落实《建议》,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加大服务型制造业的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五是以数字经济激发新型数字消费。《建议》提出,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广州应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消费领域新变革,促进新型数字消费。积极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推进文化、科技与民众消费需求的紧密融合,创新文化产品供给。完善电商定制、电商直播等新型消费体系,推动新型消费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所)
■2020年12月25日,广州琶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获广东省政府批准。图为2021年2月6日,广州琶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不少高楼正在施工。
李永杰/摄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