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文化供给的优化路径

2022-07-27 来源:人文岭南第125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供给与需求是相辅相成的,以有效供给促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富足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与城镇居民相比,乡村居民获得的文化供给内容还不够丰富、形式也不够多样,如何更好更精准地满足广大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要课题。在共同富裕思想和目标指引下不断推进乡村文化供给改革、缩小乡村文化供给的地区和群体差距,既是提高乡村文化供给实效性的必由之路,也将为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互促性发展提供持久动能。

  提高供给精准性

  树立订单式供给的导向。应当倡导按需定供,推动菜单式供给向订单式供给转变。按需定供并不是不加分辨地一味迎合,而是要凸显文化供给的价值引领功能,培育新时代理性乡民。要从着重满足常住人口的公共文化需求出发,建立需求获取—研判—决策—响应的闭环链条。文化需求信息的精准获取具有基础性作用,要定期开展文化需求和供给现状的深入摸底调研,借助互联网技术扩展文化需求表达机会和渠道。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深入研判、科学决策、有效响应,并赋予乡民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话语权和选择权,确保供需相适相宜。通过提高文化供给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进一步激发和释放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意愿,循环往复,持续提升乡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修养。

  树立多主体供给的导向。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提高供给能力,形成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设施、文化空间等于一体的多形式供给态势。政府应做好角色转变,由供给为主转向引导为主。明确社会和市场各主体的角色和定位,强化对政府的补位功能。出台配套法规,促进乡村公共文化领域向市场和社会有序开放,使市场和社会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调动文化类企业、社会组织、公益机构投身乡村文化供给的积极性。明晰主体间的互动机理,创新互动模式,以多层次、广覆盖的供给满足乡民的文化需求。

  树立自主性供给的导向。通过提供专业培训、下拨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自主供给能力,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成立或重组公共文化组织,鼓励和支持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善用当地文化资源,创作既贴近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又富有时代感的内生性文化作品,打造原创性、民族性文化品牌。通过倡导文明新风,引导乡民革新文化消费结构,培养高雅文化鉴赏力,提高对高端文化供给的接受力。

  确保供给协调性

  坚持优化统筹供给的原则。要充分认识供需之间的互动性,因地制宜,因地施策,确保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体现地区间、区域间的均衡性,实现均等化供给。作为农村公共文化的主要供给方,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推进不同地区公共文化资源的均衡配置。具体而言,在整合和分配文化资源时,要考虑到地域特性,着眼于各地的公共文化供给现状、人口分布、地理位置等具体实际进行总体规划。采取差异化供给策略,科学安排并合理调节不同地区的文化供给,适当照顾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瘠、文化供给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将财政投入、人员配备向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山区村庄适度倾斜,以精准供给激发潜在文化需求、引导文化消费自主性。

  坚持细化援助供给的原则。城乡二元结构和城镇化建设导致了城乡文化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城镇文化资源过剩与乡村文化资源匮乏间的反差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健全城镇对乡村的文化援助机制,通过结对帮扶等形式推动城镇的富余文化资源有序向乡村流动,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一方面,实现文化资源的转移,可开展诸如送演出、送图书下乡等帮扶活动,让乡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一样的文化服务和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完成文化资源的共享,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乡村与城镇共享文化成果的各类线上线下平台,如网上展厅、电子图书馆、实时直播等,扩大城乡文化资源共享的覆盖面,提高乡民获取文化供给的便捷性。

  坚持深化反向供给的原则。农村地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革命文化的诞生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孕育地,形成的优秀本土文化和区域文化,具有极大的传播和推广价值。可采用“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的策略,向城镇居民进行文化反向供给。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精心培育龙头乡村文化企业,大力发展以高端文化制造业为支撑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形成有辨识度和竞争力的系列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向城镇居民输送,促进乡村文化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深化文旅结合的内涵与外延,以传统村落、革命遗迹、乡村新貌等为依托,开发新型旅游项目,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讲好地方特色文化故事,推动区域文化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进行外向性拓展。

  坚持供给开放性

  构建整体联动机制。乡村文化供给是一项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整体性和协同性是这一系统的重要特征。要厘清治理思路,对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予以整体性回应。既要有全局思维,从整体上把握,又要明确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强化协同,促进联动。横向上,协调正式的组织管理关系与平行部门的利益相关者关系。要强化各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推进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要兼顾文化产品、文化设施、文化服务等不同供给内容的全盘筹划,优化乡村文化供给体系。纵向上,整合宏观、中观、微观以及不同层级构成的利益相关者关系。要科学认识建设与管理的关系,以建促管、以管强建,形成建管结合的良性互动,确保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的长效性和高效性。

  构建监督考核机制。重视监督和考核,充分利用监督和考核在推进乡村文化供给有效实现中的倒逼效应,以硬性的考核评价形塑需求导向的治理理念。解决好谁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等关键问题,以有效监督促进供给质量的持续提升,以财政、人力、物质等各类资源的精准投入推动收益最大化。避免监管“行政化”,推动乡民监督和第三方监督常态化,使乡村文化供给中产生的问题能及时通过监督发现并妥善解决。设计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延伸考核链条,健全考核指标,抓实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由侧重对投入和建设情况的考核向注重对运行效果、乡民满意度的评估转变。抓好考核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及时调整、巩固供给策略,不断提高供给实效性。

  构建动态调整机制。乡村文化供给系统具有开放性,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随着乡村居民物质生活不断富有,他们的文化需求也将不断升级和变化,同时,精神富裕的界定标准也会不断提高和变动,这就要求文化供给能力和水平要与时俱进。因此,文化供给不能重短期效应轻长远考虑,应展现递进式的连贯性,加强调配和布局,不断健全供给制度、调整供给结构、完善供给机制。以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为例,落后的文化设施会降低供给的可持续性和可接受性,要持续推进文化设施的升级改造,提升文化供给体系对乡民需求的适配性。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梁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