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民族统一和保持国家稳定的基础。因此,对于多民族共存的当代中国而言,对国家以及中华民族认同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客家是一个具有鲜明族群特征的汉族支系,不仅聚居于赣闽粤边区的客家大本营,还播迁于国内诸多省市区,以及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被认为是中原移民与当地土著相结合的结果,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同时又以其独特的族群特征为世人所瞩目。自清代以来,聚居于闽粤赣交界区的客家人在与原住民的接触中渐渐发展出显著的族群意识。在宣扬族群认同的同时,他们又十分强调其中国性,认为自己是中原南迁的汉人后裔,保持着明确的中华民族认同,形成族群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的高度统一。
与民族国家认同同步的族群身份建构
在客家籍知识精英的倡导下,客家人以追溯源流为旨归,以整理乡邦历史与文化为路径,开启了一条绵延不绝而又日新月异的认同之路。他们表示自己是中原南迁的汉人后裔,保持了纯正的汉人文化与传统,以此区别于周边族群。至此,客家人的历史撰述也慢慢从抵御外部刺激,演变为抒写自己的历史过程。随着对自我的发现,客家人的族群认同也慢慢得以强化。而“客家族群主义”在现代中国早期的兴起并非独立于国家概念的社会现象,而是深受“国家的肇建”所影响,与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建构同步进行。这种以中华民族为前提的民族主义影响着学人们的思想与学术研究。如在客家研究的代表《客家源流考》中,罗香林就明确阐述了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支,强调对于客家的源流和组成的讨论要建立在对中华民族的构成及其有关的事件研究的基础上。在早期客家学者围绕客家源流及客家历史文化的书写中,一直有一个外在的参照系统。这个参照系统即是周边人群的历史文化建构。他们的各种论说,一方面表明自己与周边广府人群与潮汕人群等的不同,另一方面又从中华民族与周边人群的历史文化建构中“借入”了各种资源。这种建构方式一方面折射出客家族群文化建构的历史脉络,另一方面也彰显了族群文化建构与中华民族认同之间的辩证联系。
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客家文化以中原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古越、畲、瑶等南方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客家文化中既包含着独特的客家民居围屋、客家山歌、采茶戏等文化,更有大量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如祖宗崇拜、民间信仰、春节等。这些文化体现客家人的品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而且这些客家文化随着客家族群的繁衍与迁徙不断传承,成为客家族群强化族群与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工具。如客家方言是中国八大方言之一。客家先民自中原迁徙而来,加上其多居山区,与外界沟通较少,因此客家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语成分,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族群十分注重对自己语言的保护,从小就受到“宁卖祖宗田,毋忘祖宗言”的训导。发展到当代,客家族群更是借助于报刊、网络、微信等多种类型的现代传媒不断传承与传播客家文化。而这种对文化的坚守与认同随着客家人的迁居而四处播散,成为全球性的族群与中华民族认同基因。虽然客家人开枝散叶,分布广远,但他们不管移民何处,都能致力于传承客家方言、习俗,以维系客家特色与族群凝聚力著称。海外客家人更是将族群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达成一致。虽然他们远隔重洋,在海外繁衍生息二三百年,但是他们依然有很强的寻根意识。
社会网络的不断发展
客家人的社会网络是保持和增进客家族群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基本途径。罗香林认为,客家族群最重视宗族文化与盛行祖先崇拜。晚清以后,客家族群的这种宗族观念进一步强化,甚至超越了血缘。这些晚清客家民间组织不仅出现了不少具有鲜明政治性的革命会党,而且涌现了比宗族组织范围更广的地缘组织,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会馆。这些客家会馆由侨寓外乡特别是侨居海外的客家人所建,是客家人聚集与交流的重要场所。之后围绕着血缘、地缘、神缘、业缘等基本元素,客家人不断组织宗亲会、同乡会、同业行会等基本社会网络。如香港崇正总会自创立起就以联络海内外客属人士,考证客家源流,交换知识,振兴工商事业,兴学育才,使海内外客家人联成一贯系统,共谋公益,以天下为己任,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为根本宗旨,并努力践行。而后期兴起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更是成为联结海内外客家的盛会。大量客家社会网络团体的建立,不仅增进了各地客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成为海内外客家族群增进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客家族群就其所发展起来的诸多独特性来看,不仅迥异于汉民族的北方方言群,而且也有别于生活在其周围的赣方言群、闽方言群和粤方言群。而就其所表现出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亲缘性来看,其又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自清代以来,客家族群通过与国家及中华民族建构同步性的族群形象,对客家文化的自觉传承以及不断发展的社会交流网络等路径,不断铸牢客家族群和中华民族认同。因此,对客家族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展开研究,可以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家族群经验研究”(21XMZ08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