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乡村战略支持下,新媒体成为促进乡村地区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1.6%,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其中,农村网民达到2.97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城乡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缩小,数字乡村建设卓有成效。新媒体一端依托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另一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联结千家万户,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方式,带动信息、人口、资源、技术的流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乡村的产业模式、社会结构、文化内涵乃至空间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近两年,旅游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饱受冲击,乡村旅游是为数不多复苏较快、表现亮眼的领域。2021年10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2021年国庆旅游市场数据报告》显示,国庆期间,“三小时”旅游圈是假期主要活动范围,临近城市郊区的乡村成为出游首选。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新媒体的支持。例如,越来越多的本地精英和返乡青年熟练使用新媒体,浙江莫干山、广西阳朔等地的“网红乡村”层出不穷,在游客的积极参与下形成电子口碑。此外,还有许多基于网络完成的乡村建设众筹项目,旨在把对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感兴趣的消费者转化成共建人,再由他们带来客源,实现良性循环。同时,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倾向于自助出行,部分乡村地区因偏僻和封闭而缺乏客源的情况得到改善。新媒体逐步嵌入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改变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乡村旅游虽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但也给乡村社区带来了新的挑战。旅游行业具备流动性强、季节性强、所售商品无法储存等敏感性特征,乡村旅游地又往往面临基础设施欠完善、本地居民参与方式单一、旅游产品亟须升级等问题。因此,在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下,乡村旅游地脆弱的生态与社会环境极易遭到破坏。由此,韧性能力建设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1973年,加拿大生态学家霍林将“韧性”的概念从工程学和力学中移植到生态系统研究。此后,社会、管理、经济等学科的学者在此启发下,认识到现代社会风险的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复合性正是需要具有弹性和恢复力的治理系统作为回应。有韧性的生态—社会系统在面临风险冲击时不仅具有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而且能够在经受打击后变得更加强大、繁荣。因此,韧性能力建设就是要加强生态—社会系统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乡村旅游地重要的新基础设施,新媒体在韧性能力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拓展新的生计方式,优化乡村旅游地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韧性。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家庭收入水平,但旅游活动的季节性、对客源地的依赖性等问题给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新媒体依托农村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创造多种“旅游+”的生计方式,有效地抵御旅游经济的不稳定性与脆弱性。浙江德清莫干山地区是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典范,借助新媒体所具有的展示、互动功能,配合电商网络建设,扩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构建“人货场”新场景,推动“直播+电商”生态发展。在疫情期间,旅游者流动受到限制,但农村电商有效地将旅游者转换成农产品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旅游地承载能力有限,而农产品消费者数量庞大。乡村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提供的农产品通过新媒体进入大众视野,在常态下为旅游经济提供补充,在疫情期间则成为乡村旅游地的主要经济来源。经济韧性治理要求优化产业结构,新媒体带动的产业多样性使得乡村旅游地可依赖的资源更多,农民的就业渠道、生计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第二,搭建多样化的网络,提高参与度与认同度,实现社会韧性。乡村旅游所带来的人口与资源流动改变了原有的社区结构,返乡创业群体、生活方式型移民等不断从城市移居乡村,促进了文创艺术、生活美学等领域与乡村建设的结合,乡村旅游地转变成拥有多元主体、多重尺度流动的复合型社区。新村民的加入为传统乡村发展注入活力,也给社区治理带来新的挑战。新媒体作为便捷、高效、低廉的沟通工具,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居民的社会融合。四川成都蒲江县明月村因秀丽的乡村风光吸引了大批生活方式型移民迁入。熟练使用新媒体的新村民不仅将有关明月村乡村建设的进展以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向外推广,吸引旅游者,还积极组建各类主题的微信群,与旧村民保持着密切、及时的联系,通过线上虚拟社群与线下实体社群的不断互动,明月村内部的社会网络不断加强,并且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与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第三,创造丰富的展现手段,塑造多元的乡村文化,实现文化韧性。乡土文化是乡村居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系统。然而,在城市化的冲击下,乡村文化及固有的生活方式因空心化、边缘化和老龄化而面临衰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逐步得到优化配置和有效管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重新诠释,新媒体在此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贵州省利用数字经济优势,通过VR技术360度搜集了贵州农村风光风貌,将其完整、全面地保存在“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云端。各地游客通过手机就可以体验贵州乡村的风土人情,如同身临其境。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各民族多样的建筑风情展现无遗,村志族谱、民族服饰、自然生态等民俗文化应有尽有。新媒体创新了保护乡村文化的手段,为乡村生活的立体呈现提供了渠道,有助于提高乡村旅游地文化韧性。
第四,促进生态保护活动开展,建立宜居的乡村环境,实现生态韧性。丰富的生物、文化多样性是乡村旅游地吸引游客的核心资源,但也极易受到人为干扰。作为乡村旅游地生态保护主体的社区居民往往既缺乏保护意识,也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在新媒体的积极介入下,结合日常生活和具体案例的生态保护宣传工作有了新阵地,丰富多彩的生态保护活动有了新的开展方式。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逐步从观光旅游型目的地转变为科普教育的研学旅游地,丹霞山脚的瑶塘村也因此从简陋的农家乐发展成为融合科普教育、休闲度假、自然观光等多种元素的复合型旅游地。保护丹霞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丹霞山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在丹霞山管委会、外来移民与本地村民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下,丹霞山的生态保护活动精彩纷呈。例如,一年一度的野生植物辨认大赛,不但有众多瑶塘村居民参与,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植物爱好者加入。2020年,抖音直播平台为该活动提供直播、打卡等服务,将其进一步推向高潮。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韧性”首次出现在国家治理话语体系中。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韧性能力建设是乡村旅游地对抗风险冲击和慢性扰动、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新媒体作为赋能共享的手段,在促进乡村旅游地产业振兴、搭建多主体的社会网络、塑造生机勃勃的乡村文化、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本下乡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研究”(19BJY212)阶段性成果)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