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强调,“要用好网络平台,发挥融媒体优势,制作播出一批接地气、易传播、群众爱听爱看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为吸引年轻受众群体,适应快节奏、阅读习惯碎片化的时代需求特征,各媒体纷纷以短视频形式创作党史微纪录片。本文从叙事学研究角度出发,运用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尝试分析探讨党史微纪录片解说词的“间离性”写作及其产生的“间离效果”。
发挥“间离效果”功用
“间离效果”,即“陌生化效果”,是由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所倡导的一个概念。简言之,“间离效果”就是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为人熟知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布莱希特认为,“叙述体戏剧”的功能就是要通过“陌生化”或“间离效果”的创作,让观众具有主动性的立场,从而自觉地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的现实本质以及未来发展中的自己。而俄国形式主义美学批评理论的代表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则认为,艺术创造的本质性特征就是以扭曲、变形等手段来打破人们早已形成的、既定的审美习惯和习以为常的状态,让人们重新感受事物的生动性和丰富性。“间离效果”理论在党史微纪录片解说词写作中的运用,就是有意识地使用各种叙事手法和技巧,使观众与剧情以及解说词的内容产生一定的距离和间隔,从而让观众处于主动性的立场,对所看到的内容保有冷静的态度和批判的思维,调动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并引导观众进行自主理性的思考。
如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高度,撷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的重要事件,用历史故事的形式,形象展示了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以小故事揭示大道理。该微纪录片的第1集《亢慕义斋》,就运用了这种叙事技巧。影片开头,解说员便向观众抛出了三个问题:“亢慕义斋,看上去是一个书斋的名字。它在哪儿?为什么叫亢慕义斋?为什么回首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要从亢慕义斋说起?”这些问题会激起观众的求知欲,吸引他们关注这一段重要史迹。
《中国日报》发布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你所不知道的8件事》双语视频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100年的时间里,她(中国共产党)将一个军阀横行、列强肆虐、腐朽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她是怎么做到的?要回答这个问题,你需要了解以下事实。”该解说词以第三人称视角唤醒读者的理性意识,以及受众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的理性思考。
央视网发布的微视频《你好,答卷人》中,解说员一直用对话的形式与观众互动:“我,是你最牵挂的人。百年前,你我未曾谋面之时,我就苦苦寻找,谁能为四万万同胞找到崭新的未来?”“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我们苦不堪言又毫无尊严。你说,不能再走老路了,要一起蹚出一条新路!”在影片中,解说词没有指出“你”和“我”分别指的是谁,如此便将观众的好奇心调动起来,在使观众融入剧情的同时,又引导观众进行自主思考。
运用“间离性”写作手法
第一、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多重转换产生“间离效果”。在湖南省政协融媒体“政协云”微信视频号发布的短视频《学党史·讲故事:“模范妇女领袖”向警予》中,解说词写作明显运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转换的叙事手法。解说员由湖南省政协委员、革命现代京剧《向警予》的扮演者张璇来担任。影片采用了“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来讲述向警予传奇的一生。影片一开头,张璇先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介绍向警予,“她是毛泽东的湘籍契友,蔡和森的红色恋人,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紧接着,张璇又以向警予的第一人称视角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我1895年出生于湖南溆浦。8岁的时候,思想开明的父亲送我入校读书……”在影片最后,张璇又将叙述的视角转换回第三人称,“这位被毛泽东赞誉为‘模范妇女领袖’,为妇女、为劳动大众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的红色湘女,在33岁时英勇就义……”
在新华社发布的《跨越百年的相逢》中,影片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将李大钊和邓稼先这两位前辈的传奇事迹,与今天为国家抛洒热血、默默奉献的普通人的人生轨迹叠放在一起进行类比。尽管时代不同,但他们都有着共同为祖国奉献的理想信念,都选择在风华正茂的年纪为国家抛洒热血。其解说词的写作也采用了“第三人称—第一人称”视角转换的结构。影片一开始,是解说员对李大钊的介绍,“1916年,27岁的李大钊从日本归国,带着救国救民的使命,寻求救亡图存之道……”随后,话锋一转,“如今,无数像宋玺一样的年轻人,用行动延续了革命前辈的一腔青春热血”。紧接着就是宋玺、黄文秀、杜富国、陈薇等人的原声自述,比如甘如意说的“我们‘95后’在父母眼中还是个孩子,但是穿上防护服我们就是战士”,以及陈薇说的“我不知道新冠(肺炎)危险吗?我没有家庭吗?不是的,这个岗位就是你该干的,而且你该干好的,必须身先士卒,你必须去赴汤蹈火”。
解说词写作中频繁的人称视角的转换,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不会因为题材的宏大和庄严而感到过于沉闷,像《学党史·讲故事:“模范妇女领袖”向警予》中的视角转换就富有戏剧色彩和张力,使影片更具有观赏性。而像《跨越百年的相逢》中的视角转换是利用了几位年轻人的原声片段,使影片更容易与年轻人产生共鸣,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些效果的实现离不开解说词的“间离性”书写。
除了人称视角的转换,宏观与微观叙述视角的交替使用也能产生“间离效果”。如《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第2集《老渔阳里的秘密》中,影片从微观视角切入,叙述了观众们所不熟知且充满悬念色彩的一个故事:“1920年8月22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警务日报》在‘中国情报’一栏中出现了长达36行的情报秘闻,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租界警方已密切关注一名中国籍的男子在上海的行踪动向,并详细了解他在北京的过激‘行为’。他是谁?他的行踪为什么会被租界警方密切关注?”紧接着,影片从老渔阳里弄堂这一微观视角继续展开,讲述陈独秀在建党前的故事,“老渔阳里是当年上海法租界的一条石库门弄堂。回到上海,陈独秀就居住在老渔阳里2号,这里也是《新青年》编辑部。在这座石库门里,留下了他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一段时光”。影片最后,解说词才从宏观视角叙述了陈独秀在革命时期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以及老渔阳里在中共党史上的意义。
对于大部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来说,他们的党史知识大多是来自教科书,它们从宏观视角出发描述这些历史人物或事件,不涉及太多人物或事件背后深入的细节。而党史微纪录片从微观视角切入展开叙述,在经过解说词和画面的“陌生化”加工处理后,同样内容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仿佛增添了新的色彩,使观众对原本熟悉的知识产生了新的认知,进而产生“间离效果”。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国际形象传播”(17YJA860010)阶段性成果)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