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文艺互动与人文湾区建设

2022-08-31 来源:人文岭南第126期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粤港澳文艺互动频繁。一方面,粤港澳相互毗邻,浸润于岭南文化之中,文脉相通。另一方面,粤港澳文化多元,不同的文艺人才往返于三地之间,带动了文艺资源、作品和思想的流通。

  粤港澳文艺互动历程

  自明末清初以来,随着葡萄牙人、英国人先后分别进入澳门、香港,域外文艺强烈冲击了两地既有的文化生态,并迅速波及广东地区。人们在激荡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立场,作出了不同的文艺选择,并展开深入、持续的文艺交锋,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这一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680—1839年,以粤澳文艺互动为主。屈大均、吴历、关乔昌等人来到澳门开展文学艺术创作,既记录了葡语文化在澳门的印记,又学习了西方油画、肖像画,带动了广州的西洋画艺术发展。

  第二阶段为1840—1949年,出现了粤港文艺互动的新现象。王韬、黄遵宪、梁启超等人在香港接受新思潮,开启了近现代文艺史上著名的文学经典译介、“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鲁迅、许地山、茅盾、萧乾、戴望舒等人往来于粤港之间,发表文艺演讲、创办文艺报刊、组建文艺社团和组织文艺活动。此时,粤澳文艺互动继续发展,如岭南画派的高剑父、赵少昂、关山月等人均在澳门举办画展,并以此为契机将画作推向西方。

  第三阶段为1950—1989年,大量文艺人士南下香港,开创了香港文艺发展的新高峰。其中,文艺评论是一大亮点,这是因为饶宗颐、陈耀南、程兆熊、刘百闵等人延续其在广东的学术兴趣,在香港开展中国古代文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其后,南来学者所培养的香港本土学者,对香港本土文学展开了梳理和评论。此外,港澳文艺互动频繁,香港学者经常前往澳门进行文艺评论教学,而澳门学子也多到香港接受文艺评论教育。

  第四阶段为1990年至今,随着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粤港澳文艺互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三地文艺互动同步进行,不仅出现了个体文艺人才频繁往来的现象,而且形成了官方的文艺互动机制,如粤港澳三地签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规划,共同促成了粤剧成功申遗。近年来,粤港澳三地的文艺互动更加频繁,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研讨会”“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新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文史论坛”等活动,来自广东、香港和澳门的文艺创作者、评论家展开了深入交流,展现出趋于常态化、规模化的互动趋势。

  粤港澳文艺互动案例

  在粤港澳文艺互动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典型案例,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艺面貌和时代特征。如19世纪末,粤澳之间出现了西方绘画艺术互动事件。屈臣、巴普斯塔、温纳·瓦南等画家侨居澳门,带来了西方现代油画艺术。其中,钱纳利以擅长肖像画著称,绘制了《伍秉鉴》《广州十三行洋务商人肖像》等作品。广东南海画家关乔昌跟随钱纳利学艺,将西方油画技巧与中国传统肖像画结合起来,实现了中西绘画融合。关乔昌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画店,雇工授徒,推动了晚清外销画的产生与传播。

  在20世纪20—40年代,粤港之间出现了抗战文艺互动事件。大批文艺界人士来到香港开展文艺活动,如时在中山大学任教的鲁迅赴港发表文艺演讲,茅盾、萧乾、戴望舒分别到港创办《文艺阵地》《大公报》《星岛日报·星座》等期刊,许地山、欧阳予倩、夏衍等人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香港分会,推动了左翼文艺在粤港之间的兴旺发达,为抗日统一战线凝聚了精神力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粤港之间出现了中国艺术精神互动事件。祖籍为梅州五华的唐君毅提出了中国艺术精神的论断。赴港后,唐君毅在新亚书院进一步论述了中国艺术精神,引发了当代学界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探讨。如徐复观在香港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中国艺术精神进行学理探讨和历史勾勒;新亚学子郑捷顺撰写学位论文《庄子哲学中的艺术思想的研究》,对中国艺术精神展开细致分析和理论延伸。

  近30年来,粤港澳之间出现了大规模的电影、歌曲互动事件。香港与内地合作拍摄影片、制作音乐节目也越来越频繁。“‘湾区升明月’2021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晚会”便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电影音乐互动对于重现文化记忆、铸就文化共同体的意义。

  粤港澳文艺互动机制

 

  考察粤港澳文艺互动发展历程及其间出现的典型事件,不难发现粤港澳文艺已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注重属地人才的主导作用。在粤港澳文艺互动过程中,长期居住于当地或对当地文艺、文化发展状况有深入了解的文艺人士,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意味着粤港澳文艺互动的主体是属地人才,而属地人群是文艺互动主体需要重点关注的受众。

  注重文艺内容的适应性、实效性。作为粤港澳文艺互动的中介物,文艺作品在内容上生发于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与粤港澳地区人们的文艺需要、文化心理遥相呼应。此外,流转于粤港澳三地的文艺作品能够为当地人所接受,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注重平台建设。文艺平台是文艺人才交流、文艺作品流通的场所。随着粤港澳文艺互动的持续发展,先后出现了场馆、报刊、社团、出版社乃至互联网等多种宣发平台,保证了文艺互动的顺畅开展。

  注重制度保障。粤港澳文艺互动经历了从无组织发展到有组织开展的过程。其中,制度的制定和出台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是因为一定的文化交流制度往往能确保文艺互动沿着拟定的轨道展开,并为人员流动、物品流通和思想流传提供具体依据。

  注重技术支撑。早期粤港澳主要依赖印刷技术,通过书籍、报刊、信件等进行文艺互动。随着现代交通、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人们不仅能够面对面交流,而且能利用网络虚拟空间进行快捷、高效和广泛的互动。

  文艺互动是人文湾区建设重要路径

 

  文艺互动是粤港澳地区文化深度交流、思想高度交融的集中体现,展现了粤港澳地区人们独特的文艺和文化生活方式。可以说,文艺互动是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必然结果和发展方向。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并提出了建设人文湾区的具体目标,其实质在于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同体。也就是说,粤港澳应致力于文化高度融合、对话,形成一种以中华文化为轴心、兼容多元文化的大湾区文明形态。这就意味着互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常规方式,而文艺互动则是人文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将文艺互动作为人文湾区建设的路径之一,其探索方向如下。

  全面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已有的文艺资源,加强再阐释、再包装和再生产能力。在具体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粤港澳三地各自积累了独特的文艺资源,如广东的诗话、粤剧和外销画,香港的粤方言文学,澳门的葡语文学等。整理、研究这些文艺资源,以文化创意的形式进行加工、包装,甚至以改编的方式将文字、图像作品转化为音乐、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有助于展现粤港澳大湾区丰厚的文艺积淀和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展开深度交流,鼓励粤港澳大湾区文艺人才创作反映湾区精神的文艺作品。文艺互动的关键在于文艺人才。这就要求粤港澳大湾区的文艺工作者应破除文化成见,以平等、坦诚的姿态进行深度交流,形成一支具有凝聚力的文艺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作者应扎根生活,紧扣现实,创作出一批批展现湾区面貌、思想和特质的艺术作品,从而彰显粤港澳大湾区旺盛的文艺生产力。

  完善运行机制,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艺互动体系。有关部门应致力于文艺互动机制和体系的完善。如破除制度壁垒,为粤港澳文艺人才流动、作品流通和转化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文艺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各区域的文学馆、艺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为文艺互动提供场地保障;制定粤港澳文艺互动规划,包括设立粤港澳文艺奖,成立粤港澳文艺互动工作坊,定期策划、举办粤港澳文艺研讨会等。

  (作者单位:广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

 

■8月18日,2022香港国际旅游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参展国家及地区数目达27个。图为香港国际旅游展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梁润桦)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