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路径

2022-04-27 来源:人文岭南第122期

  中国传统文化衍生于多元地理背景和特定的社会结构,历经从“神本”走向“人本”的殷商西周、“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统一帝国与一统文化的秦国,到文化多元走向的魏晋南北朝,再到隆盛的唐朝、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的两宋、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和融汇的辽夏金元,然后转入沉暮与开新的明朝,再到灿然与式微的清朝,达至发生文化蜕变与新生的近代。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为核心理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和哲学基础。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亟待提升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增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尤其是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国际传播中,西方主观印象与中国真实面貌还存在“反差”,中国软实力和硬实力还存在“落差”,在国际上有理说不出、说了也传不开的状况时有出现。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遇到了一定阻碍,这要求我们要更加精准、多维度地深刻分析对外传播领域状况,科学准确把握舆论传播趋势,切实增强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构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需要我们深入探究五千多年中华文化的内涵与文化基因,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阐述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创新中国文化国际传播途径,扎实构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建议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将中国文化“走出去”作为一项加分项,写进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计划中,鼓励“双一流”高校合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体而言,一是鼓励高校新建或把已有的类似研究机构改建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中心”,定位为校级重点研究机构,给予资金和人员重点支持。二是第二批不同类型的“双一流”高校所属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中心”,应聚焦于不同的差异化研究课题,研究应侧重中国文化多样性理据挖掘。比如,西北、西南地区高校可重点研究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华东与华南地区高校可聚焦海上丝绸之路。理工科院校可研究中国古代科技产品的对外贸易;农林院校可探究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及其对外交流。三是研究成果显著的各高校,在条件成熟时,可设法让其“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中心”升格为各省市社科联或相关部委资助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或智库,构建更高水平的学科平台,产出更高质量的决策咨政报告、研究论文、学术著作。

  第二,呼吁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专项,集中专家学者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目前,国家社科基金除重大、年度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外,还设立了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等单列学科,以及冷门“绝学”、高校思政课程研究等专项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指挥棒”,是哲学社会科学各类成果产出的源泉之一。如果“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研究专项得以设立,必将对中国文化的持久影响力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推动作用,对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意义重大。目前,在尚未设立“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的情况下,各高校不应等靠观望,而应积极主动作为,从讲政治、讲大局的角度出发,设立各校级、院级或横向科研项目,有的放矢地产出一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研究成果。

  第三,鼓励条件成熟的各类型高校开设“中国文化走出去”课程,培养一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力军。该课程可以通识课的形式开设,也可将之纳入“四史”课中,成为思政课程的一部分。例如,华南理工大学于2021年秋季学期开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这一面向全校1200名理工科本科生的通识课。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外国语学院联合成立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教研室,并选聘了6名英语教授、副教授和讲师担任教学授课任务。授课教师使用中英文双语介绍、引导学生们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衍生理据、史实、故事进行课堂互动,课外作业要求学生以创意写作手法,用英语撰写各类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大多数学生从开始的观望到最终喜爱这类课程,文化自信程度明显提高。有鉴于此,该校教务处已经计划将这一通识课的开设对象扩大到全校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全国各类型高校要积极开设各种形式的“中国文化走出去”课程,为文化强国建设构建一支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庞大队伍。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伟业,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各类高校尤其需要勇挑重担,积极培养人才。我们必须要有耐心与恒心,也必须集中力量以及有限的资金深入探究中国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精神,创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国际传播路径。

 

    ■1月14日,几名身着古装的外籍友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包汤圆,迎接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梁润桦)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