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聚力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

2022-04-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珠江岸线是广州的重要资源,沿岸地区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广州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治理,正确把握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以“绣花”功夫突出抓好珠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和品质塑造、区域有机更新和功能提升、创新引领和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优化、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打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

  

  打造国际一流创新环境 

◇覃剑

  无论是从区域还是城市的空间尺度来看,滨水地区几乎都是人口和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方。纵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巴黎、上海等著名全球城市,沿海沿江沿河地区往往都是所在城市的文化发源地,其开发建设和有机更新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广州依珠江而建,2200多年以来,城市空间开发建设虽然历经了不同的战略导向阶段,但珠江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串联起了城市经济、文化和创新版图。事实上,广州各类创新载体、创新企业、创新设施、创新机构和创新人才都明显呈现出向沿江地区高度集聚的特征与趋势。面向“十四五”时期,广州明确提出以“一区三城”为主阵地链接关键创新节点区域和战略创新平台体系,打造科技创新轴,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沿江区域正位于广州科技创新轴以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中间区段和核心地带。因此,依托沿江区域优越自然禀赋和创新资源集聚优势,高水平建设珠江沿岸科技创新带并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水创新活力区,无论是对广州优化提升科技创新布局,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着力打造全球创新人才理想工作之地。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动力之源、活力资源。广州建设珠江科技创新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水创新活力区,重中之重就是要增强对全球创新人才的吸引力。根据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针对全球一线科学家的问卷调查显示,科学家在选择理想工作城市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是否拥有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全球领先的科研基础设施、丰富的科研基金支持以及广泛的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机会、全球科技中心声誉、充分的科研工作机会和工作收入、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等。对照这一需求特征,建设珠江科技创新带,一是要充分发挥沿江区域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密集的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国际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科学大数据中心、新型研究型大学、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新型研发机构,超前布局国家和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世界一流科研平台作为吸附器集聚全球顶尖创新人才。二是以广州大学城、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天河智慧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等沿江科技创新战略节点区域为载体,加快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集群和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全球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以及获取优质就业机会的机遇之地。三是精心将小蛮腰全球科技大会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界标志性大会,为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和科技创新资源对接配置提供枢纽性平台,吸引全球科技创新头部企业、顶尖创新研究机构在广州发布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以及全球科技和技术创新趋势报告等,提升珠江创新带在全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全球创新人才以此为窗口关注广州、进驻广州。

  着力打造全球创新人才理想生活之地。根据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针对全球一线科学家的问卷调查显示,科学家在选择理想生活城市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是否拥有开放包容的城市创新文化、生活的便利性、现代美丽时尚的都市风貌、清洁的空气和环境、交通的便利性、良好的子女教育环境、舒适的气候环境、可负担的生活成本等。对照这一需求特征,建设珠江科技创新带,一是借鉴剑桥的肯德尔广场、波士顿的海港广场、西雅图的南湖等知名创新街区建设经验,以存量土地空间开发再利用为重点,创新土地政策,在沿江地区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建设便利的交通设施网络、高速的网络基础设施和高质的生活服务设施,扩充公共空间、绿色空间和创新空间,整合创新、教育、文化和公共服务资源,高起点、高标准探索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创新街区、创意街区、创业街区、历史街区、文化街区等新载体,布局有鲜明个性的实验室、中小企业孵化器、研究设施、设计室、工作室等,将科技创新、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有机融合起来,引领沿江地区形成开放、包容、和谐的创新氛围和创新文化。二是按照世界眼光、广州特色和以人为本的要求,精细做好沿江城市规划设计,完善沿江绿色空间、滨江碧道系统,高标准建设好沿江景观带、文化带、休闲带,打造适宜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城市会客厅和适宜国际人才居住的国际社区,把沿江地区建设成为更干净整洁、更平安有序、更公平包容、更绿色生态、更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带。三是加快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数字化技术应用,着力构建沿江全流域数字治理新模式和全流域智能体验新模式,率先打造成为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数字化生产生活样板区,充分展现充满科技感、现代感的智慧珠江。

  着力打造融入创新大湾区的链接之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中之重。围绕这一目标定位,粤港澳大湾区正通过一系列制度探索、创新与对接,促进粤港澳三地科技创新载体、平台、主体、成果共建共享与融通贯通,加快推动形成高度协同的区域创新共同体。广州应牢牢把握这一契机,充分发挥沿江区域的区位优势和串联作用,将沿江科技创新带打造成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最重要的链接和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最重要的构成,引领广州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并嵌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当中。一是以功能区为关键,加快建设功能互补、定位清晰的中央创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科技创新城、科技小镇、创新街区、创新孵化平台等为载体的创新功能区体系,加强与珠江东岸和珠江西岸主要创新功能区之间的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创新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建和创新环境共优,搭建紧密联系、高频互动的环珠江口科技创新带。二是打造广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通道,环珠江口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区域,而广州中北部地区产业与空间资源相对丰富但与珠江口地理距离相对较远,沿江地区应通过打造“科技+先进制造业”“科技+总部经济”“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数字经济”“科研+成果转化”等载体和功能,更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北上”与广州经济和城市发展实现更深融合。三是主动对接和支持服务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科技创新发展,加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链协作分工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共建共享,推动创新链对接联通和科技创新政策对接融合,共建高端创新人才基地和产业研究示范基地,协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四是加强与港澳及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引进国际及港澳高校、创投机构、研发机构到沿江地区建设国际化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基地以及各类孵化器加速器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推动创新资源跨境有序流动,共同探索建立有利于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国际一流创新环境。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 

 

提升珠江沿岸空间品质

◇邹小华

  纵观世界,全球知名的城市大多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滨水空间既承载了城市最为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区。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对城市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珠江沿岸集聚了广州最重要的人文和生态资源,其中前航道沿岸是各个历史时期广州经济发展的核心地段,后航道和西航道作为广州历史上重要的工业区,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线。全面优化提升珠江沿岸产业、公共服务、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的空间布局,对于推动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聚焦“高”“新”优化沿江产业空间。一是强化沿江创新集聚功能。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引导沿江各区结合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强化琶洲片区作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核心片区的集聚和示范效应,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数字技术产业,吸引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入驻,发挥向心集聚和原始应用创新示范作用;推动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在数字金融、数字贸易,以及鱼珠片区在区块链领域的空间集聚作用,发挥黄埔港优势,推动航运、贸易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大学城片区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强化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的原始创新应用,共同打造“一江两岸三片区”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核心区发展空间格局。联动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中大国际创新谷、海珠创新湾、广州西岸数字经济创新带以及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共同打造沿江科技创新发展带。二是推动沿江产业升级与高端化。后工业化时代,以商务、商业和游憩等为主的服务业是大多数全球城市滨水区域发展的主要选择。要优化壮大沿江金融业和高端商务服务业空间,巩固天河中央商务区金融总部和高端专业服务业高度集聚的优势地位,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窗口。加快广州国际金融城开发建设,鼓励发展金融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越秀区沿江创新金融集聚带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商贸金融等特色金融业态。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加快推进后航道和西航道沿岸产业空间品质提升,大力发展现代商贸、高端零售、文化创意等商业业态。

  打造一体化开放的滨水公共空间。一是以人为本强化滨水空间建设。创新滨水公共空间设计,增加亲水平台和活动场所的设置,让市民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接近和感受珠江,提升滨水空间的人—水亲近性。通过场地改造、设施增加、艺术提升等方式,加强对闲置码头、桥底空间等的利用,将其打造成亲水平台、公共活动场所、市民活动公园等。二是丰富沿江公共空间类型。在滨水空间的城市更新过程中,注重挖掘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对滨水两岸的老旧空间、闲置空间、低效空间进行再开发再复绿,合理镶嵌公园、广场、休闲体育等公共场所,在沿江地带规划建设新的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等公共场馆,对拥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可考虑将其改造为博物馆、艺术馆、学校等公共设施,恢复相关空间的公共用途,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品质和活力。三是构建完整的沿江慢行网络体系。以广州碧道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贯通珠江两岸的碧道骨干网络。构建包括沿江漫步道、跑步道和骑行道在内的立体、多样化慢行道路体系。发挥好珠江沿岸河涌水系密布的独特资源优势,新建过江桥,或架设具有文化特色和艺术感的水上栈道、步行桥梁,打通河涌隔断、桥底隔断、建筑隔断等各类断点,优化完善过江步行联系通道,打造一体化的滨江慢行网络,提升沿江公共空间利用效率。

  加强沿岸生态空间治理与修复。一是提升沿江空间覆盖率和生态品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更高质量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广州要加强沿江两岸工业设施、违规违建设施等的优化和整治力度,实施沿江滨水空间复绿工程,提升沿江绿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充分利用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等多样化生态城市技术,提升沿江绿化水平和品质。注重江心岛、沿江湿地等“绿肺”功能区的生物多样性、自然属性的保护,强化原有工业用地的生态修复和土壤质量改善,打造水绿交融的沿江生态空间。二是加强沿江河涌水系治理。全面优化河涌水系循环网络,完善全流域水系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强化污染源防控,持续整治“散乱污”场所、非法排污口,加快合流渠箱“开闸”和排水单元达标行动,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补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全面改善珠江水环境。

  活化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化记忆。一是突出沿江景观特色,打造城市特色水文化景观带。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对沿江历史水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引导沿江各区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基础与特色错位发展,打造不同主题的滨水文化空间。整合后航道沿岸包括广钢、广船、广纸等工厂以及太古仓、大阪仓、信义会馆等码头和仓库等在内的工业遗迹,打造沿江近现代工业遗产带。依托黄埔古港景观区,打造丝绸海路古港区;依托岭南印象园、小洲村等岭南特色水乡景区,打造岭南水乡生活休闲区;依托长洲岛、小洲村、黄埔村等岭南历史传统村镇,打造沿江岭南历史村镇特色区;依托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瀛洲生态公园、广州国际生物岛等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岭南田园自然名胜区;依托珠江新城—花城广场—广州塔新城市中轴线、琶洲会展中心等现代都市旅游资源和城市标志性现代景观,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滨水会客厅。二是加强对沿江近代工业遗产的科学保护与活化利用。对沿江现有工业遗迹进行保护,打造工业遗产公园。对有利用价值的建筑空间,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强活化利用,鼓励引入众创空间、科技孵化、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推动传统制造空间向新型智造空间转变,打造“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亮点。三是加强沿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结合沿江碧道建设,串联沿江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道路、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打造富于历史文化气息的沿江游憩线路,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场所和休闲娱乐去处的同时,保留广州的历史文化印记。

  构建内联外通的立体化沿江交通网络体系。一是提升两岸交通联系便利度。增加珠江两岸的跨江桥梁密度,特别是要适度提高后航道和西航道过江桥梁数量,增设人车合一的过江通道,在前航道景点和人流密集的区域,增设过江人行观光桥,加强江心岛与两岸之间的联系。二是提升沿江公共空间可达性。加强地面公交、轨道交通、有轨电车、静态交通、慢行交通、水上公交等的建设力度,打造层级多样、人车分离、内外分离的沿江水陆一体化交通体系,提高水上交通和码头建设品质,丰富珠江日夜游线路数量和品类,在沿江两岸设置更多码头,丰富和提升珠江游服务质量的同时,通过水上交通配合陆上交通,构建完善的沿江游憩交通体系。三是构建沿江立体化交通体系。考虑在高强度开发地段,科学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并通过对接轨道交通,连接地下商业空间和公共停车场等,构建完整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在核心商业地段,可通过对建筑加设建筑连廊,建立空中步行廊道,靠河一侧街区增设骑楼,提高步行区域的可达性与舒适性,形成一套完善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

  

四个“优化”焕发珠江沿岸新活力

◇葛志专

  珠江沿线是广州千年来增长动力、发展活力、要素引力的核心区域。推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对标国际一流的城市沿江发展带,全流域谋划、全体系建设通江达海、辐射湾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功能优化、生态文明、古今融合的城市发展带,充分发挥广州珠江黄金水道功能,高效利用沿江岸线资源,推动以段成链、以点带面,建设成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引领区域。

  优化形成协同发展、特色显著的功能布局。珠江沿线主要指珠江前航道、后航道、西航道等长约75公里沿岸土地资源,涉及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番禺共7个区。要着力优化形成“一核引领、多片支撑”的功能布局,以发展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为主导,推动各片区错位协同发展。“一核”是指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金融、数字展贸、数字文化、科技教育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多片支撑主要包括天河中央商务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科技、商务、数字贸易等,建设国际一流CBD;天河高新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等产业;花果山国家级超高清视频产业示范区重点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数字文化、文化商贸、文化旅游等产业;海珠广场文创金融产业创新区重点发展文化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产业;中大国际创新谷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媒体、电子商务等产业;白鹅潭商务区重点发展产业金融、数字经济、高端医疗健康服务、文化创意时尚等产业;黄埔临港片区打造成为服务“一带一路”的新贸易创新中心,重点发展总部经济、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航运服务、现代金融、高端商贸、跨境电商、智能贸易、邮轮游艇、科创文化等产业;广州国际生物岛以引进和培育创新型研发结构、国内外总部企业分支机构或类金融机构为主导,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及关联产业;广州南站商务区重点发展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主导、文体旅游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万博商务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金融投资、现代物流和“互联网+”等生产性服务业。有序推动区域内“三旧”改造、腾笼换鸟、功能置换、提质增效,促进沿江两岸高质量发展。

  优化形成高质量的产业生态体系。一是做强高能级的实体平台。要培育企业梯队,形成头部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中小科技企业共生发展的企业主体雁形团队。在沿江两岸布局高质量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数字金融、新材料、信息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平台,引导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数字创意、集成电路等领域科研院所、研发机构、龙头企业、标准制定企业、检验检测机构集聚。二是做优高质量的产业生态体系。沿江两岸要发挥基础优势,全力促进产业带产业链各环节融合畅通、互补共生。要推动产学研协同合作,依托沿江高校、科研院所、省部级科研单位集中布局的优势,打造一批校地、校企协同创新项目。三是搭建企业合作网络,发挥头部企业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鼓励大企业创建开源开放服务平台,开展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技术支撑的产业跨界融合,促进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发展共同体。四是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动科技企业进入新三板、科创板、股权交易中心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提高天河中央商务区、海珠广场文创金融产业创新区、国际金融城等区域的金融服务能力,发挥好海交会、创交会、投资年会等平台汇聚人才、交流思想、激发活力的功能,联合大湾区城市举办世界级会议论坛,提升沿江两岸服务功能。

  优化形成高品质的现代治理体系。珠江沿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要突破当前功能区建设的掣肘,关键是要构建高品质的现代治理体系。一是要注重高质量推进产城融合。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统筹沿江两岸多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以产城融合为牵引,推动土地高效利用,坚持房住不炒,设置合理居住比,积极推进各类租赁住房建设。把最好最优的空间留给实体产业发展,优化地铁站周边区域的用地功能配比。加快推动城市更新,推进滨江沿线旧厂整体收储,推动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创新产业用地分类,合理设置规划弹性空间,促进土地混合使用,强化土地与市场需求的衔接。二是要促进产业带沿线设施的智慧化。大力推动沿江两岸的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创新成果率先就地广泛应用,布局新一代基础设施,提高5G覆盖密度,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大力开展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道路、智慧轨道交通、智慧灯杆、智慧能源等建设,积极开展基于CIM(城市信息模型)三维地图搭建智慧城市治理体系,打造成为数字广州的典范区域。三是要建设高效率的内联外通交通网络。构建以城际铁路、高速城市轨道为骨架,以地铁网络、内循环道路、水运通道为支撑的沿江产业带高效率交通体系,提升高强度开发商务区的通勤出行服务能力,高质量提升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微循环效率,加快推进地铁、隧道、跨江通道建设。构建重点区块至重大国际交通枢纽间快速交通体系,推动沿江港澳客运口岸建设,打造与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点对点对接的工作圈、生活圈。四是要高品质供给公共资源。优化提升珠江景观资源、滨江岸线资源、两岸文化资源,发挥越秀、荔湾红色文化、岭南文化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白鹅潭商务区、天河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区块为核心,加快沿江景观建设和文化建筑的优化改造,策划文化品牌活动,建设古今融合、中西交汇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消费中心。支持国内外优质中小学开办分校、合作办学。发挥沿江两岸医疗资源集聚优势,加强与国内外优质医疗机构合作。推动一批国际重大文化活动、体育赛事落户,打造国家级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区。

  优化形成高效协同的内外合作体系。开放合作、协同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沿江两岸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强化与广州“一轴三带”产业融合对接。推动全市重点产业平台联动发展,发挥珠江沿岸的现代服务功能、数字产业技术集聚优势,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促进东南部产业带、西部产业带制造业、传统商贸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广州数字经济引擎。发挥金融、商务、研发对东南部、西部产业带的服务支撑功能。强化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升级。推动广州沿江两岸数字经济、金融、商务等优势领域辐射带动广清一体化、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高质量、协同化发展,带动周边城市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打造开放合作重点区域。深化与港澳互补联动。广州沿江两岸要深入对接港澳基础创新优势、国际金融优势、专业服务优势、城市治理先进经验,深化与港澳政府、高校、企业、社团组织等各界的合作交流,协同打造创新湾区、人文湾区。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梁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