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优化各类教育要素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11-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团队推出的四部著作,虽研究对象各异,但其终极研究目标,均是探讨如何优化学校教育中的各种要素。在同一研究价值取向下,四部著作迥异的研究问题、特定的研究方法、独特的研究视角,诠释了教育研究问题域的博大精深、研究范式的与时俱进,展示了该研究团队求同存异、海纳百川的共生教育理念。

 

传承促成长 浸润通澄明

——评《学校教育时间和空间的价值研究》

◇李政涛

  王枬等著的《学校教育时间和空间的价值研究》,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2015年一般立项课题“学校教育时间和空间的价值研究”(BBA150019)的研究成果,该书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时间和空间为两翼,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聚焦点,通过研究学校教育时间和空间的历史与现状,展望学校教育时间和空间的未来与趋势,最终落脚在彰显学校教育时空的育人价值这一主题上。通览全书,可总结如下特点。

  一是研究有新意。从理论上看,该书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时空的内涵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以此深化教育时空的理论及教育对人的生命成长的价值研究,这将有助于我们以人的发展规律为依据,以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构建起更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学校教育时空价值观。从实践上看,该书通过对优化学校时间和空间的研究,力求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人们已习以为常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反思,对学校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压抑、束缚、浪费以及安全隐患等现象进行分析反思,呼吁建立更加明亮、亲和、高效的学校教育时间安排和空间形态,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二是结构有创意。全书七个章节可归为四个部分。第一,关于学校教育的研究,包括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校教育的标准与特点、学校职能的演变与类型、学校教育的探索与变革等,属于前提研究层面。第二,关于学校教育时空的研究,包括学校教育时空存在的依据、学校教育时空现实的状况、影响学校教育时空的因素、未来学校时空变革的探索、未来学校时空变革的趋势、学校时空变革的原则等,属于宏观研究层面。第三,关于学校教育时空价值的理论与实地研究,包括学校时间的质性研究、教室空间的知识转型、教室文化的育人价值、讲台变迁与教师发展、教师办公室场域的教育内涵等,属于微观研究层面。第四,关于学校教育时空育人的师德研究,主要从仁爱之心的角度出发,探讨教师仁爱之心的内涵、对教师仁爱之心的要求、教师仁爱之心的培育等内容,属于师德研究层面。这样的结构体现出研究者独特的视域和研究的深入。

  三是主题有真意。全书以“价值研究”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学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的独特价值。作者通过研究发现,从时间的角度而言,“学生”作为生存在特定时间段之中的生命体,“成长”是其生命的基本价值,这种生命价值不可估量也不能忽视;从空间的角度而言,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人,学生正从家庭走进学校,生活空间不断扩大,虽然内心世界的发现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其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强烈的关注,但他们尚不能对此进行清晰的勾勒。因此,学校教育就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学校教育得以系列化存在的基础,学生成长需要的满足是学校教育的意义所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与归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应处于核心地位。有鉴于此,作者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学校教育时空的突出价值在于“育人”,即在“传承”人类文化和创新学习中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浸润”中帮助学生走向“澄明”。

  四是对策有深意。在研究了学校教育时空存在的突出问题后,作者提出了改进现有的学校时空,彰显学校时空育人价值的对策建议,认为新的学校时空必须从产业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这种转变趋势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从“区隔时空”走向“互联时空”;从“同一时空”走向“个性时空”;从“单一时空”走向“多元时空”。这就要求学校时空变革必须坚持如下理念:基于儿童的立场;本着生活的宗旨;秉持开放的心态。因此,学校教育时空应将学生的“成长”价值置于中心地位,学生的“生活”时空应得到延伸拓展,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也应受到关注。

  总而言之,实现学校时空的育人价值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学校教育时空才能真正成为属人的、发展的、生活的、幸福的存在。

  (作者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创新探索

——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张学敏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配置和有效配置。因此,该问题是极具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热点课题。马佳宏教授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其著作《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科学出版社2021年5月版)便是成果的集中展现。该著作运用多种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分析探讨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若干重要命题,提出了“体现民族特点、考虑城乡差异、兼顾公平效益、促进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新方略,体现了较高学术水平。该著作的研究思路、内容体系、观点结论等,大致体现出如下特点。

  “三新”,即视野新、内容新、观点新。“视野新”表现为该著作立足广西,放眼整个民族地区,从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从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人口、教育等的特殊性、差异性、地域性的角度,全面而深入地分析研究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新途径,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内容新”主要指内容材料及其呈现方式丰富且崭新。全书内容涵盖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与原理、现状与问题、路径与策略以及相关专题,既充分吸纳了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提炼了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案例丰富,图文并茂。“观点新”突出表现为该书提出了许多很有新意的观点,如提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主导性、统筹共享性、民族特色性和创新发展性,应遵循公平优先、均衡发展,效益为重、结构优化,以县为主、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灵活变通等原则,颇有新颖性、独到性。

  “三多”,即多学理、多方法、多主题。首先是多学科理论的融合分析。该书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民族学、文化学、人口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融会贯通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并且以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多种理论为指导,体现出多学科交叉、多原理交融的特色。其次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该书较好地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预测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力求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体现出方法运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再次是围绕“资源配置”的多个主题展开研究。全书不仅研究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理、现状问题和对策方略,还专题研究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大班额”问题、教师权益保障问题、校外培训机构管理问题等,既有研究的主线和中心,又有探索的延伸与拓展,可谓主题丰富多彩。

  “三实”,即关注实际、注重实证、强化实用。该书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分析探讨了一系列人们普遍关心的“公共性”教育问题,充分体现出对教育乃至社会现实的关注。该书对广西各地特别是桂林市各区各县的义务教育发展与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实地考察,在收集和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提出适应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优质发展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机制与策略。这种研究以案例为依据、用数据作支撑,体现出很强的实证性。该书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地方政府及义务教育学校参考、借鉴、采纳的思路、策略和措施,如在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方面,提出校长要成为内行,教师要修炼内功,教学要丰富内容,校园要扩充“内存”;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改革方面,提出要不断提高公用经费投入标准,建设和完善学校预算管理制度,改进公用经费拨付与管理模式,建立公用经费绩效评价管理机制等,这些建设性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涉及政策、制度、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是一个要不断呼应现实变化的课题。该书无疑在该领域研究中作出了创新性的贡献,也必将对后续的相关研究起到激发和助推作用。

  (作者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梁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