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反应与应对:大学生创业的新媒介“场域”

2021-08-19 作者:陈洪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因应网络、传播硬件、软件的综合创新、改善提高,新媒介的形式和类型呈现出快速进化而又规律化的特征。新媒介与大学生创业的技术层面适配度更高,与大学生创业主客体的信息传播、需求获取更加匹配,与大学生创业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更加契合,已然成为当下大学生创业的“新场域”。通过对创业大学生主体及社会、政府、高校、家庭等各创业影响因素发挥积极的渗透、撬动、推进作用,新媒介逐渐发展为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新的重要一极”。新媒介依附大学生创业这一特定载体,其所凸显出的传播动因、传播机理、传播效能是新媒介普遍性的传播规律和传播发展趋势的个性化反映,大学生创业在新媒介主观能动或客观被动的介入下呈现出更加活跃、灵活、复合的特征。 

  新媒介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介的出现和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教育方式、工作方式、就业方式和创业方式,给大学生创新创业以新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介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高校教育、企业培训等领域中。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鼓励人民大众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实现精神追求。大学生是新时代的青年精英,是国家加快创新创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利用各新媒体平台,适应新媒介“场域”,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将双创教育与就业结合起来,对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强国以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5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国务院在《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中将支持大学生创业纳入全民创业体系之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双创支撑服务体系。按照文件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充分利用新媒介优势,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之融合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推动高校双创教育的优化与发展。不可否认,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迎接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校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在国家已经出台了不少鼓励高校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的条件下,高校并没有形成政策落地的系统完善的机制,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还不多,体系还不够成熟,专业性的创新创业基地利用率不高;思想认识、教育理念和科学指导还不到位,现有的双创教育还存在着系统封闭和形式单一的问题。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资源匮乏,获取难度大、渠道少,创业启动资金更多依靠个人筹集和银行贷款,这些更加大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难度和阻力。 

  二是大学生相对缺乏创新创业能力素养。新媒介渗透于大学生学习生活、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各方面,合理利用新媒介,有利于大学生分享双创教育成果,快速弥补大学生的知识缺口,增强创业信心,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但大学生活动范围相对固定,缺乏与社会的交流,这不利于形成广泛的创业人脉朋友圈,汲取社会资源。封闭的校园环境,加上紧张的学业压力,导致一些大学生抗压能力较弱、心理素质不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双创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一些创业激情饱满、抱负远大的大学生对客观存在的市场把握不足、人际关系欠佳、沟通能力薄弱,部分学生在奋斗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最终选择放弃,导致社会双创人才的流失。因而,深入研究新媒介“场域”下大学生创业的良性反应和不良反应,探索科学的应对策略,促进新媒介条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顺利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大学生创业的良性反应 

  大学生创业与新媒介的高度契合、深度融合是传统媒介已无法适应大学生创业实践向纵深发展实际而“倒逼”的结果,传统媒介与新媒介有冲突亦有相融,而传统媒介的整合、调整、升级是大学生创业新媒介“场域”建立完善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特征。新媒介基于紧密、便捷、广泛的网络技术基础,实现了大学生创业中人与现实的“虚拟化”“技术化”“便利化”互通,构建了平等交流、平等协商、平等交易的公平创业环境,使得大学生创业者在法规的规制内实现个人的创业认知和目标价值的统一,从而切实推动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强化大学生创业平台的互动性、服务性。新媒介在充分占有大学生创业平台结构化与非结构化资源,特别是数字资源的基础上,以强化大学生创业平台的互动性、服务性为目的,立足平台的结构化资源,兼顾非结构化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判断与大学生创业平台融合的可能性、可行性,从而找准“可融点”,瞄准“切入点”,以资源的“嵌入性”融合为“突破点”,寻求新媒介与大学生创业平台融合的高质量的“连锁反应”。在此过程中,新媒介对大学生创业平台的“破立”与否,“度”的把握是重点。而“度”的把握的精准性决定于对大学生创业平台互动性、服务性强化的认识和需求。另外,随着新媒介在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充分运用,新媒介的支撑技术逐渐内化为创业平台的核心技术,标志性前沿技术的不断革新势必推动新媒介向大学生创业平台“主导媒体”地位的跃升,大学生创业平台的优质工具属性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凸显。 

  (二)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形式、模式。新媒介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人际交流互动更具时效,信息流动传播更加开放,将大学生创业中基础性的人际互动、信息传播、社会参与进一步推向交互性日益强大的网络。这就要求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施教方快速优化教育理念,主动融入学生的新媒介交流渠道,站在抢占教育高地的高度来构筑大学生创业教育“线上线下”立体结合的“阵地”。利用新媒介的媒体特性,打破师生交流互动的时空限制、形式限制、内容限制,进一步确立创业教育的学生主体性,教师引导协同性,丰富闲暇教育的手段和内容,从而切实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培育、创业思维锤炼、创业能力培养的实效性。针对大学生创业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借助新媒介对应建立完善相应的创业意愿、能力调查测评系统,创业咨询、教育指导系统,创业信息发布、求证与资源整合优化系统,将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工作纵向贯穿大学生创业的全过程,依托新媒介的时效性、即时性,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与生时刻同在”“与生时刻同步”。除了在传统的创业实践场所,譬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等校内外实践载体引进新媒介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广泛整合实践资源,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技巧、能力的训效,还可以在新媒介平台设置模拟的创业沙盘,应用开放式的竞赛模式,加大对创业知识、能力的“扫盲”力度,在增强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大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覆盖面和辐射强度。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培育、传播。大学生创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在校园内的特定表现。因此大学生创业文化在制度、行为、精神、物质的内涵因素方面与一般的创业文化存在质的区别,大学生创业文化更强调创新性、育人性、精神性,而不过分渲染文化的功利性。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窗口”,新媒介促使创业教育的施行者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文化观,继而熟练掌握并应用科技产品设备等科学新媒介开展教育活动,同时以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和营造创业优质氛围活动的方式,利用新媒介的即时信息交互优势,在创业文化的育人性、精神性上“敢做文章”“做新文章”“广做文章”“做好‘渗育’文章”。此外,大学生创业理论文化、实践文化、活动文化所构成的大学生创业行为文化在新媒介的介入聚合优选之下,围绕提高大学生创业参与感、获得感,构建灵活性强、综合性高的立体活动载体,增强创业行为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及同化力。 

  大学生创业的不良反应 

  新媒介“场域”下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开展得益于新媒介高效的信息传播互动功能,大大节约了创业的人力、时间、资金等资源成本。而新媒介对“场域”中创业参与主体的主观认知和实际行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甚至于“拆解”“重塑”“固化”的能力。而这种“影响力”“能力”的“正向或负向”,“力值”的大小取决于新媒介和创业参与主体两者本身及两者互动博弈的结果,因此新媒介“场域”下的大学生创业存在良性反应的同时,亦存在不良反应。 

  (一)创业环境的不良反应。新媒介“场域”中的大学生创业活动,表面上涉及行业广、涉及人员多、形式类型齐全,但创业的同质化严重,由此导致资源需求重叠、资源整合无序,以致资源争抢、资源浪费现象愈演愈烈。同时,创业所选择的项目缺少科技含量,或因为生长进步空间小而逐渐“自我消亡”或被“吞并”。新媒介所引发的大学生创业动机、意向虽然强烈,但缺少社会创投资金的初融,往往难以转化为现实,即使创业的实质性行动已经发生,社会创投资金亦大多不愿长期持续供给资源、人脉援助,被资本追逐支持的创业活动寥寥。政府、高校等社会主体对大学生的新媒介创业保持了高度的关注,在强力支持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亦对大学生新媒介创业给予了制度、政策、资金、场地等要素的支持,但因为大学生新媒介创业的准入门槛低、可复制性强、风险变数大,高校等社会主体的具体支持和帮扶难以落实或难以为继。 

  (二)创业教育的不良反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新媒介融合进来之后,不仅体现了课程对社会现实的职业问题和创业需求的判断、满足,更是对社会未来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前行方向、趋势的精准预测和职业预备。但目前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未充分显现其逻辑性、整体性、体系性,未能全面充分兼顾各学历层次、各专业领域、各年级层级等变量因子来进行课程体系的层次搭建,各层次各阶段之间的内容衔接、教学衔接、实践衔接不紧密,呈各自为政之态,结合专业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居于初始阶段,创业教育未能附加专业特色和亮色。 

  新媒介“场域”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创业实践、实训提出了更多“量”的和“质”的要求,但创业教育本身的课程量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训实践处于从属、辅助地位,更重要的是未能从内容至教法、从课堂至职业建立畅通理论知识与实训实践双向逆通的机制,从而限制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的增强和辐射延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媒介,因其快速多变的技术倒逼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要内强技术素养、外善组成结构,但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考核评价制度缺乏了教育师资主动增加创业经历、积累创业经验的激励机制,教师对新媒介与创业教育的互动融合缺乏研究实践热情,同时吸引具有丰富创业理论实践经验的创业成功者、创业教育优秀专家人才,完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的长效机制,改变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长期处于“自强不足、引援不力”的尴尬局面。 

  (三)培育创业文化的不良反应。新媒介客观上扩大了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的基础,拓展了创业文化的培育途径,巩固了创业文化的培育成果,增强了创业文化的外化能力和传播效能,继而提高了创业文化对受众的内化能力和同化效率,最终围绕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形成了良性的“闭环”循环。大学生创业文化发掘、滋养、管理、外化、传播、内化、同化等环节、阶段的发起和中止或终结,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大学生创业的教育管理者手中,受教育管理者的目标驱动、价值引领影响较大。而作为创业文化最主要、最核心的潜藏者、承载者,大学生创业者在“闭环”循环中的主动性较弱,处于相对的被动地位。诚然,新媒介在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中的介入为“闭环”循环增加了动力因素、催化因素,但“闭环”循环的决定性动力依然来自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者,而教育管理者在大学生创业主题上认知的不统一导致目标价值取向存在较大差异,“闭环”循环的决定性动力时大时小、时有时无,可以肯定的是,此动力不是最终的“合力”。这就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活动的启动、发展,削弱了大学生创业文化的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大学生创业的积极应对 

  新媒介随着基础支撑技术的发展而升级应用系统,优化技术与用户间的对接和服务,在不断适应大学生创业需求和变化的同时,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也在深化。除了改变大学生创业的区域范围、推进行业互融,创业的主客体信息交互,创业经营、盈利模式,创业企业的生存、运营途径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无论新媒介未来的方向、走势如何,技术如何延伸强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目标最终实现都离不开大学生创业在新媒介“场域”下的主动积极应对。这是新媒介介入后大学生创业的自然、应然、必然的“应激”表现。 

  (一)创业平台的应对:搭建多层多阶多级的有机立体创业复合平台。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形式和内涵的延伸,表面上看是由团队构成的创业平台,但蕴含创业性科研、思维、技能的项目才是平台内在核心要素。大学生创业大赛训练基地以培育大学生创业基本素养,提升大学生创业基础能力,强化大学生创业技能为宗旨,由多学科、多领域、多方向的创业项目构筑训练基地灵活、竞争、交流、创新的训练环境,由专业的创业大赛导师、设备先进的场地、完备的基地运行组织、健全的大赛训练保障机制构成创业实践基地的支持环境。 

  大学生创业大赛训练基地要紧跟新媒介的动态,始终牢牢把握大学生科技创业以解决生产生活等社会问题的基本准则,不断拓展项目来源,活化基地与政企的合作形式,在产学研合作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以大赛为驱动的、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媒介创业模式探索。另外,新媒介的广泛运用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提出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新技术开发,配合于新服务开展,最终支持新问题的根本解决的新指向。这就要求大学生创业教育应独立设置专门的、针对性强、专业性强的创业实践基地,在解决基本的创业实践需求的同时,向企业寻求场地、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的合作,在深度合作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的硬件和软件过程中,依托科技实践强化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培育和创业精神内化。再者,新媒介为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动,合力推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契机。高校借助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外接、内育、出孵的功能,提升了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影响力及美誉度,地方政府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抓手,为大学生创业谋求政策、制度、咨询、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链接、输出,实现对大学生创业的多元基础性支撑,特别是创业投资资金的持续性保障,大大推动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成孵,提高了出孵率,降低了“夭折率”。 

  (二)创业教育的应对:构建多维融合的综合教育体系。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只是培养企业家的成功学教育,更应是面向广大学生,专注于创业意识、技能、素养、精神引导和培育的基础性教育,从本质上讲,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分支和内涵分解。在新媒介条件下,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可避免地向素质教育靠拢,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明确新媒介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素质、技术的人才。与之相适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具体开展,内容上要涵盖多学科的创业专业技术,强调专业能力与技术素养并重,尤其关注创业思想意识、创业品质的教与导,方式方法上讲究实例的“潜移”和实践的“默化”,理论与实践两者怎样辩证展开是重要的课题。大学生创业教育基于意识创新、方法创新、科技创新而得以吸引、影响、带动大学生创业者,但离不开专业教育的常规性、技术性、基础性支持。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创新地甚至颠覆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案,并以开创精神坚持实施,追求利润的同时更注重突破常规,运用新技术,而这一切都应站在专业教育常规性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去探索,借助专业知识、方案“外溢”达到创新创业的目的。因此,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形成“专业知识蕴含创业因子,创业依赖专业知识”的广泛共识,推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无分你我,相耦相合”局面的形成。另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同样离不开就业教育的“相近相融”,两者的“相近”体现在教育方向、秩序和落脚点上,而就业教育相较创业教育,范畴更加宽泛,目标方法更加具体现实。大学生创业教育之所以要与就业教育“相融”,其实就源于就业教育的具象化,而这种具象化所带来的较高的可操作性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终端的素质、技能、人才输出找到了依归。 

  (三)创业文化培育的应对:完善“一核多元”的文化相融格局。新媒介为培育大学生创业文化加剧了思想、文化、观念的碰撞,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亟须统一的、标准的目标价值核心,以此对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对象的适宜性进行甄别,在丰富大学生创业文化底蕴的同时,高度关注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对象的文化纯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精神性功能的高效发挥,应以其为新媒介“场域”下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的目标价值核心,在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文化准入遴选机制的基础上,完善“一核多元”的文化相融格局,以强化新媒介“场域”下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参与者的文化“自醒”“自觉”“塑定”。 

  首先,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价值引领的核心要求,在新媒介条件下坚决把好大学生创业文化的形式关、内容关、内涵关,始终确保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发展方向的高度正确性、精准性。 

  其次,建立专门、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培养考核的制度层面,特别强调新媒介“场域”下师资队伍的道德、政治、专业素养,将师资的道德、政治素养纳入师德的管理、考察范畴,建立实施严格的师德追责机制。 

  最后,增强大学生创业文化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黏合度,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将大学生创业文化培育推向全体学生,提高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创业文化的理论建设水平、实践价值和渗透内化效率。同时,利用新媒介主动抢占第二课堂,通过普遍开展多样的相关活动,营造促进“一核多元”文化相融格局形成、完善的大环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梁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