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广东诗歌发展现况

2020-07-30 来源:人文岭南第104期

  探索广东诗歌发展新思路

田忠辉

  当前,诗歌作为雅文学体裁,正迅速进入大众生活领域。广东的诗歌和诗生活非常活跃,各类诗歌雅集、诗歌群、高校诗社、民间诗社众多。同时,广东还开展了丰富的诗会活动,诗歌大奖作为推动诗歌发展的主要形式也助力了诗歌的普及。

  但就广东诗人、诗评家在全国的影响来看,与广东经济在全国的发展状况和所处地位不相匹配。广东诗歌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创作格局不大、研究队伍不足、研究水平不够高、全国影响力较差、在诗歌和诗生活推广上缺乏统筹和系统设计等。在融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大湾区文化融合的需求,认真调研、梳理、审视广东诗歌的整体面貌、摸准摸透广东诗歌创作、研究状况,是留给广东省及地方各级作协、诗人和诗歌批评者迫在眉睫的任务。

  融媒体时代诗歌环境与广东诗歌现状

  融媒体时代增加了诗歌创作活动的多样性,促进了诗歌生态的变化,提升了诗歌群体的自由度,推动诗歌大众化进程飞速发展。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雅集作为传统的聚会形式,逐渐发展成为线上、线下共同展开的方式,为诗歌创作群体的广泛参与、诗歌的蓬勃发展及诗歌展示场域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可能。

  笔者参与的“国际华文微诗群”自2014年建立以来,诗歌创作总量达几万首,出版了两部诗歌选粹和30本微诗选集,召开了两次“国际华文微诗理论研讨会”,得到包括中国诗歌网、中国文学网等网络媒体平台,《光明日报》《南方日报》,以及网易、新浪、搜狐、腾讯、华人头条等30余家媒体报道。广东还开展了很多类似的民间诗歌活动,从诗歌雅集、诗歌朗诵会,到不同地域诗友联谊等,充分展现了广东诗歌活动的丰富性。然而,这些活动并未使广东诗歌创作与批评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在这样大范围的诗歌活动中,广东既没出现在全国产生影响的诗人,也没出现在全国产生影响的诗歌批评。

  总体来看,广东的诗歌创作、批评和阅读引导并没有充分利用融媒体的优势特色,基本上停留在兴趣和雅集的层面,成为一种文化行为艺术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在融媒体时代的语境下,新媒体给广东诗歌带来雅集互动的便捷,却未能提升广东诗歌整体写作水平,在促进诗歌普及的同时,缺乏诗人、诗评家和读者对等的优质互动关系。

  从世界视野思考广东诗歌发展

  从全国诗歌的整体发展水平看,广东诗歌的发展水平还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诗歌创作和批评水平与广东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广东有其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风格。

  目前,从广东诗歌创作较为丰富的城市诗歌创作、打工诗歌创作和完整性写作看,其发展状态在广东文学创作的各种体裁中位置并不突出,远逊色于广东的小说创作。值得担忧的是,广东诗人群体、诗歌批评者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还不能够从全国乃至世界的视野看待广东诗歌创作的发展状况。广东诗歌的发展不能停留在创作者的自我感觉和批评者的自以为是上,而是要将广东的诗歌创作、诗歌批评放在中国诗歌发展的大格局中来看,放在世界诗歌发展的大视野中打量。从这个角度看,广东诗歌的自我定位不够宏大,首先表现在缺乏当代性的创作群体,其次是缺乏世界级的研究队伍,再次是诗歌的推广缺乏放下身段的大众普及和全民诗歌观念的引导。

  具体来说,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诗歌创作对城市的书写不足,对现代都市文化的建构没有起到先锋引领作用,更没有起到正向引导作用。比如,杨克的城市书写代表作《天河城广场》和《我在东莞发现一块稻田》等,表现出来的是对城市的惶惑、怀疑和批评,而不是坦然、接纳和完善。城市经验及其写作在广东诗歌创作表现上大面积缺失。而“打工者诗歌”写作更多地是乡村群体面对工业化时代的控诉,从本质上说,是弱势群体的惶惑表述。

  值得一提的是,“完整性写作”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具有世界眼光,接近纯诗。但是,完整性写作也存在“接地气”的问题,精神的纯粹性并不是一个“存在”问题,而是一个“设计”问题。在这一方面,如何与中国实际特别是与广东的现代化发展进行有效连接,是“完整性写作”在创作和理论建构方面必须严肃对待和迅速解决的问题。否则,“完整性写作”很容易变成“挽歌写作”“精神洁癖者写作”,那就成了陈旧的、乡村绝望者的夕阳诗歌,与广东的现代化进程背道而驰。

  大湾区发展背景下广东诗歌的担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如何在大湾区背景下发展广东诗歌,是广东诗歌界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诗歌体裁具有诸多优势,在当前媒体环境下能够充分展现其快捷、受众多的传播优势。如何发挥这些优势,使广东诗歌在大湾区建设中展现应有的担当精神,也是广东诗歌界必须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大湾区建设不仅是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战略,还内含着大湾区区域文化一致性建设的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广东诗歌应自觉担当起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龙头作用。因此,从诗歌创作、诗歌批评和诗歌推广的角度来看,广东诗歌要发挥担当作用,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是组织上建立大湾区诗歌联盟,推进民间诗歌活动与主流诗歌界融合发展。第二是建立诗歌批评队伍,促进广东诗歌研究发展。第三是建立大湾区诗歌推广互动发展机制,以大湾区为中心辐射形成岭南诗歌风格与流派,将大湾区诗歌艺术推广出去、发展起来。

  笔者对广东诗歌发展的三个思考,主要是以“融媒体时代”“世界视野”和“大湾区建设”三个关键词为中心。思考的目的是希望为广东诗歌的蓬勃发展提供思路,进而找到与广东经济文化大省地位相匹配的广东诗歌发展面向。

  (作者系广东财经大学创意文化与写作研究中心主任)

 

关键词:广东诗歌;写作;创作;诗人;发展;文学;媒体;文化;生活;批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梁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