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01-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举办六场广州学习沙龙系列研讨活动。活动于2021年10月21日正式启动,通过深入学习研讨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造的伟大精神,推动广州社科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并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理论精华、历史智慧、奋进力量。

 

■学习沙龙现场

 

党的百年征程推进民族复兴

◇关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百年征程,取得了伟大成就、非凡成绩。中国的民族、国家、人民,具有高度同源共构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国家富强、中国人民幸福,三者是内在一体的。党的百年征程推进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把握。

  具有明确目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党的一大和二大先后提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强调必须“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使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随着革命不断成功,最低纲领的一些内容愈渐实现。1945年,党的七大提出,“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推进,1964年底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十一届四中全会对“现代化”进行了新阐释,强调其同样包括高度的精神文明、高度的民主和完备的法制。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我国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后,十六届六中全会增加“和谐”、十九大报告增加“美丽”作为奋斗目标。

  除了总体性目标,我国还不断推出阶段性目标和规划性目标。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同时提出“两步走战略”,要求分阶段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了经济建设分“两步走”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针对第二个百年目标,以十五年为时间段,提出了新“两步走”战略目标。从1953年开始,我们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每次都制定了五年奋斗目标。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始终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强调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这是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不仅来自于对人民的朴素感情、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更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之上”。百年伟大征程,同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我们始终坚守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立场,不断使真理制高点和道义制高点在实践中结合起来,以人民为中心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强调“为人民服务”,并凝练出“五个一切”,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一切人民,为了人民一切以及一切由人民检验。我们要求“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党的百年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有机统一起来,始终凸显着鲜明的价值取向。

  坚持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20世纪初,面对中国陷入内忧外患所造成的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等沉重社会问题,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寻找救国之法、救民之途,各种“主义”纷至沓来。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壮大,正是中国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互动的结果。

  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聚焦重大基本问题谋划革命、谋求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目标、道路、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赢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创造性地解决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问题”,顺利完成了伟大过渡,社会主义全面建设走上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聚焦于求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取得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成功开辟并不断健康发展。在上述过程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百年征程,始终坚持突出的问题导向,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以大历史观把握百年党史的内在逻辑

◇张永刚

  对于百年党史,我们要树立大历史观。首先,坚持整体视域。大历史观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范式,要坚持“历史—现实—未来”时间向度与“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空间向度的内在统一。当代中国不仅是中国深厚历史的时代延续,也是在世界中与其他各国的比肩发展。只有通过横向比较,历史的图式和现实的路径才会愈加清晰。其次,坚持辩证思维。大历史观要求以辩证思维来审视发展大势,善抓主要矛盾,把握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最后,坚持问题导向。无论是整体视域,还是辩证思维,究其本质都需要洞悉历史深处指向的实践逻辑。大历史观体现的是,立足工作实际,强化问题意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聚焦现实问题担当强国大任。概而言之,作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继承和现实运用,大历史观主张从宽广的现实视域、宏大的历史逻辑与多元的理论维度把握百年党史,呈现出多重叙事逻辑。

  第一,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叙事逻辑来看,百年党史呈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从“世界历史的局外”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从时间向度来看,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从空间向度来看,党的百年征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奋斗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第二,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叙事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科学解答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与中国独特实践路径的有关问题,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建构全新的出场路径和发展范式。百年党史,不单单是一部实践奋斗史,更是一部理论探索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并使其成为党的灵魂和旗帜。如何高举这一旗帜,是百年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思想理论。同样,当今中国正经历着广泛深刻的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我们将继续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第三,从丰富人类现代化图景的叙事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立足本国实际,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的话语霸权,不断推动中国现代化经验的系统化总结与普遍化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就理论逻辑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方法论上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其具体实现形式区分开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共性,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怎么在某一国家具体实现,则需要根据具体国情进行探索。基本原则的实现形式,对于不同国家而言应该是不一样的,照搬别国的模式很难成功,这就是社会主义的特殊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邓小平同志指出,“要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百年实践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由上观之,大历史观统一了整体视域、辩证思维和问题意识的方法论意蕴。其不仅为深入考察中华民族复兴道路、整体把握百年党史提供了叙事基础和科学方法,而且为解决中国问题和时代考验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是科学把握中国与世界、现在与未来关系的重要法宝。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革命性本质

◇史英哲

  革命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鲜明品格,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和血脉之中。伟大建党精神之“建”,不仅具有创建性、本源性、始基性之意,其本身还包含着改变旧世界的革命之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沧桑而风华正茂、久经磨难而生机勃勃,凭借的正是一股强大的革命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唤醒民族意识、激发民族自觉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是对现实真真切切进行改造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是百折不挠、越挫越勇、永葆斗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革命性本质,才能在新的征程上继续进行伟大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

  100多年前,如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建设,是人类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无数先进分子和仁人志士,对这一课题上下求索、努力探寻,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才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境遇,开启了一条独特的现代化探索之路。共产党人所追求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是对人类本质性与真理性的确证,澄清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激起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升华。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共产主义革命理想在意识形态和阶级立场上都代表了最前沿、最先进的世界潮流。正是通过共产主义革命理想的引领,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逐渐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这种“精神主动”,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挺起了精神的脊梁,在带领中华民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有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大势的深刻洞察和自觉把握,有了旗帜鲜明的价值立场和坚定不移的价值追求,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奋斗自觉和行为自觉。在共产主义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尊重客观实际的革命现实主义精神

  共产党人具有直面现实、对现实真真切切进行改造的实干精神。所谓“现实”,不是凝固、停滞和僵死的“现存”,而是不断变化发展、不断前进并开创未来的“实际”。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实际,通过理性分析和科学研判,使中国革命的革命目标、革命方法及革命主体具有强烈现实性。

  就革命目标而言,其现实性体现在对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困难和出路的整体认知上,即中国共产党并不局限于眼下,而是基于对历史规律和趋势的总体把握,在长远目标和最高目标下设定分阶段的小目标。比如,在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里,毛泽东同志能够看到中国的光明未来,就在于从共产主义的战略高度判断当下的现实。就革命方法而言,中国共产党清除了党内存在的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等错误方法,直接切入到中国社会现实的实体之中。就革命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发现了中国革命的一大现实主体,即农民阶级。中国共产党严厉驳斥了一些不实议论,指出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实干精神,给中国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历史巨变,推动中国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飞跃。

  克服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革命的道路充满着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战火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严酷背景下,能够团结带领人民不畏强敌、迎难而上,由弱变强、发展壮大,离不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革命斗志。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前进的路必定会有曲折,但也充满希望。中国共产党在面对极其恶劣的局势和艰苦的环境时,没有悲观气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并预见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和中国光明的未来。这种预见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对社会客观形势与发展状况的辩证分析和积极预判。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中国共产党在遭遇危机、困局乃至失败时,依然能够秉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信“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新时代,我们只有不断高扬革命理想主义、革命现实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才能防止革命精神的钝化。我们要以坚韧、顽强的革命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梁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