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立场

2022-08-31 作者:曾令存 来源:人文岭南第126期

  文艺创作与文学史叙述是两个虽有交集但并不能完全等同的概念。后者虽可纳入宽泛意义上的文艺创作范畴并与之互为映衬,但因其自身的历史学科属性而相对偏重于科学性与实证性。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立场的坚守和发扬,是对人民性文学史编写实践审度视域的拓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新中国文学的“新的人民的文学”属性的内涵。

  文艺人民性立场的确立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基本立场。早在1841年,马克思即明确提出:“自由报刊的人民性,以及它所具有的那种使它成为体现它那独特的人民精神的独特报刊的历史个性——这一切对诸侯等级的辩论人说来都是不合心意的。”“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结合俄国社会现实,进一步发展、深化了马克思关于文艺人民性的思想理论,并指出:“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扎根于广大的劳苦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使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一致起来,并使它们得到提高。”

  20世纪30年代以后,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思想的人民性。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1942年,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毛泽东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与这种文化形态相适应、以人民性为根本立场的中国文艺内涵,并从文艺与人民的关系角度对中国文艺的性质、“写什么”“怎么写”“普及与提高”“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刻阐释。在文艺“为什么人”这一根本的原则性问题上,毛泽东旗帜鲜明地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讲话》强调人民大众的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在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上,《讲话》认为“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新民主主义论》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文化/文艺的人民性思想立场,影响深远。

  文艺人民性立场的继承和发扬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在这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他强调,“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文艺与人民的关系等系列论述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中国国情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当代文艺实践,创新性地丰富了人民的内涵。把人民高高举起,这是对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的积极践行,是对我们党长期坚持文艺“二为”方针的提炼升华,是对以人民为本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新发展。

  2019年,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文艺人民性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当然选择,但若从文学社会学角度而言,这种选择同时又是一个国家社会制度选择的必然结果。当代中国在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也选择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文艺、人民的文艺。新中国文艺的人民性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以及这一必然在新中国文艺思想观念中的一种投射。对于70年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应作如是观。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史(1949—2019)”(GD20HZW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文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梁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