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英歌舞——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2022-06-29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杰 来源:人文岭南第124期

  英歌舞是潮汕文化的代表之一,融戏剧、武术、舞蹈等艺术于一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潮阳英歌舞也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源起中原 历史悠久

  英歌舞得以在民间形成和流传,是潮人思想信仰、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社会生活以及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

  关于英歌舞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最为普遍的说法是其是由歌颂梁山泊好汉的英雄事迹演变而成的。据介绍,潮阳英歌舞的起源背景主要有两种,一是梁山泊英雄好汉化装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二是梁山泊英雄好汉化装劫法场救宋江的故事。因为表演的是梁山泊众英雄的形象,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因此,英歌舞的表演主要集中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举行,而每当有盛大庆典或其他喜庆节日时也会举行,每次都能吸引许多群众前来观看。

  据资料记载,潮阳英歌舞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在延续中有了一定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元素,逐渐演化为英歌舞,并成为潮阳地区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艺术。

  潮阳英歌舞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广场舞蹈。英歌舞是潮汕人祈福和宣扬真善美、激发斗志的方式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在潮汕地区,无论是早期的游神赛会,还是当今的节日庆典、开业落成、大桥通车、对外交流等重大活动,都可以看到英歌舞活跃的身影。它既带给人们吉祥欢庆的正能量,同时也起到了饮水思源、和睦团结、安定社会的积极作用。英歌舞作为一张亮丽的名片,带领潮汕民间艺术走出潮汕、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阳刚之舞 英雄之舞

  潮阳英歌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极具阳刚之气。它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风格,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

  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长,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构成一组动作,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此外,还有“醉槌”英歌,舞时舞者形似醉汉,别具神韵。慢板英歌主要流传于文光、棉北、城南一带。中板英歌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七棒(英歌舞)构成一组动作的,也有打八棒、十棒、十一棒、十三棒构成一组动作的。其锣鼓点与慢板英歌有明显的不同,前者鼓点中间有停顿和拉长,后者则是连续敲点。中板英歌主要也流传于文光、棉北、城南一带,其特点是于稳健中见潇洒,古朴中现圆活。快板英歌的节奏快、鼓点紧,并随着队伍的阵势开合而多生变化,所用的英歌槌较短,运槌灵便。快板英歌一般分为对打套式、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三类。

  据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黄斯介绍,一个完整的英歌队表演分为前棚、中棚、后棚三个部分,前棚为英歌队的主体部分,是整个表演的核心,表演人数为双数,最小规模为8人,最大规模可达108人,具体人数依照演出规模和实际情况而定。他们全部扮演成梁山好汉的形象,舞布蛇的时迁是队伍的前导,宋江、李逵、鲁智深、武松、孙二娘等“梁山英雄”们在队伍中各自发挥职能,他们双手手持短棒,对敲而舞。中棚的主要人物是“佛公佛母”,他们头戴弥勒佛面具,手持葵扇,拉开中棚表演的序幕。这一部分表演以地方上一些具有较强戏剧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曲艺表演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表现货郎下乡的“双摇鼓”,表现民间男女爱情的“桃花过渡”等。后棚主要为武术表演,潮汕地区自古有尚武的习俗,农民们手握农具,将南拳中的一些武术套路融入英歌舞表演之中,最后以徒步僧人与清朝官员对打来结束整个英歌队表演。

  在英歌舞的表演中,表演者用舞棍随着鼓点节拍来律动,以此来展现梁山英雄的侠义风采。这种集体性舞蹈从气势上讲,也可称为英雄之歌。

  黄斯表示,当代英歌舞无论结构形式还是文化功能,都发生了改变,但传统的表演形式依然保存完好,这是值得庆幸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英歌舞中的某些表演套式必然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我们更应抓住时机,做好英歌舞的文化保护工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梁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