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同根同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文化基础

2021-09-29 作者:江冰 来源:人文岭南第116期

  2019年6月24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广州举行,开幕式晚会的主题元素可以归纳为四个关键词——三色花、三江水、三地情、一条根。“三色花”是指广州的木棉花、香港的紫荆花、澳门的白莲花;“三江水”是指珠江、香江、濠江;“三地情”是指三地同声同气,唇齿相依;“一条根”是指三地同根同源,根植于岭南文化这片沃土。

  首先,处于岭南版图之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历史上一脉相承。论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文化渊源,要先从赵佗建南越国谈起。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赵佗任龙川县令。秦二世时,天下大乱,赵佗划疆自治,接南海尉而称南越武王,以蕃禺今广州)为国都,兴建宫殿和御苑。至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去世,享年过百岁,治越近70年。是他划分了南越王国岭南版图,“岭南”二字亦由他而起,广东广西海南也由此确立。建国后,他采取了“汉越融汇”方针,团结当地土著人民,平息战乱,休养生息,开发岭南,进行文化启蒙。至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对百越实行完全封建管治时,赵佗家族已历五代,统治南越国93年。

  南越国疆土范围包括汉朝后来全面建制的儋尔、珠崖、南海、苍梧、合浦、交趾、九真、日南、郁林等郡,大致相当于现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的部分国土。从某种意义上说,赵佗为确定和维护中华民族版图作出了贡献。同时,南越王大胆与异邦贸易往来,为汉武帝开辟了海上商路,促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轫。从此,异域海洋文化不断影响着岭南,以至中原。从“越人未必知虞舜”到“蛮乡今有汉衣冠”,两广地区得益于赵佗“和辑百越”之道,才有了岭南底色存留、中原文明南至、海洋之风吹拂。而今天大湾区的版图恰好处于岭南之中。

  其次,五岭隔断使粤港澳大湾区在地理上自成格局,而海洋性也构成大湾区文学的一个共性。在大湾区文学读本·诗歌卷》中,几乎1/3以上的诗人写到了海及与海有关的事物。这不仅仅是因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海洋紧密相连,南海之滨的山海资源是它突出的自然景观和物质属性,更在于海洋始终是文学书写中的一个重要母题,因其浩瀚、神秘、有容乃大、变幻莫测,具有天然的诗性吸引力,更因其难以征服。

  再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根同源,方言风俗相近。澳门与珠海、中山的“香山文化”,香港与广州等的历史联系极深。20世纪80年代,香港成为文化桥头堡,外来文化进入内地,人口流动与广东联系极其密切。可以说,近代以来,香港澳门就是补充中原文化的“南风窗”,广东人文化生活的改变源于电视。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省电视尚无法联播,人们只能收看本地的电视节目,然而,广东人却能“近水楼台”收看到香港电视台的节目,由此,广东人先于其他地区国人窥见了港澳甚至世界,这也迅速打开了广东人的眼界,使他们活化思想并最终付诸行动。

  可见,经济发达的广东既引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浪潮,也饱有领先的文化艺术。可以说,中国近代以来,无论是思想文化还是艺术,广东都是我国与世界联系最频繁的地区,也是出现创新人才和产生新观念最多的地区。广东与港澳早已具有了文化艺术、文学创作交流互动的历史经验。

  最后,粤语粤菜粤剧粤曲相通无碍,审美习惯与生活方式高度契合,这使得三地文学有了共同的描写对象与情感,相同的地缘生活使得文学作品拥有了共同的文化基础。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与优势表现在岭南文化同根同源,具有海外及世界范围影响力,粤语的使用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就是明证。大湾区广深港三个城市,串联起珠三角,构成了中国市场经济色彩最浓郁的区域。一个湾区,二种制度,三种货币促成文化冲突碰撞,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而冲突碰撞更有利于新理念、新观念、新文化、新艺术、新形态、新生活方式等创新的产生。

  在笔者的研究中,粤港澳大湾区至少有以下特征:她是中国经济最富裕并具有潜力的地区;她是中国近代以来思想、文化、艺术最活跃的地区;她是中国现代以来与世界发展中联系最多的地区;她是中国当代产生创新人才与创新观念及产品最多的地区;她与长三角是中国两个与市场经济发生联系最多的地域文化,而全新大范围交流将促进文化获得大量新质,有利于文化转型以适应新的时代。

  与此对应,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的概念与内涵至少应具有以下几点:令人瞩目的国家战略支持的文艺;反映中国经济最富裕并具有市场潜力的地区的文艺;具有中国近代以来思想、文化、艺术最活跃的文学艺术传统;具有强大的海洋性;具备中国当代产生创新人才与创新观念及产品最多的地域素材与经验;是中国当代最具有多元文化碰撞的文学艺术。文艺是文化的突出表达,文学是文艺的重要一支。文艺的大概念与内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内涵与外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梁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