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六洞桥走出的晚清重臣——张之洞

2023-11-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他毕生在逆境中崛起,在忧患中奋进,致力于实业救国,大胆引进、融合西方先进技术,为中国重工业首开先河,他就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

  毛泽东曾指出:“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这位被后人尊称为中国“钢铁之父”的晚清重臣却是出生在早年不产钢铁的边陲山城——贵阳。

  张之洞(1837—1909年),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壶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

  张之洞自幼聪慧,4岁即发蒙于兴义府学宫塾师何养源,9岁便已读完“四书五经”。“城东北隅,云峰耸碧,烟柳迷青,秋水澄空,红桥倒影者,招堤也。”“水绿波澄,莲红香远,月白风清,水落石出者,亭之四时也。”“晴而明,雨而晦,朝而苍翠千重,暮而烟霞万顷,四时之景无穷,而亭之可乐,亦与为无穷也。”你能想象这些咏景的四言佳句,都出自年仅11岁的张之洞吗?1848年,其父张锳所倡建的安龙招堤半山亭竣工,他模仿唐高宗年间阎伯屿在滕王阁邀请群僚著文纪事,在半山亭上大宴宾朋。11岁的张之洞,席上写出了震惊四座的《半山亭记》,用七百余字将招堤四时的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第二年,张之洞的第一本诗文集《天香阁十二龄课草》便在贵阳刊印,“神童”的名号鹊起。

  张之洞少年时,张锳将一方古砚送给他说:“这方竹节砚,是你祖父在京城任四库全书馆誊录时,纪文达公纪晓岚赠送的,是宋代的旧物,上面有竹节一样的纹理,故而叫做竹节砚。砚上的铭文,是纪文达公亲手刻下,异常珍贵且不说,铭文还讲了做人的道理,你长大了就会懂得。你祖父传给了我,我再传给你,你将来再传给后代子孙!”张之洞细看那数行砚铭,写的是:“介如石,直如竹。史氏笔,挠不曲。笋不两歧,竽无曲枝。孤直如斯,亦莫抑之。其断简欤?乃坚多节。略似此君,风规自别。”竹节砚上的文字,对张之洞后来刻苦学习、为官清廉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1849年中秋之后,12岁的张之洞启程回原籍河北南皮县参加县试。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历经湘、黔、豫三省,于第二年春节后第一次回到故乡。张锳认为厅房之木没有自朽自烂的,松柏檀梁固好,如果子孙不争气,自恃家产挥霍浪费,再好的厅房也保不住。因此,老家的房屋与当地普通民居相差不大,张之洞住在这里,很自然便想起父亲平日的教诲,一心专攻学业,准备县试。

  县试这天,张之洞早早来到考场等待入场。在连考的五场中,不论是八股文、试帖诗,还是经论、律赋、策问等,他驾轻就熟,挥笔而就。不久,县试发榜,在所取的15名生员当中,张之洞名列榜首,中了秀才。1852年又在顺天府乡试中考中举人第一名,高中解元。

  1837年生于贵阳的张之洞,少年时离黔北上应考,此后便再也没有回到过这里。但他与这片生养他的土地的故事却并没有结束。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教育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京、津、沪、粤、闽等地先后开办了许多新式学堂。而当时的贵州十分闭塞,直到1894年严修到贵州担任学政,在贵州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近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才为黔人所知。从1901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短短十年时间,贵州教育改革成就显著。全省新式学堂数量之多、门类之齐、变革之深刻,在贵州教育史上都是空前的,形成了自明代建省以来贵州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高峰。这一时期贵州近代教育狂飙突进,推动因素众多。除了政府层面的制度安排以外,教育改革家的倡导和推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些教育改革家中,严修、李端棻功勋卓著,张之洞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1897年,严修改革学古书院,设置西学课程。因贵州缺乏算学人才,于是电请张之洞代聘通微积分者赴黔任教。张之洞闻讯后,很快为学古书院送来算学人才郭竹居。严修非常欣赏称郭竹居“颇习洋文,通算法”“于中外情形,泰西学术大略能言之。黔中有此人,庶几一开风气乎!”在郭竹居的执教下,学古书院的数学水平大为提高,与外省同类学堂不相上下。

  严修在贵州时,曾向张之洞表示,要委派一批贵州高才到湖北学习经史时务、算学诸科,学成后回贵州任教,以改变贵州教育的落后现状。后来,尽管严修已离开贵州,但张之洞并未忘记此事。1906年,张之洞让幕僚安龙人宋绍锡从湖北函寄《为开办学堂派人来鄂留学敬告父老书》回黔,说自己幼年随父在兴义知府任内(今安龙)读书,因“念先人旧治地”愿为振兴贵州文教作出贡献,表示愿意出资为贵州建立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各一所,并要求贵州选派学生前往湖北学习,所有学生的学费、旅费、伙食费,全部由他承担。后来这批学生学成后,全部回到贵州任教。

  张之洞为支持贵州、贵阳教育的发展,屡次慷慨捐银,然而去世后,丧葬费都是由他的门生、同僚资助。在留给子孙的遗嘱中他写道:“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

关键词:张之洞;贵州;重工业;学堂;先进技术;教育思想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