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了众多黔味美食的博爱路,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贵阳人在路过人民广场、都司路、人民大道、中华南路时,不经意间就闻到从这条街散发出的美食香味。味蕾哪里经得起这般挑战,驱使着身体就往博爱路走。
博爱路上大部分是贵州著名的小食餐饮店,砂锅饭、牛羊肉粉、灌汤包、鸡丝豆花面、卤猪蹄、肠旺面、遵义米皮……这些小店短的开了十多年,长的已经有二三十年。店内座位有限,赶着饭点来的顾客是很难堂食的,只能端着塑料凳坐在人行道上,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看着找不到车位的食客在两三百米的博爱路上不停转圈。
博爱路因为地道小吃热闹了几十年,它安静的一面反倒常常被忽略。博爱路中段的六洞桥就像是一条分界线,跨过六洞桥,就从喧嚣走进了宁静,从美食走进了美景,从现实走进了历史。
六洞桥是贵阳贯城河下游最后的一座桥,贯城河流过六洞桥,再绕一个牛梭形的弯就汇入了南明河。现在的六洞桥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一个单孔水泥桥,古时的六洞桥也并非有六个桥孔,而是六座桥,每座桥只有一个桥洞。
(乾隆)《贵州通志》记载:“月殿虹桥,在(贵阳)县治前,又名六洞桥。”《贵阳府志》说:“六洞桥,在永祥寺前,原名月殿虹桥,有桥六。”自清乾隆以来,因其地“有桥六”,习称六洞桥。
过去的六洞桥沿河两岸,地较为空旷,名胜古迹较多,有永祥寺、藏甲岩、药王庙、华光庙、六桥池馆等处。远山拥翠,流水萦回,景致极为清幽。其中尤以永祥寺及六洞桥池馆两处,为贵阳城内著名的古老风景区,数百年间,名士留题,诗人居止,名公寓客,或出生于此,或筑屋留连,轶闻趣事,脍炙人口。
清代乾、嘉年间,贵阳女诗人何履絜家住六洞桥,她著有《六洞烟雨诗稿》一册,其中《六桥晚眺》写道:“河干风景如图画,时见卖花人过桥。一磐声随流水度,双栏影倩夕阳描。清将夏气惟兰佩,绾得秋光是柳条。最苦梼衣砧杵急,不曾寄远亦魂销。”
抗日战争时期,粤人袁功甫,曾居六洞桥,写过一篇《六桥小筑记》:贵阳贯城河,雄跨新旧两城,凡九曲,汇流南明。其下游有六洞桥,乃张香涛相国所居。某岁,余乞假养疴,于六洞桥之南,买旧屋一区,葺而新之,颜曰“六桥小筑”。从屏门入,为小院,地砌石板,石平如砥。右厢为客厅一,书房一。左厢为膳堂一、寝室一。左右厢皆设窗,窗设帘纬,视晦明寒燠为舒卷启闭之节。升阶,正房一连三间,为内眷所居。中置腰门,浮雕“三顾草庐”画幅,须眉毕现,栩栩如生。上有小阁,权作书库。风亭月榭,具体而微,惟庭院无树,乃于东篱下辟治小圃,莳花种菜,生意盎焉。春秋佳日,安排笔砚,喜对溪山、黔灵、扶风、栖霞诸峰,浮青散紫,如在几席。毗邻有小西湖名胜,鳌矶石矻立碧波间。轻鲦出水,白鸥矫翼,虹桥风景,颇似江南……
诗与小记,都令人仿佛看到了原来六洞桥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古时的六洞桥一带,除了景致秀美,人们还说这里人杰地灵,清人刘蕴良就作楹联道:“一水倒环分太极,六桥横锁镇中流。”
六洞桥的人杰地灵也有印证。如今与六洞桥隔街相望的是一条名叫六洞街的老街道。说是街道,其实就是一条小巷,巷内绿树成荫,入口即见张之洞的塑像和生平简介。张之洞是晚清洋务运动首领,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据记载,当时张之洞出生在博爱路附近的六洞桥,故取名“之洞”。袁功甫《六桥小筑记》中提到的“张香涛”就是张之洞。
六洞街只有两百米长,街口像装上了一道无形的隔音门,与繁闹的博爱路隔绝。因为幽静,巷内有一家咖啡馆特别吸引年轻人到店读书、聊天,他们很享受六洞街的这份安静。这些年轻人中,肯定有人会对六洞桥的历史产生兴趣,然后静下来在脑海中勾画出一幅旧时六洞桥的景象,见到少时聪慧的张之洞,与他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