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贵阳,坐落在层峦叠嶂的群山之中,是座不起眼的小城。城内森林繁茂,水资源丰富,溪流广布,所谓“富水绕前,贵山拥后,沃野中启,复岭四塞”的描绘,便是这座小城的真实写照。
水丰,自然桥多。曾经生活在贵阳的先民,到底修建了多少座桥?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早在一百多年前,小城贵阳已有大大小小的古桥50多座。而且,每座桥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也都有着风雨变幻的故事。
在市府路东端贯城河上横跨着一座双拱石拱桥,过去百姓称“府桥”,如今市民多叫“市府桥”,是筑城历史文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见证者。
明清时期,该桥紧邻奉祀唐代著名忠臣南霁云的南霁云祠。明代景泰二年(1451年),贵州按察使王宪奏请朝廷,给南霁云谥号“忠烈”,南霁云祠便改称为忠烈宫(今达德学校),该桥因此得名忠烈桥。
作为“邻居”,忠烈桥见证了忠烈宫的后世——达德学校,在那个时局混乱的岁月为贵州教育留下光辉篇章的全过程。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贵州籍著名民主与教育家黄干夫、凌秋鹗等30余人,以忠烈宫为馆址,创立“算学馆”,开始从事数学和物理等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研究。1903年,“算学馆”改为“达德书社”;1904年,开办“民立小学堂”,次年起,改称“达德学堂”,由黄干夫任堂长。其后,学堂陆续增设幼稚班、中学、女子中学,1912年开始,改称“达德学校”,成为贵州第一批现代性质的学校。
达德学校创立后,在新思想、新潮流的带领下,开创了贵州近现代教育史上诸多第一。它在贵州率先创办女学和幼稚园,拥有第一位女教师,倡导女子不缠足的“天足”运动,在贵州首次实现白话文教学,开创贵州话剧先声,创办贵州第一份教育杂志……
诞生于动荡,立于危难,达德师生积极投身革命。辛亥年(1911年)11月3日贵州响应武昌起义,由王若飞负责稽查城防,聂守微负责守护学校。为庆祝贵州光复,达德学校公演黄齐生创作的新川剧《大埠桥》,以贵州抗清名将何腾蛟在大埠桥殉难的故事为辛亥革命呐喊。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达德学校在贵阳率先举起反袁大旗,演出话剧《亡国恨》和《共和鉴》,发电文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表示抗议。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达德师生群起反对,高呼“反对侵略,誓雪国耻,保我河山”;在校内竖立“勿忘五月七日碑”,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个“国耻日”。这所在“忠烈”二字建起的学校,成为贵州革命的摇篮。
市府桥的西侧,也就是原市政府旧址一带,在元代仁宗皇庆年间(1312—1313年)就创建了贵阳市区最早的书院——文明书院。
据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文明书院“在治城内忠烈桥西,即元顺元路儒学故址。皇庆间教授何成禄建。今废。”在明嘉靖《贵州通志》中也有记载:文明书院“在治城内忠烈桥西,即顺元路儒学故址。本弘治间提学副使毛科建。嘉靖间,提学副使蒋信重建。中为敬宽堂,左右为斋舍,后为厨。”
书院经历元末战乱,至明已毁废无存。至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浙江余姚人毛科,迁官贵州提学副使,主持管理贵州全省学务,以贵州“虽涵儒圣化之久,人才未底其盛”,以建校设学培育人才为首务,于是购置忠烈桥周边民房用于建造文明书院。
书院遴选了省内“聪俊诸生及各儒学生员之有志者二百余人,择《五经》教读六人,分斋教诲。”,毛科也经常到书院讲课。从此,贵州教育事业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起点。
文明书院建成三年后,即明正德三年(1508年),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因直言上书得罪了明武宗朱厚照以及宦官刘瑾,被廷杖后谪徙贵州龙场(今修文),并在龙岗山东洞构筑“龙岗书院”教诲弟子。次年,时任贵州提学副使的四川遂宁人席书,多次致书王阳明先生,恭请其来贵阳文明书院为学生主讲课程。
王阳明先生在书院讲学的同时,会同时任贵州布政使的郭绅和任巡按的王济等大吏,将宋代名臣谢枋得的《文章轨范》一书,付梓重刊,作为书院教材,供贵阳士子研习。此举对于当时缺书少籍的贵州边陲,无疑为文化教育事业送来甘霖。
正德四年(1509年),王阳明先生、毛科、席书等均先后离黔他任,书院的讲学活动也日趋荒废,建筑设施亦日渐陈腐残破。
隆庆五年(1571年),浙江慈溪人冯成能按黔,在文明书院右侧新建了一所正学书院。之后,忠烈桥旁的“文明”“正学”两书院原址被官衙所取代,清代为贵阳府署,民国废府遂为贵阳县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为贵阳市政府。忠烈桥因与市政府相邻,遂改名市府桥。
如今,市府桥下已不见穿城而过的河水,桥周不闻士子朗朗读书声,只有古桥遗迹尚能向过往路人证明,这里曾是一片文化盛兴、小桥流水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