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青年说·学雷锋 在行动②】王仁杰:无问西东,把青春扎根在志愿服务的热土

2024-03-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引导青年深植为民情怀、贡献青年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与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学雷锋 在行动】专栏,邀请我院“学雷锋”先进典型撰写心得文章,通过讲述扶贫故事、志愿故事、奉献故事,营造学习雷锋和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2023年7月初,刚刚结束新疆支教生活的王仁杰返乡途中,手机上突然收到了一张照片。放大仔细查看,这是一张作文答题卡,来自于他所带的初一班级里的“数学课代表”,这位小朋友在作文里用横七竖八的字迹细致认真地写道,“我遇到了一位从远处来的志愿者老师,他走的时候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南极和北极,而是遗忘。也许这就是我成长路上最美好的小插曲……”

  王仁杰清晰地记得给学生们上最后一课的场景,记得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学生们懵懂的表情。一年前,他作为一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来到新疆巴州博湖县博湖中学参与支教志愿服务。谈起这段经历,他喜欢用“幸福、完整”来形容。在他看来,这段时光既是以一种新形式参与志愿服务,更是换一个新身份育人育己。

  与志愿服务结缘,他坚定了前往西部的决心

  志愿服务,早就在王仁杰心中埋下了种子。大一时候的王仁杰就报名参加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参加的第一个志愿活动是回收旧塑料瓶。当他和同伴一起把运动会后一片狼藉的观众区里的塑料瓶都归集到一起的时候,劳累和充实一齐涌现。自此之后,王仁杰的身影便常常出现在各种志愿活动场所。在学校大礼堂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在微澜图书馆忙前忙后做起打工子女学校的临时“馆员”、在“冰丝带”成为一名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在大兴机场成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志愿者……从捡起一个瓶子到传递一个微笑,从不起眼的城市边缘到隆重的国际盛会,他在志愿服务中不断获得成长,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走得更加坚定。

  升学季的王仁杰在繁忙的备考之余关注起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他希望能在本科毕业后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西部做一些不一样的志愿服务,在基层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在远方感受不一样的世界。后来他如愿以偿,成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谈到这样的选择,王仁杰认为,这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力量。他生在西部,长在大山,有过1间教室3个年级9个学生的教育经历,也亲眼见到了家乡教育事业的巨大飞跃。正是这种成长经历,浇灌着他志愿服务的种子不断成长,支撑他坚定地加入研支团,让他有机会带着这种力量与孩子们相处,相信未来的日子不仅是支教,更是与童年的自己久别重逢。 

  深入西部大地,他在做用心支教的践行者

  2022年7月中旬,刚刚本科毕业的王仁杰出发前往新疆巴州博湖县,迎接他未来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这一年里他担任一个初一班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并成为该班12名学生的包联教师,同时担任博湖中学教研室教研员、趣味数学社团指导教师,成为了学校工作不可或缺的青年力量。他说,支教中的每一天都紧张而充实,这一切已经和生活互相交融,我感觉每分每秒都弥足珍贵。

王仁杰进行课堂教学

王仁杰与所带班级学生们的合影(右一)

  第一学期上课时,王仁杰注意到班里有一个男孩经常不在课堂,课后也有很多次不交作业,但是会不时地拿上几个超纲的问题追问他。和班主任以及孩子本人了解后,他才知道这孩子的数学功底是不错的,但是经常由于家庭的原因,再加上十几岁的孩子本就贪玩,所以学业表现不太稳定。王仁杰决定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做起了数学课代表。起初这孩子怕自己难以胜任,几番推脱,王仁杰和他讲清楚职责,坚持让他做下去。到了第二学期,王仁杰就更加频繁地检查他作为数学课代表的“工作业绩”,有没有带着大家背诵基本知识点,有没有催着各个小组长按时交作业。这个学期里,他自己的课桌上五颜六色的动漫贴纸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用便利贴写满的上课讲过的公式和结论,他周边的同学们也不再是一下课就上蹿下跳,而是常常聚在一起为了一个问题吵个不停。王仁杰说,这是一个很有天赋但踏实不下来的孩子,容易忽上忽下,我想试试让他承担一些责任,给他一点“负担”,这样才能踏踏实实地学习做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仔细观察总能找到改善的办法,这也是我从自己的高中班主任那里学到的妙招。

博湖中学学生提笔回信

  在常规的教学工作之余,他也想给孩子们留下点有趣的记忆。思来想去,他主动和志愿者队友们一起张罗,组织起了“寄梦社科,见字如晤”书信交流活动。一方面,他全程负责活动的协调开展,联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团委、博湖中学团委提供活动的支持保障,动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百余名师生参与书信交流,为西部地区的学生写下美好的祝愿,并通过少先队主题活动、教师组织传阅、学生自主阅读、专题展览等多种形式,将信中的真诚与感动分享到博湖中学师生的眼中、心中,鼓励他们“踮起脚尖,勇敢追梦”;另一方面,他做好活动的宣传员,全程负责活动的宣发工作,制作多篇新闻稿和视频报道,在“青春社科大”“博湖教育”和“青春博湖”等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受到了广泛好评。这次活动覆盖博湖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千余人,不仅拉近了高校学子与博湖中学青少年的距离,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他们心灵深处。

  除此之外,王仁杰还积极参与当地团委组织的无偿献血、石榴籽手拉手融情营、学雷锋志愿服务、南山沙漠志愿服务等多项志愿活动,多方位服务支教地发展。

  王仁杰说,教书育人是一位老师的职责,也许一年的时间我没有让他们的成绩提高太多,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到大部分的孩子比刚入学时有了更真诚的笑容、更坚毅的眼神以及更上进的心态。也希望这种正向的交流能够在每一届研支团传递下去,越来越深入人心。

王仁杰与学生们一同就餐

学生们为王仁杰举办欢送会

  结束服务期后,王仁杰获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计划优秀等次志愿者,在支教期间的事迹稿件先后被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志愿者、西部志愿汇等多家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转载报道。临别之时,学生们把一张张写满祝福的明信片塞到他手中,他也把鼓励和希望留在这里,激励着孩子们按时长大,去到更广阔的天地。

  再次回到校园,他做起了“志愿者的志愿者” 

  从小到大的磨练,从西到东的成长,这些弥足珍贵的经历让王仁杰越来越觉得,参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习惯,力所能及地服务更广大的对象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替代的追求,这份极大的获得感充实他,温暖他。因此,在研究生入学后,在保障学业科研不掉队的前提下,他坚定地选择加入校团委志愿服务部、学校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在班级中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一职,继续发光发热,用自己的热情服务同学、学校和社会。

  王仁杰说,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有理想,面对困难险阻都愿意勇毅向前,挺膺担当,而我更愿意成为“志愿者的志愿者”,为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带来精神力量。目前,他与正在新疆博湖接力支教的25届研支团和新选拔的26届研支团保持密切沟通联系,协助老师做好研支团志愿者的后勤保障与培训管理,以另一种身份,继续关注、参与研究生支教团的发展与付出。他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每一届研究生支教团都能成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肯吃苦的队伍,能够真正为我们在新疆的服务地做出社科学子的贡献。他也希望并乐意一直为实现这个愿景而努力。

  新时代的志愿服务是青年传承雷锋精神、践行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王仁杰同学说道:“我希望把青春扎根在志愿服务的热土上,把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融入到我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实际行动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推荐阅读

  【社科青年说·学雷锋 在行动①】章饶:心向往之,行亦趋之

关键词:雷锋精神;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支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