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高质量发展:从“速度奇迹”迈向“质量奇迹”

2022-10-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很多人选择乘坐高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2021年,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在重塑城市空间格局、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镇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中国高铁还走出国门,帮助其他国家进入高铁时代,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

  高铁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说明中国奇迹的内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已由“速度奇迹”转向“质量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表明了高质量发展的着眼点、出发点、落脚点。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基石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奠定了全球经济大国地位。中国经济规模已上升到114.4万亿元,占全球GDP的比重上升到18%以上,稳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的过程中得出的重大论断。首先,经济总量决定中国是经济大国,可是经济总量不等于经济质量。必须看到,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相比,与世界经济强国相比,我们的发展仍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中国要向经济强国转化,必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补齐产业发展中的短板。其次,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各国人均GDP数据排名,中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排名第134位,到2021年的12556美元、排名第58位,跃升明显,但也仅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经济在保持速度和规模优势的同时,要更注重质的提升,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再次,从其他国家的发展实践来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一个大概率事件,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显示,只有少数经济体成功地成为高收入经济体,高质量发展是成为高收入经济体的内在要求。

  国家富强不仅需要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需要经济质量的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中国迈向全球经济强国的基石。

  

  

  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过去40多年的高速发展,积累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如供给与需求失衡、城乡与区域发展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等,亟需调整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

  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粗放型增长,必定因能源、资源、环境等约束条件日趋紧张而不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发展转向以循环和低碳为特征、追求要素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要素资源约束问题,依赖资源高投入发展不仅不可持续,还特别容易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冲击,将经济安全暴露于外部风险之中;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淘汰一些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在新旧产能转换和升级换挡中实现供给侧改革;有助于解决地区和城乡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托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承接经济发达地区先进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在产业重构中提升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的速度依旧重要,但是强调在更加宽广领域上的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走绿色均衡发展的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筑雄厚的经济基础。

  

  

  高质量发展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面对全球化逆流和保护主义抬头,唯有推动国内科技创新、提升科技研发水平、突破核心领域和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才能保证中国产业链自主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1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是2012年的2.7倍,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1.9%上升到2021年的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12位,天宫、蛟龙、中国天眼、大飞机、北斗等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相当于少用了14亿吨标准煤。这些数据表明,中国为全球低碳绿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除了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中国在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目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比党的十九大报告,“高质量发展”的定语,从“我国经济”变成了“我国”,这表明: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质量的内涵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高质量发展要兼顾生产、生活与生态。截至2021年底,长江经济带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2.8%,较2015年上升25.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46.6%,较2015年提高1.5个百分点……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追求。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看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共享作为落脚点,其前提是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做大“蛋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必将为世界各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系《宣传通讯》编辑部主任记者)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王晏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

【理响中国】高质量发展:从“速度奇迹”迈向“质量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