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研究假释人员社会适应历程的创新之作

评《中断与再造:社区矫正假释犯角色适应过程研究》

2024-06-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我曾经访谈过一位假释人员,她因诈骗罪入狱,在狱中表现好,任小组长,服刑期间离婚,住房判给男方。假释回来后首先就面临办手续的麻烦。第一次去办,材料没到,没办成。后来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她去办手续,打开材料才发现是同名者的材料,她当场大闹,说工作人员欺负她,歧视她;另一个问题就是住房问题。父母年岁已高,只有一间房,她回来后与父母同住,非常拥挤,前夫的房子空着,她想借住没获得同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问题,如生活、工作等等。好在当时已有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和她一起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在访谈中她对我说,“真的想回去,在里面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访谈社区矫正对象时,我们还发现,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少假释人员出来后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可见,从封闭的监狱走向开放的社区,假释人员面临长期监狱生活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与社区生活方式的适应问题,这不仅影响他们个体的生活质量,家庭的生活,而且还可能给公共安全,乃至社会和谐稳定带来隐患。必须加强对假释人员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矫正工作体系日益完善,作为“让罪犯在希望中改造”的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假释制度适用率必将提升,社区矫正假释人员将会增加。目前国内学者对假释人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新犯罪、社会排斥、社会保护等方面,对于假释人员的社会适应问题关注不够。高梅书的《中断与再造:社区矫正假释犯角色适应过程研究》一书从角色适应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假释人员从犯罪入狱基本社会角色中断到出狱后角色再造过程中所经历的复杂的心理变化及行为转变过程,从而开展了一项具有创新性的探索。

  “假释人员的角色再造过程是个体性鲜明的‘传记化’生活体验,往往涉及非常私人化的丰富的生命故事及内心感悟。”作者运用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深度访谈,收集了大量鲜活的质性素材,从中勾勒出假释人员曲折的社会适应过程。

  作者将假释人员的社会适应过程概括为四个阶段:角色中断与角色想象;角色认知与定位;角色冲突、领悟与调整;角色实践与整合。每一个阶段,假释人员面临不同的困惑、需求和风险。比如,出狱前大多对未来新生活抱有美好的角色想象和憧憬,而出狱后发现现实与想象反差很大,有些人甚至无法适应而重新违法犯罪。在对假释人员角色再造过程提炼基础上,作者还从这过程中归纳出假释人员角色适应的两种模式,即建构型适应和顺应型适应。从建构型适应模式中,我们看到了该群体很强的主体能动性。这些研究发现表明,假释人员是兼具脆弱性、风险性又不乏主体能动性的特殊社会群体。

  该书对假释人员社会适应各阶段的问题、需求和风险的阐述以及对该群体主体性的发现,对司法工作和司法社会工作实务均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正如书中所说,政府相关部门应从“维稳管控思维”向“需求管理服务思维”转变,以再社会化为目标将包括假释人员在内的出狱人的社会适应帮扶工作向释前延伸,根据不同阶段的适应性问题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矫正、教育和服务,助力其主体性正向发挥,这不但有助于该群体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救赎,而且能为家庭、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

  当然,假释人员社会适应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化,这可能还涉及到许多制度层面的改革。如监狱可否层级化,构建封闭、半封闭、开放的体系,让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就可以实际地面对社会,走入社会。监禁矫正如何与社区矫正有机衔接,在社区矫正中如何个性化地促进假释人员的社会适应,等等。这些都还需要众多的如高梅书这样的学者们深入地探讨。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学会司法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