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支法治营商环境专项调研团队顺利返航 西北政法大学中亚行赋能“一带一路”法治建设

2025-06-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6月10日下午,远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开展深度科研考察的西北政法大学“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代表团,完成中亚行科研任务归来。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赵万东在欢迎仪式上表示,此次科研活动是西北政法大学立足法学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成功实践,生动践行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研理念,彰显了学校在涉外法治研究领域的深厚实力与责任担当。

  代表团由西北政法大学“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院长王莹莹、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院长舒洪水、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孙江等学校师生及多名行业专家组成,调研行程覆盖3国4城的20余家机构,采集多组营商环境数据,是近年来中国高校首次在中亚地区开展相关主题的专项学术实践活动。

  西北政法大学“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致力于为丝路共建国家政策沟通提供法治智库支持、为设施联通提供法律业务咨询、为贸易畅通提供争端解决方案、为资金融通提供风险防范预案、为民心相通提供法律实践范本。代表团此行深度整合中亚三国法治实践经验,开创性构建跨境营商环境研究协同范式,推动实现相关成果从学术研究到解决方案的精准转化。

  在哈萨克斯坦,代表团围绕法律实务、企业实践、市场考察等层面全方位开展调研,走访当地知名企业、个体工商户及中国超市,了解哈萨克斯坦营商环境的真实状况。

  在吉尔吉斯斯坦,代表团深入了解中资企业在吉尔吉斯斯坦经营现状与挑战,并就优化营商环境提出意见。期间,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会见了代表团,高度肯定了此次科研活动的前期成果与实践意义。

  在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团拜访了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商务参赞孙岩详细介绍了乌兹别克斯坦营商环境,表示外资企业在交通、能源等领域将会获得诸多便利,同时提醒中国企业在乌投资期间需注意文化差异和法规适应等挑战。

  展望未来,西北政法大学将继续依托“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深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在法治领域的交流合作,聚焦前沿问题与实践需求,为共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持续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