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10月29日,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同济大学、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主办,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基地、上海市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研究同济大学基地、同济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承办,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战略研究所协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创性贡献”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
“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创性贡献”学术研讨会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闵辉,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解超,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分别致辞。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闵辉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解超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理论
吴广明表示,要一体化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把握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深入研究其内蕴的道理学理哲理。在此基础上,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原创贡献的学习研究阐释,解决好“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讲、怎么干”等问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面来。
解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他分别从现代化、社会主义、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等三个角度阐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创性贡献。
闵辉提出,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特别是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济大学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导向,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会上还举行了同济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揭牌仪式,与会领导共同为同济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揭牌。
与会领导共同为同济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揭牌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理论体系
第一阶段的主题发言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华东师范大学的6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主持第一阶段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杨凤城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四个现代化与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百年历程的发展阶段、主要贡献、成就经验作了高度的概括。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杨凤城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左凤荣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苏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他在中苏现代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敢于突破传统的理论进行创新;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从现代化中得到好处;要坚持党的领导,保证现代化的有序进行;要与世界有秩序的外交、保持良性互动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左凤荣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胡振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问题”。胡振良认为,从发展过程来看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现代化是21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中心主题,中国式现代化要引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要促进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胡振良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蒲国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世界社会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蒲国良认为,世界社会主义的范畴里面的“社会主义”是所有的“社会主义”的思潮、思想、流派、运动、制度,“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本身就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的一种反映。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蒲国良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柴尚金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从政党外交的角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启示意义,即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要走自主发展道路、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柴尚金研究员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靖北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理论体系”。刘靖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不能走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也不能走苏联式现代化的老路。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靖北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国智慧
第二阶段的主题发言由《思想理论教育》副主编曹宁华主持。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的6位学者进行了交流发言。
《思想理论教育》副主编曹宁华主持第二阶段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有特征和中国特色及其辩证关系”。李冉认为,无论是西方的现代化还是中国的现代化,都遵循着人类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也由此形成了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共有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主要源于中国基本国情,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逻辑”。邢云文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文化意味的命题,这个文化命题内在的包含着现代化的文化和文化的现代化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式现代化能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一个新的图式,还提供一种文化模式和文化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蒋锐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几点认识”。蒋锐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旧命题,“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现代化以新的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体现,是一个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蒋锐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华东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陆钢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当代中国视角下的中亚研究:现代性与原创性”。陆钢从文化传统、语言、技术三个方面对中亚研究的现代性与原创性进行了较为详实的阐释和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陆钢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永鹏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智慧”。黄永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把中国智慧与时代化、现代化和中国化结合起来的典范。“中国式”不会止于“中国式现代化”、未来中国还将创造出更多的“中国式”的理论和实践。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永鹏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郝宇青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观念准备”。郝宇青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中国最伟大的实践之一,这个“最伟大的实践”也需要理论上的准备、观念上的准备。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郝宇青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文汇报》理论部主任杨逸淇对主旨发言进行总结。杨逸淇认为,与会专家从不同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创贡献”这一主题做了一个立体式的全景呈现,视角独特、逻辑严谨、论证有力、观点新颖,既有政治的高度也有学术的深度,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神盛宴。
《文汇报》理论部主任杨逸淇对主题发言进行总结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青年学子以及多家刊物和媒体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参加“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创性贡献”学术研讨会嘉宾合影 本网记者 陈炼/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