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香港文学真实面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数据长编”课题研讨会举行

2022-12-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数据长编”课题研讨会近日在线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

  会议开幕式由“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课题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稀方主持。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教授白杨,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潘耀明,《香港文学》副社长兼总编辑游江分别致辞。白杨充分肯定了“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课题的研究价值,并期待本次研讨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潘耀明结合《明报月刊》等知名报刊的实践,回溯了香港报刊文艺的发展历史。他表示,香港的文艺刊物异彩纷呈,文学生态十分特殊,希望与会学者以开放的态度对香港文学作出公允的评价,展现香港文学真实的面貌。游江高度评价了香港文艺期刊研究的意义,介绍了《香港文学》的办刊历史及近年来工作计划,如设立“香港文学奖”,并将进一步邀请香港和内地的学者开展香港文学研究。

  来自国内多所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学者参会,围绕香港文艺期刊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展开讨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乐琦介绍了香港沦陷时期的刊物《新东亚》,认为该刊物反映了抗战期间香港沦陷区与其它沦陷区的不同特征。江苏师范大学教授王艳芳以对《南洋文艺》(1961-1962)的资料整理为起点,研究刊物“南洋特色”的建构及“现实主义”艺术标准的体现,通过探讨期刊的文艺表达,映现“香港-南洋”的文化交流,凸显了香港之于南洋的文化影响。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凌逾以“以诗会友,百舸争流”拢括《流派》诗刊的风貌,在整合该刊出刊情况、诗风特色等内容的基础上,将其与姊妹诗刊《圆桌》进行比较,从诗人个体风格的呈现与同人群体的聚合入手,强调史与诗的交叉联动,生动立体地展示香港当代诗坛的特征。惠州学院教授颜敏通过考察1920年代初的《双声》杂志的文稿与编辑方针,认为该刊在艺术探索与社会批判之间寻找生存空间、价值意义,其文风刊貌,孕育新声,开启了香港现代小说的种种可能。广西大学教授赵牧聚焦《博益月刊》(1987-1989)“文学批评”的香港视角,充分考虑到香港作为海内外华文文学互动交流中介的地位对于刊物同人文学观念建构的影响,展现该刊对不同区域的华文文学作家作品的选择与阐释,并探讨其如何从文化的边缘位置出发,参与形塑世界华文文学多元共生的格局。华侨大学教授陈庆妃着眼《大拇指》《素叶文学》对内地新时期文学的回应,重审“本土化”与“生活化”,指出这两种刊物在新时期的文学实践,与其说是呈现“本土”,不若谓之表现“本地生活”。这一时期香港与内地文艺期刊存在互动,即使要谈香港文学的特殊性,也应将其置于中国文学的脉络之中加以讨论。

  赵稀方作会议总结。他表示,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但也在香港被割让后发展出了自己的特征。在中国文学的格局中,香港报刊研究在对象方面具有原创性。文艺期刊是香港文学研究重要的原始数据源,“香港文艺期刊数据长编”课题重在对一手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相关研究亦建立在爬梳原刊文献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弥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不足,并提炼出不同的理论命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关锐)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