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了战略部署和路径安排。辽宁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内在驱动力,以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统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以自主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辽宁科教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众多,在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能力突出。2023年上半年,全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和建设水平都稳步提升,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达到1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由34个提升至40个。而且,辽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产业门类齐全, 在装备制造、冶金、石化等领域有着深厚积淀,在新材料、精细化工、智能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等领域有着独有优势,在机器人、IC装备、储能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技术成果,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总之,辽宁具备自主创新的优势基础和产业升级的良好条件。
但是,目前仍需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有效供给,提升全面支撑能力。要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揭榜挂帅”等制度,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力争攻克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一批“卡脖子”技术的突破,提升产业自主可控水平。要在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学科和研发布局的基础上,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共性基础技术供给。要高水平建设辽宁实验室,加快建设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策源能力。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形成颠覆性创新成果,形成独有性、原创性产业,构建适合新技术、新模式的产业生态。
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形成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辽宁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科研攻关能力和技术工人储备不断提升,数字化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优势明显。但是,目前仍需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而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产业链条。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是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要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竞争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是提高附加值的重要举措,要瞄准最新的消费需求和市场升级,强化产业链配套,通过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延伸产业链,要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目标,打造一批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实践证明,产业集群能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能有效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要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做大做强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集群,支持域内不同发展程度示范区、高新区、科技园区之间形成联动机制,以打造协同互补、共同发展的创新共同体。要充分发挥高端制造业和以工业机器人、数字制造、纳米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优势产业的基础优势,推进产业集群创新。要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专精特新”等核心企业,加快培育产业链上各环节配套的“关联企业”,做优做强全链式产业。还要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协作,推动行业共性技术研发。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整合优化科教创新资源
新时代新征程,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进行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目前,辽宁聚焦3个万亿级基地和22个产业集群建设需求,在机器人、IC装备、储能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新松机器人、拓荆科技、融科储能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围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储能与氢能、深海装备用金属材料、石油化工、集成电路等重大战略方向组织实施创新联合体重大专项6项。
要进一步围绕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需求,集中力量研发战略性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装备,集中力量持续推进原始创新,凝练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建立“高精尖缺”技术及产品需求清单,实施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和一批“揭榜挂帅”项目。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重大基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前瞻性布局,瞄准先进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精细化工等前沿领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围绕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等,重点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纳米科技、合成生物等前沿交叉研究,加强大科学装置建设预研,全力推进大科学装置落地。
积极培育产业园区 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内高校院所转化科技成果1528项,同比增长22.4%。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68亿元,同比增长49.8%。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509家,同比增长62.7%,总数达到29551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辽宁强化科技成果供给、深挖科技成果需求、优化科技成果服务密切相关。
目前,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要积极培育产业园区,通过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运作,着力形成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打造一个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风险投资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要充分发挥区域政策叠加优势,使产业园区持续增强与创新要素各方的协同合作,通过搭建科技创新交流沟通平台,深度链接产、学、研渠道网络,多维服务驻园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发展;与此同时,园区聚焦创新、创业、金融、产业、服务、社交等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专业人才栖居地、区域资源辐射地。要加快推进“高校科技园+产业园”园区共建,围绕重点产业链和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加速产业链、政策链、金融链、创新链贯通融合,使产业园区与高校在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服务、企业校友方面展开多维度、多层级的联络与互动,全力将融合创新园打造成为区域创新创业孵化园和产业策源地。在园区共建过程中,通过搭建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学校高级人才、重大成果、产业资本等高端要素聚集,促进人才、技术、资本和信息等创新资源高效流动和精准对接,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
(作者简介:张妍,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曲弋,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