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播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10-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为文博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智能传播时代,ChatGPT、Sora、AIGC等基于人工智能新型技术的发布,让数字技术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从“数字敦煌”、国家博物馆的数字化呈现,到故宫博物院的裸眼3D数字藏品展示、洛阳龙门石窟沉浸式体验馆,文博事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保护与赓续,同时也让公众对文博事业的认知,从以往单纯的看“宝”变为对历史文化的体验和对知识的获取。由此可见,利用智能传播技术激活传统文博存量资源,对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实现文博事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智能传播推动文博事业发展的价值意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的文博事业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历史使命,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化融合的不断深入,智能传播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推动下,数字文博的未来充满了更多可能性。 

  (一)创新文博传播方式 

  智能传播时代,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传播技术的推动下,文博事业的数字化进程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2022年,由敦煌研究院与腾讯集团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上线,共有6500余份高清文博数字档案向全球范围开放。虚拟领域的构建与展示,为跨境交流铺设了直达观众心灵的桥梁。借助沉浸式的感官之旅,博物馆的珍藏不再局限于高墙之内,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让观众亲身体验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艺术价值。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即时互动的传播优势日益彰显,它不仅跨越了地理的障碍,更将博物馆的宝藏以跨媒体、多形态的方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激发了无数有趣而深刻的交流话题。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展区搭建了“西夏陵高沉浸式体验空间”,游客通过VR头显设备能够体验穿越至千年前西夏王朝的奇妙感,身临其境地探索和感受西夏陵特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通过智能传播技术的巧妙应用,能够为公众构建沉浸式的文博体验空间,让观众得以穿越时空界限,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趣味性,从而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双重共鸣。 

  (二)促进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 

  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多维度、系统性的工作体系。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文物保护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也更加深入。一方面,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预防性保护作为一种前瞻性的管理策略,能够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前识别并消除可能威胁文物安全的风险因素,从而减缓或避免文物劣化过程。利用大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算法,工作人员能够对文物保存环境的历史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如调整环境控制策略、优化保存设施布局、实施预防性修复计划等,以实现对文物长期、稳定的保护效果。另一方面,在智能传播时代,高精度扫描与建模技术已成为文化保护与传承领域的重要工具。通过采用先进的三维扫描和激光测量技术,工作人员能够实现对文物表面乃至内部结构的非接触式、高精度数字化采集。从早期简单的文物图像数字存储,到文物三维扫描与建模,文物高清拍摄,OCR文字识别等技术的运用,构建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为文物的长期保存与高效利用提供了可能。 

  (三)提升文化传播效果和产业创新 

  智能传播技术具有虚拟性、整合性、互动性、娱乐性等表征,能够有效推动文博展陈的数字化转向,进而打造兼具沉浸式与趣味性的文化体验。如近年来,基于数字空间的“云展览”以及现实与虚拟融合的“数字展”应用逐年增多,通过大数据技术和算法模型,将网络游客数据转化为用户特征标签,如年龄、性别、兴趣爱好、职业背景等,从而构建出一个个立体、多维的用户画像,这一过程将更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博用户的心理需求、兴趣偏好及潜在的文化消费习惯。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北京展区,技术人员通过对AIGC、无感交互、多人互动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打造出沉浸式体验IP场景“如梦·守护神”,让观众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利用智能传播技术,公众不再局限于在博物馆中被动地接受教化,而是积极参与到融合个人情感与综合体验的双向沟通中。 

  二、智能传播时代文博数字化的现实困境 

  智能传播时代,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文博事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发展机遇,文物保护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智能传播在推动文博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带来了诸多机遇和变革,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 

  (一)文博机构与区域数字化发展失衡 

  首先,头部文博机构领跑智能传播应用创新。头部文博机构汇聚了我国文博事业核心的文化资源,并且在项目资金、人才储备和技术实力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能够将发展重心置于文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应用创新上。通过调研显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等级的文博机构。其次,发达地区文博机构数字化先发优势明显。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博机构在数字化创新和智能化传播方面,相比其他地区呈现出范围广、形态新、群体多的先发优势。东部地区数量庞大的文化消费群体,也为当地文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部分文博机构数字化开发“重技术,轻内容” 

  智能传播时代,文博数字化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需要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近年来,随着四川三星堆、北京故宫等机构沉浸式文博产品的火爆,让各地文博机构看到了人机交互技术在文博数字化传播中的优势。但是受限于智能传播技术成本高,缺少对数据资产转化和创意策划的能力等因素,一些地方文博机构出现过分追求智能传播技术应用,而忽视了对文博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深入挖掘与呈现。 

  三、智能传播时代文博数字化转型的破解路径 

  针对当前文博数字化面临的现实困局,需要充分把握智能传播时代的公众需求和传播特征,积极构建政府、学校、文博机构与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的文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  

  (一)发掘地域优势和当地特色,推动文博机构均衡发展 

  首先,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积淀、文化资源和地域特色,当地文博机构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地缘优势,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展览和数字化产品,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关注和参与,从而推动文博事业均衡发展。其次,政府在适当时机可以出台文博数字化鼓励政策,积极进行方法引导,利用当下文博火热的契机,借助优惠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文博市场,进一步激发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博事业发展热情和传播意识。第三,文博机构还应积极与当地社区、高校、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内容生产与市场和行业接轨,注重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 

  智能传播时代,文博数字化传播尚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背后的推动力仍以各地文博机构为主,因此,当前文博数字化呈现出各地文博各自为战、传播内容陈旧单薄、重技术轻内容等现象。首先,各地文博机构要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科学价值及艺术魅力,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如通过动画、短视频、互动游戏等形式,让用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激发对文化遗产的兴趣与热爱。通过与高校、互联网媒体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传统文化智能传播的文博传播新格局,做优做强地方文化和文博宣传。其次,合理利用智能传播技术手段,打破各地文博机构间的信息壁垒,加强文博机构内部传统文化组团发展格局,打好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主题的组合拳。 

  (三)营造数字研创生态,培育文博智能传播人才 

  首先,构建文博人才工作责任体系。各级文博机构应当深化市场化人才引进与扶持机制,增强区域间人才交流与合作力度,构建全面的人才信息数据库平台,实现用工需求的精准对接与保障。同时,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传承生态环境,通过多维度举措提升全民对于文博事业的文化认知与素养水平,共同推动文博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其次,文博机构要与高校积极开展多元合作,创新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打破高校专业间的学科壁垒,将智能传播、数据挖掘与分析等课程融入文博专业的课程体系,利用互联网虚拟空间,强化文博虚拟仿真教学,实现人才链、文化产业链、技术链的深度融合。第三,找准文化契合点调动民众积极性。如利用智能传播手段,举行定期线上线下“数字文博日”活动,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制作工艺等以故事化的方式呈现,通过数字技术的场景再现,使公众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文博机构还可以与游戏、动漫等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共同开发文博主题的沉浸式游戏和动漫作品,扩大文博内容的受众范围,同时提升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中华文明犹如浩瀚星河,璀璨夺目。近年来文博热的兴起,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中展现出蓬勃生机的鲜明例证。为了让这股热潮不仅持久不息,需要借助“可见、可及、可互动”的智能传播手段,切实让历史文物能够说出话、道出理,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在线评论数据驱动的旅游景点推荐模型及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 

  (王萌,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传播系讲师;毕国珍,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传播系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