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期。国家多次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落实国家的此项战略要求,各个省市都在就如何确立和培育新质生产力制定行动计划,把具有新质生产力元素的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纳入培育计划。其中,先进医疗装备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民生福祉、涉及社会保障、涉及健康中国,特别是涉及先进医疗装备能否带来下一个阶段国民医疗保障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因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当今先进医疗装备中,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精准医疗方面的技术和设备。精准医疗,又被称为是“个性化医疗”。这种医疗模式是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为患者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种定制模式。该模式的变革之处主要表现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各个阶段,由以往的对“症”下药转向为对“人”下药。在国际上精准医疗是科技新兴产业,我国也已经开始把精准医疗上升为国家战略,将精准放射治疗装备、高精度定位装备、医学精准控制技术等关键产业确定为未来发展产业,其中也包括了在国际上产业赛道独特、具有原创性和颠覆性的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
美国是全球最先实行精准医疗的国家。2015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了实施“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计划。“我发起一项新的精准医学计划使我们更接近治愈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给我们所有人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方案,使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家人更加健康。”我国也迎头赶上精准医疗发展的势头,我国科技部于2015年3月11日首次召开了国家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决定在2030年前,中国政府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付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
精准医疗与传统经验医疗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优势。可以通过将精密仪器等先进的现代技术与优秀的传统经验整合在一起,创建更新奇、更安全的疗法,大大减小临床实践的不确定性,从而在手术中实现“该切的片甲不留,该留的毫厘无损”,在保证精准的同时尽可能将损伤控制到最低。低温精准医疗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高科技新兴产业。先进的超低温技术手段和方法的研究与开发,使得低温这种传统能量应用更加精准、科学、安全、可靠,在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发挥出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拥有依托国内唯一的低温冷冻医学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位于辽宁省沈抚示范区)而建设的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集群,相关科技创新成果具有原创性,对医疗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颠覆性,完全是新质生产力的性质,不仅代表了国际顶尖科技创新水平,也能为传统医疗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加大对我国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的打造和培养力度,势必带来国民医疗保障能力的极大改善,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引领医疗产业发展进入高科技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我国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的新质生产力特点
1.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是高科技创新催生的新产业
低温精准治疗是国际上全新的物理疗法,产业面向肿瘤、心脏、呼吸系统等重大疾病领域,是继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之后肿瘤治疗的第四种创新治疗方法。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掌握最先进的主流技术,即利用焦耳汤姆逊原理,通过高压氩气、氦气节流效应而实现的可控氩氦制冷技术。该项技术之前主要应用于军事、航天领域,美国和德国率先将其应用于低温医学治疗领域。我国的北京阳光易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历经近10年潜心研发,成功将此项技术用于全身实体肿瘤精准微创治疗,自主研发生产了“低温手术系统” (氩氦刀),于2019年获得NMPA注册上市。该产品研发生产过程积聚了该领域相关专利近百项,成功打破国际巨头技术垄断,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氩氦刀产品系列,填补了我国肿瘤氩氦冷冻介入治疗设备的空白。时至今日,我国在该领域部分技术上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全球最细冷冻消融针,全球最小体积冷冻治疗设备等均已在中国率先问世。
2.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是颠覆性高科技产业
低温能量是一种长期被低估的医学能量。与传统肿瘤治疗技术相比,低温冷冻消融技术在肿瘤领域已展现出众多独特优势,得到临床医生广泛应用和认可。将低温精准治疗技术应用于其他疾病领域也已在国际上掀起新的浪潮。譬如在心脏疾病领域,低温冷冻消融技术也被心脏外科医生用于心律失常治疗。在国际范围内,我国已与美国基本同步在进行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其中辽宁省的低温精准医疗装备头部企业沈阳鹏悦科技有限公司在研的“心脏冷冻消融系统”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该产品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氩氦低温制冷原理,攻克快速降温/升温、真空隔热等关键技术,具有国际首创可弯折工作区等特色。该产品成功上市后,预期能够替代传统的外科迷宫手术方式,缩短手术时间5倍以上,并显著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大幅节约医疗费用。类似治疗模式创新均可能带来医疗行业颠覆性的变革。
3.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是具有独特赛道和新动能的新产业
我国的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具有独特的赛道。美国和德国率先开启氩氦制冷的军转民应用,中国是世界上发展低温冷冻精准治疗的第三个国家,而且目前我国在个别技术领域已经领先超越美国和德国。与美国和德国并行研究的临床医学应用场景,也包括了心律失常冷冻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冷冻治疗、自然腔道病变冷冻治疗、医疗减脂美容、宠物医疗等诸多领域。
中国低温精准医疗产业以“低温精准治疗”开辟新赛道,有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该产业带来的新动能主要表现为氩氦冷冻制冷技术是目前国内少有的与国际同类技术可以并行、甚至超越的先进技术,该产业的创新三类医疗器械(例如,心脏冷冻消融系统)如果获批上市,将会直接对标美国美敦力公司(全球医疗器械企业排名第一位),有望成为国际首家(至少是国内首家)获证企业。全球有超过6000万心律失常患者、巨大体量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患者群体是低温精准治疗产业巨大的需求端。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集群自身的发展动力十足,也是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新动能。
二、我国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产品是颠覆性的全新医疗装备(新产业),全新的手术疗法(新模式),是新兴产业,具有极大的超前性,导致该产业在医疗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应用中也遇到了很多发展问题,例如,缺乏研究推广平台;目前产品无法进行医保体系的物价定价;进入基层医院新技术推广遇到制度性壁垒以及低温精准医疗产品招标受限等。为此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做好原创性和颠覆性产业的配套服务,营造该产业的良性生态发展环境,帮助具有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解决快速发展的制度保障和运营环境等问题。
三、我国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未来发展建议
1.将我国的优势产业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产业纳入未来新质生产力清单中加以进一步培育,尽快释放其在产业经济效益和民生福祉方面具有的颠覆性的效果。
2.加大对国内科技原始创新产业的支持力度。当前全国都在落实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工作,当务之急,不仅要发现现有新质生产力的业态萌芽,更要配套地制定让萌芽茁壮成长的保障环境,为此要无条件地可持续支持企业开展颠覆性、前沿性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决策,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低温医学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精准医疗装备产业中试基地、重大疾病防治研究所等平台,为重大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3.建立创新医疗装备物价医保“绿色通道”。建议由国家医保中心制定相关政策,对低温精准创新医疗装备办理物价、进入医保目录有“绿色通道”优先审批等相关的政策,实现快报、快审、快批。尽快解决新质生产力发展遇到的制度壁垒问题。
4.将低温精准创新医疗装备纳入单一来源采购。目前创新医疗装备由于其独一无二性而在采购招标中无法满足至少三家企业投标的要求。需要等待三轮公开招标且流标后,才能采用专家论证单一来源采购,影响新质生产力产品市场应用的进度。希望政府采购部门针对科创产品的独特性、唯一性而设计单一来源采购政策。
5.支持低温精准创新医疗装备各省域和全国以及海外的应用场景推广。建议由国家卫健委牵头,支持各省本土化发展低温精准医疗产业,加大医院产品规模应用,利用中国各个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联盟等渠道,在国内开展基层医院专业学术培训班、交流会、示范样板医院,将创新医疗技术下沉到基层医院,让最先进的技术首先惠及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建议国家和各省卫健委支持,在各省内成立低温冷冻联盟医院,填补省域和地级市空白区域,并将创新医疗技术下沉到县区级基层医院,推动经济型机型进入基层医院能力提升、贴息贷款等政府项目。并以我国低温精准医疗产业发展本土化典型省份为范例,推广覆盖至全国医院,让高科技医疗尽快惠及民生。
6.支持低温精准医疗企业尽快出海。出海创收是当今中国低温精准医疗装备企业发展的必然之局。目前,针对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的国产低温手术系统(氩氦刀)在国内大部分省份已经应用,并且占有率跃居行业首位,宠物领域的国产氩氦刀已经在澳门实现应用。该产业的爆发式发展下一步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搭建出口平台和渠道,产品市场拓展的重点关注地区应该聚焦在:俄罗斯、东北亚地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欧洲等地区和国家,希望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支持,踏浪出海,实现我国低温精准医疗产品全球市场价值。
(作者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导,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