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高校人才培养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暨“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

2024-05-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如何将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政课教学?语言类高校人才培养如何服务新质生产力?4月25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暨“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出席集体备课会并发言,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校党委副书记王静、副校长查明建出席。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金融贸易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师集体备课,交流研讨。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暨“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会议现场 照片由校方提供

  尹冬梅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21世纪中国语境下的新突破。新质生产力是思政课教学必须要讲、必须要融入的最新理论之一。如何讲好新质生产力这一创新理论,要求教师打好理论功底,了解热点、前沿问题,讲究教学方式方法,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围绕“新”“质”“生产力”三组关键词,尹冬梅提出,“新”是“创新”“更新”,要实现课程的创新改革,突出国际比较特色、外语特色、“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充分挖掘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佳实践地。“质”是“质态”“形态”,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的创新性配置和高质量升级。上外马院要发挥语言“特色”,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全球传播,打造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长”型学科。“生产力”中“人才”是最活跃的因素,“青年”是未来引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功能,将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作为时代新人的必备素养。要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集体备课环节,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齐聚探讨,深入研讨了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理论内涵、实践要求和将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路径。备课环节由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宇伟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发言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冒佩华教授表示,新质生产力发展思想经由思想孕育、提出过程和认识深化阶段逐步形成,是我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战略选择;其发展内涵及内在规律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和生产力一般规律进行了延伸;应以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产业体系的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应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路教授以《论文撰写与研究方法》为例,展现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是将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贯穿到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诚信、守则、敬畏”的学术研究伦理,树立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学术研究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的学术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宝珠副教授围绕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政课的路径、理论倾向和学理逻辑等方面进行了发言。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政课教学须注重学理逻辑和系统设计,把握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以纾解学生关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困惑,进而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