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是事关学校立德树人的核心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既需要理论课教学,也需要实践课教学。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真学真信、入脑入心和切实践行,学校思政课教学就需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专门的基地。教育部办公厅等八部门于2022年7月29日联合印发“教社科厅函〔2022〕31号”文件《关于公布“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的通知》。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场馆。场馆是指发挥各种实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传播文化功能的专门机构,包括国防园、国防教育基地、军事主题园,以及其他各种各类纪念园、纪念馆、陈列馆、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校史馆、资料馆、图书馆等。场馆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参观访问场馆使参观者接受特定教育。场馆教育可使参观者以非正式学习的方式获取特定知识,改变态度,生发特定的情感、意志、价值观。场馆教育具有鲜明的情境性、选择性、主动探究性等特点,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场馆教育,各类场馆和大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大思政课”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离不开通过场馆实践教学。通过校外场馆对学生进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大思政课”理念的应然扩展。校外场馆教育确实能发挥校内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发挥的作用——丰富多样的实物、多媒体声光电、虚拟仿真、专业讲解等能够很好地拓展、加深、巩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与情感,并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志。
设立包括军事类和涉军类场馆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快构建我国大中小学“大思政课”工作格局的一个必然之举,也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而且,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公布的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也是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2022年7月25日联合印发的教社科〔2022〕3号文件《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一个关键举措。这不仅是切实增强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效果的一个有力支撑,更是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多、类型丰富,所在地点遍布除港澳台的各省级行政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因而便于大中小学就近在当地开展场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这些基地由教育部分别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以现有基地(场馆)为基础分专题设立,包括科学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美丽中国专题实践教学基地、抗击疫情专题实践教学基地、党史新中国史教育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专题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大思政课”营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因此,推进“大思政课”需要充分利用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
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有很多军事类与涉军类场馆。其中包括,平津战役纪念馆(天津)、中北大学兵器装备陈列室(山西)、抗美援朝纪念馆(辽宁)、哈军工纪念馆(黑龙江)、大金山国防园(江苏)、古镇口军民融合主题园(山东)、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重庆)、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四川)、四渡赤水纪念馆(贵州)、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师范大学“两弹一星”精神展览馆、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宁夏)、石河子大学博物馆、兵工署第一兵工厂旧址(重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机关旧址(四川)、九〇九基地(四川)、“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青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河北)等等。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军事类与涉军类“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各地各校应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大思政课”实践教学。首先,应是研学性参访,而不应是一般的听讲式参访,更不应是打卡式走马观花参访。所谓研学性参访,就是教师事先给学生布置参访的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先期研究性学习,然后再带领学生有目的地参访,回到学校后学生在课堂上汇报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通过这种研学性参访,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会研究,而且有利于增加参访实际效果,进而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其次,各地各校还应该积极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教育合作,包括但不限于邀请基地讲解员等担任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讲学。再次,可以与实践基地开展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等合作。
此外,军事类和涉军类“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应该主动与大中小学及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委员会、教育厅、教育局)对接,合作进行校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许多场馆都设有科普或教育服务部。国家设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校外“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的。入选国家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军事类和涉军类场馆,应该积极发挥主动性,主动联系本地和外地大中小学,以及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学生提供校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服务;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与大中小学合作,比如打造系列现场教学课程、加强有关课题研究合作、联合开展虚拟仿真沉浸式教学等,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同时有机进行军事和国防教育。
总之,军事类和涉军类“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应和大中小学共同实施并积极推进实践育人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探索多种模式、使用多种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创造性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功能,大力培育具有军事知识和国防意识的新青年,以及党和国家需要的具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