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高度重视和大兴调查研究,是这一根本要求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中,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并将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新时代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在内的党员干部、其他干部,要传承好、运用好、实践好党的“传家宝”。坚持问题导向,深耕存在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取得调查研究的有效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调查研究是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守的工作方法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实践阐发,蕴藏着深厚的理论、历史、现实等三重逻辑。从理论逻辑看,脱胎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辩证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以及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从历史逻辑看,发端于毛泽东同志的大力倡导和实践,通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探索,工作的方式方法日趋完善。从现实逻辑看,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世情、国情、民情、党情等,发表了关于调查研究的诸多重要论述。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2023年,《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和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更是指导新时代大兴调查研究的纲领性文献。
新时代干部要淬炼七种调查研究“内功”,方能堪当调查研究“达人”
一是要强化理论武装头脑内功,科学指导实践。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意即人民群众只要理解并结合实际,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能够将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新时代党的干部,要深入学习领悟党的大兴调查研究精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要求上,更要求各级干部淬炼“内功”,充分运用“把脉问诊、解剖麻雀、梳理问题、排查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方法,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大兴调查研究,直面群众所忧所盼,摸清找准问题、制定精准对策、奋力真抓实干,取得丰硕成果,共促各行各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要培塑问题意识内功,瞄准矛盾困难关键。调查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是主体的人对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一些疑惑、困难的现实或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究的心理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三是要厚植“七种思维”内功,把握整体全局态势。调查研究是各种科学思维综合运用的实践过程。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干部不仅要有科学思维的指导,而且更要系统运用科学思维精神,将价值取向、实践路径和行为准则有机统一起来,做到对整个工作系统的全局性把握并进行前瞻性的工作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这“七种思维”,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开展调查研究的实地既是培育和生成“七种思维”的土壤,更是思维火花碰撞的操练地,干部要吸取科学思维的营养,不断夯实自身的全局观、整体观和大局观,训练出“最强大脑”,迎接“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四是要深耕综合能力内功,赓续守正创新道境。调查研究是干部各种能力综合发力,实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是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检验的“校场”和“教场”。干部在开展调查研究中,需要做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背后的支撑力是干部的认知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应急能力等的综合聚力。调查研究中,干部既要守正,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又要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改变旧的不合时宜的问题解决之道。干部调查研究中的综合素质能力能为守正创新实践提供宽广的视界和包容的格局。
五是要习得科学方法内功,赋能改革发展大局。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方法,也是一场艺术活动。它不仅要求干部涉猎种类繁多的科学方法,更要求干部能够因地制宜地选择科学调查和研究的方法,实现调查与研究的同步和互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应该做到:“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第二是开调查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也要求干部 “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少数人的意见、反对的意见”,同时要求干部“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可见,艺术地使用各种科学的方法,才能赋能改革发展大局。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式调查研究。
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实凝心铸魂基础工程,迫切需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科学调查研究素质的干部,在调查研究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过硬的基础上,淬炼各级干部的调查研究“内功”,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突发事件、解决复杂问题中堪当调查“达人”,修炼成为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经过扎实历练的优秀干部。
(作者系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