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照片
2024年10月26—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编辑部主办,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和东盟研究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在郑州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四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八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
《世界历史》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徐再荣研究员
论坛开幕式由《世界历史》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徐再荣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世界历史》主编刘作奎研究员、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教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执行院长谭宇教授先后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世界历史》主编 刘作奎研究员
刘作奎研究员刘作奎所长首先对会议承办方郑州大学以及张倩红校长带领的学术团队为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付出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受邀与会的资深学者表示诚挚的敬意。他指出,《世界历史》期刊及其创办的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肩负着选才育人、推动世界史学科发展的重要责任。此次论坛的参会学者代表性强,选题涵盖范围广,且呈现出开放包容的特征。他希望青年学子在选题方面一定要心怀祖国,关心国家民族发展的命运,力争避免研究的碎片化倾向;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史观,关注国内外史学理论的新思潮和新动态,促进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融合研究。最后,他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对《世界历史》办刊提出宝贵建议,促使刊物越办越好。
郑州大学副校长 张倩红教授
张倩红校长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编辑部、与会资深学者及其学术机构长期以来对郑州大学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她简要介绍了郑州大学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该校世界史学科建设情况及其在东南亚研究和中东研究方向的办学特色。目前,该校拥有以色列研究中心、埃及研究中心、越南研究所、东盟研究院等世界史学科发展平台。她勉励青年学者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和学术前沿问题;要保持学术定力,坚守学术阵地;要探索史学发展的新趋势,比如史学的跨界和融合,AI时代对于世界史研究的影响,以及知识体系的构造和更新等。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执行院长 谭宇教授
谭宇院长指出,中青年学者是世界史研究的中坚力量,具有创新的思维、敏锐的观察和扎实的专业。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高度的责任感推动着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为世界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能够承办此次论坛,为这一重要平台的建设和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做出微薄贡献感到荣幸和欣喜,也希望未来加强与专家学者们的交流。
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了四场大会主旨报告。报告会的上半场由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作奎研究员主持。
王立新教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王立新教授作了题为“以欧洲为‘他者’:例外主义与美利坚文明的早期建构”的报告。他认为,美利坚文明早期建构的突出特点是:突出美国制度与文化的本土性、特殊性和优越性;以欧洲为“他者”,强调美国与欧洲的区别和对立;主张尽可能地减少与欧洲的联系,避免欧洲污染美国的“共和试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美国和西欧(英、法)利益的一致性与战争动员的必要性,欧洲的民主化进程与美欧(西欧)制度和价值观的趋同,以及受交通和技术进步的影响,美欧间的贸易和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这些因素导致了美国的“西方化”。
张倩红教授
张倩红教授梳理和分析了国际学术界关于文明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她重点关注了六个问题:一是文明形态史观的发展和传播及其遭受的批判和质疑;二是国外学界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解构和再反思;三是西方学界关于文明交往方式的争论,解析了文明冲突论、文明互动说、文明对话说的内涵和特征;四是“跨界”与“比较”视域下的文明研究;五是传统文明的现代化研究;六是从微观视角看宏观的文明研究。张教授指出,今后学界应该加强文明史观的研究,注重文明史理论范式、话语体系的批判性吸纳;树立“大历史观”,关注宏大叙事和整体研究;谨防标签式的话语对学术思维的误导,关注“反思之反思”;警惕虚无主义,回归唯物史观,回归历史常识。
主旨报告的下半场由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执行主编柴英编审主持。
刘景华教授
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刘景华教授作了题为“‘世界史’诸概念辨析”的报告。他主要对三组概念的含义进行阐释:第一组是“中国史”“世界史”“文明史”“文化史”。他解析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两层含义,认为“文明史”强调社会发展水平纵向提升,突出人类发展的区隔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各个文明的独特性、文明间的互鉴交流等。第二组是“整体世界史”与“全球史”“全球化”。他指出,“整体世界史”为吴于廑先生首倡;“全球史”是一种历史观或研究视野,可用于任何时代;“全球化”则是一种事实陈述,是人类活动范围“整体化”在15世纪开始建立全球性联系以来的阶段性形态。第三组是“横向发展”“交往”“交换”“碰撞”等概念。他认为,使用这些全球史话语的前提是交往双方是平等且都受益的,否则就会掩盖强势方侵略扩张的本质,模糊历史真实。
邢来顺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邢来顺教授做了题为“德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反思”的报告。他认为,德国现代化历程有其独特的历史主义理念支撑,即契合于强调个性及其价值的历史主义认知取向。自18世纪的开明专制、19世纪初的大改革、两次工业革命、现代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到联邦德国以“社会市场经济”和“社会国家”为特征,兼顾民主与权威、自由与秩序的“莱茵模式”的形成,都展示出德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逻辑。若顺应这种逻辑,现代化进程就会向前迈进,反之则会出现波折,如魏玛共和国到纳粹德国的政治发展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这也说明,外来力量强行改变一国现代化的进程节奏往往会带来“水土不服”和灾难。因此,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既要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吸纳全人类的优秀成果,又要立足本国传统,坚持主体性,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10月26日下午,大会以分论坛形式进行研讨,共设置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进行两场讨论。与会学者在分组讨论中简要阐述各自论文的选题价值、文献来源和核心观点,评议人对其文章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学者们本着相互尊重和平等讨论的精神认真研讨,会场气氛热烈而充满活力,展现了青年学子的专业素养和学术风貌。
(左上起:谢志恒、翟韬、董晓佳;左下起:王超、艾仁贵、梁晓弈、肖晓丹)
庞卫东教授
大会闭幕式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东盟研究院执行院长庞卫东教授主持。六个小组的汇报人庞纬、胡天舒、高天宜、孙一笑、刘涛、王子晖分别介绍了本组的发言和讨论情况,徐再荣研究员和张倩红教授分别致闭幕辞。徐再荣研究员指出,《世界历史》一直致力于培育中青年学者,为推动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建议青年学者多关注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关注学术前沿信息,努力从中国视角、中国现实出发探究世界史研究的新问题新领域。本届论坛征稿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世界史学界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编辑部坚持以论文的学术质量为导向,适当平衡二级学科和教研机构的区域布局,以体现论坛的全面性和代表性。他表示,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促进中青年学者的学术对话和交流、共同提高研究水平的初衷,十分感谢郑州大学以及与会专家学者们对此次论坛的大力支持。张倩红教授感谢《世界历史》编辑部为中青年学者精心打造的学术交流平台,感谢与会资深学者贡献的思想智慧,感谢会务志愿者们付出的辛劳,希望借助此次论坛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世界史青年才俊的学术水平,助推世界史学科越来越好地发展。
“全国世界史中青年学者论坛”是《世界历史》编辑部创办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加强中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促进世界史研究人才的成长,面向全国50周岁以下中青年学者征稿,并经编辑部审读和评审,根据投稿论文学术质量确定最终参会人选,入选论文将择优在《世界历史》刊发。本届论坛受到国内中青年学者的广泛关注,共收到征文221篇,从中择优选出了72篇论文参加论坛。本次论坛的议题包括:1.现代化与国家治理;2.文明交流和文明演进;3.帝国、战争与世界秩序的演变;4.国际史学流派与史学理论的发展;5.其他世界史研究前沿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杜娟供稿;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供图;来源:微信公众号“世界历史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