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几个着力点

2024-06-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我国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应识变应变,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大学生良好政治素质的培养以及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加强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有效处理人工智能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关系,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朝着更加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一是优化备课的内容方法。思政课的课堂实效性,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备课质量的高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优化思政课教师备课的内容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进行测评。运用智能化的备课方法全方位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识记、理解、分析、应用、评价等能力情况,从而能够结合思政课程的自身特点、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以及人工智能自身的优势,设计出更加科学化、个性化、效果优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借鉴学习平台上的教学设计、课件等,结合学生实际以及所在学校的发展特色,加以修改完善后转变为自己的教学方案,弥补自己原有的缺陷,使备课的内容更加全面化、系统化,不断完善课前的准备工作。

  二是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双供给”。思政课的内容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教师必须善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内容的知识层面和价值层面进行优化创新,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中科学把握内容真理性与形式创新性的内在张力,使教学内容情理交融。在知识层面,教师要利用大数据检索出学生感兴趣的、着重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及国内外时事热点,同时借助智能教辅介质向学生推送鲜活的案例和真实的故事,将它们都融合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以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吸引力、生动性和感染力,从而使教学内容在知识层面上实现理论深度和视野广度的有机统一。在价值层面,教师可以运用好能够及时分析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的各类平台,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断优化价值层面的教学内容,做到既讲好思政理论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是克服人工智能的技术依赖。尽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面向教育对象的自动供给、精准分发和智能推荐,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发展,但作为人的实践活动产物的人工智能技术,难以排除技术异化的风险。这就要求,在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聚焦育人价值、坚持育人为本,彻底摆脱工具理性主义的纠缠。要着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数据库,帮助大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要在法律和伦理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自主收集和处理反映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数据,为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供参考。同时,对大学生学习资源数据进行结构化、可视化的整理,从而形成体系庞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智能数据库,甚至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开发智能数据库的“人机互动”功能,在大学生使用智能数据库时对其进行引导和约束,促使他们开展自主学习。同时,要坚守育人使命,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并不能局限于表层意义上的技术运用过程,而更应该是深层次的聚焦育人价值、内化人文精神、坚守育人使命的过程,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充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引导大学生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价值的人生。

  四是锻造智能型思政课教师队伍。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必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带来新的挑战。为此,必须转变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断增强其智能素养,锻造政治可靠的智能型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主体性力量。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强化对智能技术的正确价值设定。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首要的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而非技术的功能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师虽无法直接参与技术层面的操作,但可以通过对技术人员进行思想价值引领,使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使命,不断校正价值偏差,筑牢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根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主动迎接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契机,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并将体现主流价值观的优质教育内容融入智能数据库,增强数字资源的价值承载量,在智能推送中达至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情景化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可以被取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人的道德情感和伦理问题,单纯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因此,在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继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素养,担负起课堂教学创新、滋养学生心灵、铸魂育人的使命。

  (史强,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孙迪,昆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郭玮】